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483)
- 作品数:9 被引量:71H指数:7
- 相关作者:谷巍吴启南徐飞席蓓莉申修源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泽泻对ox-LDL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0
- 2013年
- 目的观察泽泻含药血清对ox-LDL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形态学、NO、NOS及SOD的影响,探讨泽泻含药血清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可能机理。方法 100μmol/L ox-LDL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SOD的活力和NOS、NO含量。结果 100μmol/L ox-LDL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活性,降低SOD活力,降低NOS含量和NO的分泌,而泽泻则能改善100μmol/L 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泽泻可以通过调控抗氧化损伤机制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这可能是泽泻抗氧化损伤机理所在。
- 张春举王丹席蓓莉朱昕玥孙清靓林凤
- 关键词:泽泻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血管内皮细胞
- 不同产地泽泻及其根际土壤中无机元素分布特征和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对福建、江西、四川等主产地泽泻块茎及其根际土壤中的无机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研究其元素分布规律,探讨其关联关系。方法: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泽泻块茎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呈现有规律的分布特征,均以S、P、K、Mg、Ca含量较高;建泽泻块茎中S、P、K、Fe、Mg、Ca、Al、Zn等元素含量高于江泽泻和川泽泻,有害重金属含量较低;各产地泽泻对P、S、Zn、Mg、Cu元素有富集作用,其中对P、S元素强烈富集;泽泻块茎中无机元素与根际土壤中无机元素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研究工作为对泽泻药效成分生物合成进行人工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泽泻的道地性成因及品质形成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 谷巍申修源周娟娟吴启南徐飞储鸿宇高杰
- 关键词:泽泻无机元素根际土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 建泽泻光合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建泽泻叶片光合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方法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建泽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环境因子日变化以及光响应。结果建泽泻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光合日变化呈双峰曲线,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及气孔限制值(Ls)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水分利用率(WUE)呈单谷型曲线。相关性分析表明,建泽泻叶片Pn与主要影响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Gs,Tr,大气温度(Ta)和WUE呈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RH),Ci和Ls呈负相关。结论建泽泻为气孔限制型阳生植物,Pn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光合有效辐射和蒸腾速率是影响建泽泻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为提高药材质量和产量及指导建泽泻合理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 周娟娟谷巍陈菁瑛吴启南巢建国
- 关键词:光合特性环境因子
- 建泽泻鲨烯合酶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对建泽泻原萜烷型三萜类成分生物合成关键酶鲨烯合酶(squalene synthase,SS)进行基因全长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建泽泻总RNA为模板,运用同源克隆法和RACE技术克隆建泽泻SS基因的cDNA全长,并通过DNAMAN软件及ExPASy在线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研究。结果获得建泽泻SS基因全长cDNA,GenBank注册号为JX866770,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的cDNA序列全长为1 577 bp,包含一个长1 230 bp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409个氨基酸的蛋白,与其他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预测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8×104,等电点为5.97,无信号肽,包含2个富含天冬氨酸(DXXDD)的保守功能域。结论首次克隆获得建泽泻SS基因的全长cDNA,为泽泻原萜烷型三萜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阐明与生物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申修源谷巍周娟娟吴启南徐飞高杰
- 关键词:鲨烯合酶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 泽泻有效成分在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中的转化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在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中泽泻调酯活性成分泽泻醇类化合物23-乙酰泽泻醇B、24-乙酰泽泻醇A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色谱柱:Lichrospher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80∶20),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23-乙酰泽泻醇B、24-乙酰泽泻醇A在模拟胃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发生转化。23-乙酰泽泻醇B的主要转化产物为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和一未知物。24-乙酰泽泻醇A的主要转化产物为泽泻醇A和一未知物。23-乙酰泽泻醇B、24-乙酰泽泻醇A在模拟体内肠道环境中稳定,不发生明显转化。结论:胃蛋白酶可能并非引起分解的主要因素。该结果可为中药泽泻剂型研究、泽泻醇类化合物的入血成分及调脂机制提供参考,并提示泽泻醇A可能也应作为中药泽泻的另一质量控制指标。
- 徐飞陈军谷巍房方吴启南陈娟
- 关键词:泽泻代谢产物药物代谢
- 泽泻对H_2O_2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泽泻含药血清对H2O2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形态学、SOD及NO的影响,探讨泽泻含药血清抗氧化损伤的可能机理。方法 100μmol/L H2O2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SOD的活力和NO含量。结果 100μmol/L H2O2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活性,降低SOD活力和NO的分泌,而泽泻则能改善100μmol/L H2O2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泽泻可以通过调控抗氧化损伤机制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这可能是泽泻抗氧化损伤机理所在。
- 席蓓莉谷巍赵凤鸣赵玉荣刘东东
- 关键词:泽泻H2O2血管内皮细胞SODNO
- 基于ITS2序列的建泽泻及其混伪品鉴定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利用ITS2条形码鉴别建泽泻及其混伪品。方法提取28份建泽泻及其混伪品基因组DNA,PCR扩增ITS2序列并进行双向测序,测序结果提交至GenBank,同时从GenBank下载泽泻科植物及其混伪品10种17条ITS2序列,对提交与下载的45条序列,应用MEGA 5.1软件进行序列比对,计算种内和种间距离,采用相似性搜索法、最近距离法进行鉴定分析,并构建NJ系统进化树直观反映鉴定结果。结果建泽泻、川泽泻ITS2序列长度均为311bp,存在1个变异位点;建泽泻与泽泻科泽泻属物种距离较近,与泽泻科其他属及其混伪品之间遗传距离较远;NJ树结果显示建泽泻及其混伪品均可明显区分,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结论 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可以准确快捷地鉴别建泽泻及其混伪品,为其种质资源鉴定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 耿超谷巍吴启南巢建国孙红梅蒋玲韩赟
- 关键词:混伪品ITS2
- 泽泻醇类化合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中药泽泻具有抗肿瘤作用,可能与血清中蛋白成分的改变有关.利用荧光光谱、圆二色谱结合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泽泻有效成分泽泻醇类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23-乙酰泽泻醇B与蛋白的结合作用远强于24-乙酰泽泻醇A.分子模拟结果与实验一致,并且表明,结合强弱的差异与小分子的侧链结构有关.该结果可为中药泽泻剂型研究、泽泻醇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提供参考.
- 徐飞张林群何立巍谷巍房方吴启南赵波
- 关键词:23-乙酰泽泻醇B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分子模拟
- 建泽泻HMGR基因保守区片段克隆与组织分布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对建泽泻三萜类成分生物合成关键酶HMGR基因保守区片段进行克隆与组织分布研究。方法:以建泽泻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克隆HMGR基因的保守区片段,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HMGR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所克隆的建泽泻HMGR基因保守区序列长度为458 bp(Gen-Bank注册号为HQ913638),与药用植物黄花蒿、柴胡、杜仲、丹参的同源性分别达到86.8%、88.2%、88.2%、85.5%,QRT-PCR结果显示HMGR基因在建泽泻各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叶片表达量较高,块茎、根、叶柄表达量相对较低。结论:首次分离并报道了建泽泻HMGR基因保守区片段克隆及其组织分布,为泽泻三萜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的阐明和生物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谷巍席蓓莉吴启南巢建国李琳申修源
- 关键词:基因克隆实时荧光定量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