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6803)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赵霞王晓春孔秀琴陈忠林赵阳丽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兰州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污泥
  • 2篇颗粒污泥
  • 2篇好氧
  • 2篇好氧颗粒
  • 2篇好氧颗粒污泥
  • 2篇SBR
  • 1篇有机物
  • 1篇有机物降解
  • 1篇智能积分
  • 1篇生物菌
  • 1篇生物菌群
  • 1篇生物流化床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技术
  • 1篇水处理
  • 1篇水处理控制系...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菌
  • 1篇微生物菌群
  • 1篇微生物种群

机构

  • 5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4篇赵霞
  • 3篇孔秀琴
  • 3篇王晓春
  • 2篇赵阳丽
  • 2篇陈忠林
  • 2篇邱浩然
  • 1篇陈吉祥
  • 1篇姜峰
  • 1篇王珍娟
  • 1篇冯辉霞
  • 1篇雒和明
  • 1篇董立超
  • 1篇沈吉敏

传媒

  • 1篇四川环境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智能积分模糊控制在污水处理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013年
针对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处理城镇污水控制系统中对溶解氧(DO)浓度控制的大延迟、非线性和时变的特点,设计一套基于智能积分器的模糊控制、倍福嵌入式PC、组态王软件的自动控制系统方案。从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两方面探讨了倍福嵌入式PC在污水处理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达到了预期的控制要求。
王珍娟孔秀琴
关键词:智能积分模糊控制污水处理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以活性污泥技术为主体的好氧工艺是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方面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认识逐渐深化,大量用传统方法未检测到,但在活性污泥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微生物逐渐引起研究学者的重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以FISH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DGGE/TGGE技术、16S rRNA序列比较、T-RFLP技术、AFLP技术等为代表已成为研究微生物微观形态及种群结构特征的主要手段。文章就这些技术在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污水处理领域活性污泥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邱浩然赵霞王晓春孔秀琴陈吉祥
关键词:活性污泥微生物菌群分子生物学技术
C/N比对好氧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在SBR内接种活性污泥,研究了进水C/N比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C/N比的条件下污泥不易快速颗粒化,沉降性能差,低C/N比有利于反应器内微生物的积累,MLSS最高可达8 740 mg/L,然而过低的C/N比将导致颗粒粒径增加,结构疏松以致解体,丝状微生物过度繁殖,不利于系统的稳定。对有机物的去除受进水C/N比的影响不明显,颗粒初步形成后对COD的去除率基本维持在87%左右;在C/N比为6.67~2.86之间时,除磷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而C/N比过高或过低,污泥颗粒化程度差,体系内缺乏除磷所需的微观环境,不利于磷的去除;进水C/N比对NH4+-N的去除效果影响明显,C/N比为10时,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NH4+-N的平均去除率达90.59%,但低C/N比能抑制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活性,当进水C/N比由5降低至2时,反应器对NH4+-N的去除率由65.23%下降到38.77%。
赵霞冯辉霞雒和明陈忠林姜峰赵阳丽
关键词:SBR颗粒污泥物理性能除污效能
污泥快速颗粒化降解有机物过程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在SBR反应器中驯化培养好氧颗粒污泥。考察颗粒污泥物理性能变化和有机物降解效果,研究好氧颗粒污泥在低浓度有机废水中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污泥颗粒化进程快,反应器运行第14天时,出现粒径为3~6 mm,表面光滑有光泽的颗粒污泥,对COD的去除率保持在85%以上;降低COD后,NH3-N、TP的去除率分别为74%和90%;系统对甲醇有去除作用但效果不理想,最终去除率只达到24.28%。
赵霞王晓春董立超孔秀琴邱浩然
关键词:颗粒化SBR微生物种群有机物降解
连续流生物流化床中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特征被引量:3
2014年
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与气升式间歇反应器(SBAR)相结合而形成连续流生物流化床,并以兰州市七里河安宁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为种泥,在连续运行方式下培养好氧颗粒污泥,考察颗粒污泥的形成特征及除污效果。在反应器运行至第17-19天有小颗粒形成,生物量从0.5g/L增到约1.0g/L,MLVSS/MLSS值达到0.75左右,对COD和NH_3-N的去除率达到90%。当培养至第29天时污泥颗粒密实且具有较大的粒径,镜检时丝状菌清晰可见,此时对TP的去除率约为60%,MLVSS/MLSS值达到0.8以上。培养至第47天时发生丝状膨胀,MLVSS/MLSS值下降至0.7,对NH_3-N和TP的去除率降至40%左右;第62天丝状膨胀开始得到有效控制,MLVSS/MLSS值上升至0.8以上,生物量超过2.0g/L,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得到恢复,此后反应器中生物量和除污效果等均呈上升趋势,SVI值趋于稳定。
赵霞陈忠林沈吉敏王晓春赵阳丽
关键词:污泥特性颗粒污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