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0825401)

作品数:7 被引量:72H指数:4
相关作者:王俊孙宝德疏达佘欢储威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宝钢集团中央研究院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2篇熔体
  • 2篇退火
  • 2篇铝合金
  • 2篇合金
  • 1篇氮化
  • 1篇底吹
  • 1篇动力学
  • 1篇断裂韧性
  • 1篇液态
  • 1篇应力腐蚀
  • 1篇韧性
  • 1篇熔体结构
  • 1篇渗氮
  • 1篇时效
  • 1篇双相
  • 1篇双相钢
  • 1篇碳热还原
  • 1篇碳热还原氮化
  • 1篇碳热还原氮化...
  • 1篇透气砖

机构

  • 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上海大学
  • 1篇宝钢集团中央...
  • 1篇包头铝业(集...

作者

  • 6篇孙宝德
  • 6篇王俊
  • 3篇疏达
  • 1篇储威
  • 1篇佘欢
  • 1篇储双杰
  • 1篇沈小丹
  • 1篇王云利
  • 1篇周月明
  • 1篇戴永兵
  • 1篇赵洪生
  • 1篇张军
  • 1篇张佼
  • 1篇丁三才
  • 1篇刘宏亮
  • 1篇高丽
  • 1篇金建华
  • 1篇李家镜
  • 1篇裴伟
  • 1篇肖稳

传媒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轻合金加工技...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材料工程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Fe和Si杂质元素对7×××系高强航空铝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6
2013年
综述了Fe、Si杂质元素对7×××系高强航空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Fe、Si主要是以粗大难溶杂质相形式存在。形成含Fe杂质相的种类较多,在含Cu量较高的合金中主要是形成Al7Cu2Fe相;形成含Si杂质相主要是Mg2Si相。Fe、Si杂质元素含量增加对合金强度的影响不大,但形成的富Fe、富Si粗大难溶杂质相含量的增加明显降低合金的塑性、断裂韧性和抗应力腐蚀性能。降低Fe、Si杂质元素含量是发展高综合性能航空铝合金的重要方向。
佘欢疏达储威王俊孙宝德
关键词:7XXX系铝合金断裂韧性抗应力腐蚀
透气砖底吹净化铝熔体的除气效率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在线测量了透气砖底吹净化装置的除气效果,从除气动力学方程出发建立了除气效率的计算模型,计算了气泡尺寸,并考虑气体受热膨胀和合泡的影响对其进行了修正。试验结果表明,除气效率随N2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当采用N2作为净化气体时,除气效率在40%以内,而采用N2-Cl2混合气体时,除气效率提高约10%。修正后计算得出通过透气砖吹入铝液中的气泡尺寸约为4mm,除气效率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较吻合。除气过程中气泡利用效率为50%~70%。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得出了提高除气效率的主要途径。
疏达王俊丁三才孙宝德王云利赵洪生金建华栗争光张军
关键词:铝熔体透气砖动力学
超高强铝合金中杂质元素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4
2011年
综述了超高强铝合金中Fe、Si等杂质元素的存在形式以及对合金组织、拉伸力学性能、断裂韧性和抗腐蚀性能的影响,总结了Fe、Si等杂质元素的控制标准,概述了通过熔体净化、添加稀土元素、采用粉末冶金等新型制备工艺减小杂质元素影响的研究进展。
刘宏亮疏达王俊孙宝德
关键词:超高强铝合金控制方法
Fe-3Si合金高温退火氮的均匀化过程
2010年
通过对Fe-3Si合金脱碳板进行三个水平氮含量的渗氮并高温退火,用TC-436AR氧氮分析仪考察了高温退火过程中板厚方向上氮的分布,采用扩散理论讨论了氮的扩散过程。研究结果显示:高温退火过程中氮的总量发生变化;氮从750℃开始接近均匀;氮的扩散分为二部分:在550℃保温一小时,铁基体中的游离氮先扩散;在650℃以上,氮化物先分解,氮再扩散。
肖稳储双杰李国保孙宝德
关键词:渗氮高温退火
液态Ni-Ta二元合金体系的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
2013年
运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法模拟了Ni-Ta二元合金体系的熔体特性,得到了它们的双体分布函数、键角分布函数及键对等结构信息和体系各原子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随着Ta原子在Ni熔体中的含量增加,体系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由二十面体占优的5轴对称结构转变为4轴对称结构,键角分布逐渐由55°和107°两个峰值,变化为59°和111°。同体系Ta原子的扩散系数均小于Ni原子,而液态Ni随Ta原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张振雷马建波戴永兵张佼王俊孙宝德
关键词:熔体结构
采用铝灰和粉煤灰合成Sialon粉被引量:22
2009年
以铝灰、粉煤灰和碳黑为主要原料,采用碳热铝热复合还原氮化工艺制备了Sialon粉体。研究了原料组成(Si/Al比分别为1.5、1和0.27)、碳黑含量(分别为10%、17%、22%和27%)以及合成反应温度(分别为1400,1450,1500℃)对生成物相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温度为1450℃,可以得到较纯的物相;随着还原剂碳黑含量的增加,使还原氮化反应进行的更为充分;在原料中Si/Al比为1时,加入17%的碳黑可以得到主要物相为Si3Al3O3N5(β-Sialon,z=3)和SiAl4O2N4(15R)的产物;在原料中Si/Al比为1.5时,即加入80%的粉煤灰,在1450℃可以制备较纯的Si3Al3O3N5粉。
李家镜陈海裴伟王俊孙宝德
关键词:铝灰碳热还原氮化法
热处理工艺对冷轧双相钢显微组织与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主要研究水淬与过时效工艺对冷轧双相钢显微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建立水淬及过时效工艺参数与显微组织和磁特性参数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水淬双相钢主要由铁素体和马氏体组成,马氏体体积分数随保温温度和水淬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矫顽力与磁滞损耗随保温温度和水淬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剩磁和最大磁导率呈下降趋势;过时效过程中,马氏体发生分解;矫顽力和磁滞损耗随过时效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剩磁和最大磁导率呈上升趋势。
沈小丹周月明高丽王俊
关键词:双相钢磁性能连续退火过时效显微组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