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082102140021)

作品数:17 被引量:146H指数:6
相关作者:刘宗华谭晓军汤继华胡彦民李浩川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南阳市卧龙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玉米
  • 10篇性状
  • 7篇自交
  • 7篇自交系
  • 5篇穗部
  • 5篇穗部性状
  • 5篇配合力
  • 5篇配合力效应
  • 4篇氮胁迫
  • 4篇子粒
  • 4篇胁迫
  • 3篇低氮胁迫
  • 3篇杂种
  • 3篇杂种优势
  • 3篇配合力效应分...
  • 3篇基因
  • 2篇蛋白质
  • 2篇倒伏
  • 2篇倒伏性
  • 2篇玉米籽粒

机构

  • 17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南阳市卧龙区...

作者

  • 17篇刘宗华
  • 9篇汤继华
  • 9篇谭晓军
  • 7篇胡彦民
  • 7篇李浩川
  • 4篇刘义宝
  • 4篇季洪强
  • 3篇丁冬
  • 3篇王永学
  • 3篇张战辉
  • 3篇付志远
  • 3篇程荣霞
  • 2篇卫晓轶
  • 2篇王长成
  • 2篇王春丽
  • 2篇王艳朋
  • 2篇田国伟
  • 2篇常纪苹
  • 1篇牛付安
  • 1篇鲁晓民

传媒

  • 11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玉米科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对玉米杂交种F_(2:4)家系秸秆品质性状及分离特性的影响
2010年
在施氮和不施氮两种条件下,对农大108 F2∶4家系秸秆主要品质性状中的粗蛋白(CP)、粗脂肪(C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氮肥处理之间以及不同家系之间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秸秆的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降低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两种氮水平条件下,不同家系之间秸秆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异性分离均符合正态分布,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双向超亲分离;不同基因型的玉米对氮素的敏感性各异。相关分析表明,无论在施氮或不施氮条件下,CP与CF以及ADF与NDF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r=0.42和0.95),而CP与ADF、NDF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均r=-0.58和-0.62)。
刘宗华王艳朋王长成牛付安胡彦民汤继华
关键词:玉米品质性状
玉米子粒和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配合力效应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以选自5大杂种优势群的10个优良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双列杂交配成的90个组合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河南的南阳、郑州和浚县3个地点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利用MARX-I型近红外品质分析仪测定子粒和秸秆粗蛋白含量,研究地点、基因型及其互作对玉米子粒和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并对自交系的配合力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子粒蛋白质含量在地点、基因型、地点×基因型互作以及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面的差异分别达极显著水平,表现北高南低趋势(浚县(郑州(南阳);而秸秆蛋白质含量在地点、基因型以及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差异分别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现趋势与子粒的相反(浚县(郑州(南阳).子粒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非加性效应也起重要作用,而秸秆蛋白质含量受环境影响太大,遗传率太低.在子粒(秸秆)粗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的13(15)个组合中,92.3%(80%)组合的双亲来源于不同的杂优类群;因此,来自不同杂种优势类群的高蛋白、高配合力自交系是组配蛋白质含量较高组合的基础.
程荣霞李汉中李浩川刘义宝刘宗华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蛋白质配合力效应
矮秆玉米自交系“82-3”植株性状的遗传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以矮秆资源82-3自交系为父本与高秆自交系W 1杂交,通过对双亲和F1,F2等不同群体植株性状田间调查,分析82-3植株性状在不同世代的遗传.结果表明,矮秆自交系82-3具有株矮、穗位低、穗上叶片数少,但雄穗发达、叶面积大、叶夹角小、叶向值高等特点,对降低杂种后代株高和穗上叶片数有明显作用;在所调查的性状中,不同世代雄穗分枝数以及叶向值的变异性均较强,变异系数多在20%以上,预示这2个性状遗传稳定性较差,选择响应较低;不同性状遗传力各异,矮秆自交系82-3的株高、穗位高以及雄穗特性遗传力较高,而穗上叶片数和叶向值遗传力较低.
刘宗华季洪强梁海功丁冬付志远谭晓军侯凡
关键词:玉米植株性状
5个含热带血缘玉米骨干自交系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效应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以不同杂优类群的4个玉米自交系为父本,5个含热带血缘的自交系为母本,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成20个杂交组合,2008—2009连续2 a采用裂区设计田间试验,对穗长、穗粗等8个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组合间除穗行数超亲优势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个性状的中亲优势与超亲优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除粒深外,双亲平均值与F1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以中亲值预测F1的杂种优势是有效的;3)控制穗部各性状基因以加性效应为主,2δGCA是2SδCA的1.14~26.50倍;热带选系×旅大红骨或唐四平头群是2个较好的杂优模式;4)穗行数、出子率、穗长等狭义遗传力较高的性状宜在早代选择.
王永学季洪强张战辉常纪苹刘宗华
关键词:玉米穗部性状杂种优势配合力
矮秆玉米自交系“82-3”穗部性状的遗传及利用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以矮秆资源82-3自交系为父本与高秆自交系W1杂交,通过对双亲、F1和F2等不同群体穗部性状调查,分析82-3穗部性状在不同世代的遗传.结果表明,矮秆自交系82-3除穗轴较粗外,穗部其他各性状表现稳定,且优于亲本W1,F1超亲优势明显,尤其穗重和穗粒重,超亲优势率分别达46.98%和59.51%,F2表现正态分布且超亲分离严重,为选择和改良奠定了基础;穗部各性状遗传力不同,轴粗的遗传力相对最高,达84.11%,其次为穗粗,达67.39%,而穗长的遗传力相对最低,仅为31.39%.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单株产量相关显著,而穗位高与单株产量关系不大.因此,在资源改良或杂交种选育中,可以利用82-3的矮秆、大穗等优势,通过降低穗位以间接提高选系材料或杂交种抗倒伏风险的能力.
季洪强丁冬付志远李浩川谭晓军刘宗华
关键词:玉米穗部性状
不同玉米基础群体选系穗部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以15个自选系为母本,5个不同杂优类群的测验系为父本,按照NCⅡ设计配成75个杂交组合,在河南3个地点裂区试验,分析了穗部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1)组合及双亲各自之间配合力差异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父、母本互作除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穗部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不同母本系之间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别明显,穗长以自选系M6和M8最高,穗粗以M15最高,穗粒重的以M1,M4最高,分别极显著高于其它系;3)不同组合穗部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也不同,组合间差别极显著,穗粒重以M3×N1和M14×N1的SCA效应最高,分别达15.556和15.318,而M12×N1最差,为-21.587;4)穗长、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的遗传力较高,尤其行粒数最高,而千粒重、穗重、穗粒重和出子率的遗传力相对较低.
刘宗华王琳李浩川汤继华胡彦民谭晓军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
氮肥对玉米高代重组近交系穗部性状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以农大108的152个F8重组自交系为基础材料,通过2点田间试验,在施氮(N+)和不施氮(N-)条件下,对玉米穗长、穗粗等8个穗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施氮条件下,穗部各性状均明显优于不施氮,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8重组自交系之间穗部各性状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但不同性状对氮反应不同,互作效应明显;不同家系穗部性状变异呈正态分布,其中穗粒重在2种氮水平下均表现出超亲分离,各穗部性状变异范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穗重和穗粒重的变异系数较大,而穗粗和轴粗的较小.相关分析表明,当土壤基础氮含量较高时,在施氮与不施氮情况下,穗部各性状之间大多呈正相关关系.
王长成张占辉付忠军王永学汤继华谭晓军刘宗华
关键词:玉米重组近交系穗部性状穗粒重施氮水平百粒重
玉米不同遗传背景子粒和秸秆粗蛋白含量及杂种优势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5大杂种优势群的10个优良玉米自交系,按Griffing双列杂交设计配成正反交90个杂交组合,分别在河南省的南阳、郑州和浚县3个地点随机区组试验,用MARX-I型近红外品质分析仪测定子粒和秸秆蛋白质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组合子粒、秸秆蛋白质含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遗传背景,同时受环境条件的显著影响。子粒蛋白存在基因型与环境的显著互作效应,地点间子粒蛋白含量表现北高南低趋势(浚县>郑州>南阳),秸秆蛋白与其相反(南阳>郑州>浚县)。子粒、秸秆蛋白质含量分别排在前5位的组合中,80%来源于不同优势类群自交系间杂交,自交系E28和8085是可利用的高蛋白质种质资源。子粒、秸秆的蛋白质含量分别表现负向和正向杂种优势,平均优势率分别为-1.76%和27.03%,但两者变异性均较大,组合间变幅分别为-18.56%~21.24%和-12.78%~95.30%。相关分析表明,子粒与秸秆蛋白质含量相关不显著(r=0.0224)。因此,通过基因重组,在广泛遗传变异中选择子粒和秸秆蛋白含量较高的组合是可能的。
刘宗华李浩川刘义宝程荣霞胡彦民汤继华
关键词:玉米子粒秸秆杂种优势
玉米抗倒伏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及通径分析被引量:56
2011年
以不同杂优类群的4个玉米自交系为父本,5个含热带血缘的自交系为母本,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成20个杂交组合,采用裂区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对株高、穗位高、茎秆强度、入土次生根条数、倒伏率等8个性状进行配合力效应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的8个性状方面,父母本各自之间配合力效应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基因型差异,父本×母本互作效应除节间长、茎粗和入土次生根条数不显著外,其余性状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各性状父母本的GCA方差是SCA方差的3~34倍,表明在抗倒伏性状的遗传变异中,基因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本研究材料中,郑58的抗倒性配合力最强,其次是87-1,可选择使用;抗倒伏性与株高、穗位高、茎秆强度、茎粗、入土次生根条数均极显著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入土次生根条数、茎秆强度和穗位高对抗倒性的直接效应最大,加强对这些性状的选择是提高抗倒伏性的关键.
王永学张战辉刘宗华
关键词:玉米抗倒伏性配合力通径分析
玉米植株抗倒伏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以2个茎秆强度不同的自交系82-3和W 1为基础材料,通过杂交与自交,对双亲、F1及F2等不同群体株高、穗位高、茎秆强度等植株性状进行田间调查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双亲及其杂交后代各性状差异明显,与W 1相比,亲本82-3表现株矮、穗位低,但根系差,茎秆强度也低;杂种F1除穗位节的节间强度表现负向杂种优势外,其它性状均表现正向杂种优势,尤其次生根层数超亲优势率达50%,而F2代各性状明显衰退;在所调查的性状中,不同世代变异性各异,F1表现高度一致,而F2分离严重,部分性状出现超亲分离,同一世代不同性状之间以株高变异性最小,其次是地上第3节间强度;株高、穗位高和地上第3节间强度的遗传力均在75%以上,而叶绿素含量最低,小于17%.
季洪强常纪苹付志远丁冬谭晓军汤欣欣刘宗华
关键词:玉米植株性状茎秆强度遗传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