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3252)

作品数:6 被引量:91H指数:4
相关作者:林剑艺崔胜辉赵胜男施亚岚黄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赤峰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能源
  • 3篇LMDI
  • 2篇氮氧化物
  • 2篇能源消费
  • 1篇氮氧化物排放
  • 1篇中国能源
  • 1篇中国能源消费
  • 1篇生命周期
  • 1篇碳排放
  • 1篇碳排放强度
  • 1篇能源强度
  • 1篇能源强度变化
  • 1篇气体减排
  • 1篇驱动力
  • 1篇温室气体
  • 1篇温室气体减排
  • 1篇结构分解分析
  • 1篇经济投入
  • 1篇减排
  • 1篇减排途径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城...
  • 3篇赤峰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深圳市标准技...

作者

  • 5篇林剑艺
  • 4篇崔胜辉
  • 3篇赵胜男
  • 2篇许肃
  • 2篇刘源
  • 2篇黄葳
  • 2篇施亚岚
  • 1篇李向阳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Factor decomposi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ese megacities被引量:4
2019年
In this article, per capita urban carbon emissions were decomposed into manufacturing,transportation, and construction sectors using 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method. This new decomposition method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specific drive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cluding urban growth and resident living standards, rather than general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factors identified by traditional methods. Using four Chinese megacities(Beijing, Tianjin, Shanghai, and Chongqing) as case studies, we analyze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per capita carbon emissions from 2010 to 201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er capita carbon emissions increased in Tianjin and Chongqing whereas decreased in Beijing and Shanghai, and that manufacturing was a key driving force. In these four megacities,energy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were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despite poor energy structure optimization during 2010–2015.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and improvement of resident living standards in the cities led to an increase in carbon emissions. The unique dual-core urban form of Tianjin might mitigate the increased carbon emissions caused by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 Reductions in carbon emissions could be achieved by further optimizing energy structures, limiting the number of private cars, and controlling per capita construction.
Longyu ShiJing SunJianyi LinYang Zhao
关键词:PEREMISSIONSFACTORDECOMPOSITIONMEGACITIES
中国产业能源消费氮氧化物排放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14年
中国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费导致大量的氮氧化物排放,研究能源消费的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因素对于减排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扩展的经济-能源-氮氧化物排放的投入产出模型,首次尝试将结构分解方法(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运用于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实例分析了1990-2010年中国生产部门能源消费的氮氧化物排放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0年中国生产部门能源消费氮氧化物共增排1 522万t,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因素变动对增排贡献最大(贡献率为107.2%),氮氧化物排放系数因素变动对减排贡献最大(贡献率为-27.3%)。进一步分析表明,经济规模扩大是带动氮氧化物增排的主要原因,而技术水平提高是抑制氮氧化物增排最有效的措施,未来经济结构优化、能源强度降低和技术进步具有较大潜力,交通部门应受到特别关注。
施亚岚崔胜辉许肃林剑艺黄葳
关键词:能源消费氮氧化物排放结构分解分析
基于改进的LMDI模型的内蒙古能源强度变化驱动力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改进传统LMDI(log-mean Divisia index)模型,定量分析了1995-2014年内蒙古能源强度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1995-2014年,内蒙古综合能源强度下降了39.41%,其中生产部门和生活部门分别贡献了92.7%和7.3%;工业对效率效应和结构效应的贡献远大于其他部门,是驱动综合能源强度下降的关键生产部门;城镇对效率效应、结构效应和劳动效率效应所做的贡献均大于乡村,是驱动综合能源强度下降的关键生活部门。内蒙古仍可把提高工业能源效率作为未来节能的重要途径,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节能的长期战略同时积极引导居民形成节能的生活方式,减缓生活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
赵胜男常建闯林剑艺
关键词:驱动力LMDI能源强度
基于驱动力分析的福建省温室气体减排途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改进LMDI模型,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分解成生产部门和生活部门能源活动相关和非能源活动相关的10种效应,以此分析1995-2010年福建省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变化的驱动力,探索其温室气体减排途径。结果表明:(1)1995-2010年,福建省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下降了29%,排放强度呈阶段性变化;(2)就效应而言,生产部门能源强度下降是减排的最大动力(贡献率最高可达83%),而生活部门能源强度上升是主要阻力(贡献率最低可达-20%);(3)工业在各个时间段对减排的影响均为最大,从累积效应看,第一产业对减排的贡献最大。总体而言,福建省应把提高生产部门特别是工业的能源效率作为减排的重要途径,把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作为减排的长期战略同时加大力度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赵胜男林剑艺崔胜辉刘源
关键词:LMDI减排途径
基于LMDI分解的厦门市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5
2014年
研究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指导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基于厦门市2005—2010年各部门终端消费数据对碳排放强度指标进行因素分解,并将传统分析仅注重产业部门的能源碳排放,拓展到全面考虑产业部门和家庭消费的能源活动和非能源活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0年厦门市碳排放强度下降17.29%,其中产业部门能源强度对总碳排放强度变化影响最大(贡献63.07%),家庭消费能源强度是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抑制因素(-45.46%)。从影响效应角度看,经济效率对碳排放强度下降贡献最大,碳排系数减排贡献最小;从部门减排贡献角度看,第二产业贡献最大,家庭消费贡献最小。总体而言,厦门市未来碳减排重点部门在第二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有较大减排潜力。
刘源李向阳林剑艺崔胜辉赵胜男
关键词:碳排放强度LMDI
需求视角的中国能源消费氮氧化物排放研究被引量:29
2014年
基于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模型构建了中国1990—2010年能源消费氮氧化物完全排放矩阵,从需求的角度分析了氮氧化物排放在部门和不同需求间的分布结构,并通过情景模拟深入探讨了最终需求结构变化对氮氧化物排放的综合影响和拉动效应,以期探索中国氮氧化物减排的多元化途径.研究结果显示,1990—2010年中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从878万t上升到2398万t,历年来由工业部门拉动产生的氮氧化物占总量的比重高达70%左右;由最终消费拉动的氮氧化物排放比重逐年下降,资本形成和出口拉动的氮氧化物排放比重逐年上升.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则从47.0 kg·万元-1降至6.0 kg·万元-1,其中,能源和交通部门的排放强度最高.通过情景模拟可以看出,提高最终消费比重,扩大内需有利于氮氧化物总量减排,尤其是对工业部门的减排效果显著.实现氮氧化物总量减排目标,要求在技术进步之外,积极寻求多元减排措施,以强化减排效果,突出能源和交通等重点部门的氮氧化物防治体系建设,并通过扩大内需优化最终需求结构以促进工业部门氮氧化物减排.
施亚岚崔胜辉许肃林剑艺黄葳
关键词:氮氧化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