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286)

作品数:16 被引量:105H指数:6
相关作者:李家斌程君叶英马泰殷俊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耐药
  • 12篇耐药性
  • 5篇埃希菌
  • 5篇大肠埃希菌
  • 4篇AMPC酶
  • 4篇病房
  • 3篇内酰胺酶
  • 3篇重症
  • 3篇重症监护
  • 3篇重症监护病房
  • 3篇细菌
  • 3篇细菌耐药
  • 3篇监护
  • 3篇监护病房
  • 3篇杆菌
  • 2篇药物
  • 2篇药性分析
  • 2篇医院感染
  • 2篇整合子
  • 2篇烧伤

机构

  • 16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李家斌
  • 13篇程君
  • 11篇叶英
  • 5篇殷俊
  • 5篇马泰
  • 4篇朱玉林
  • 4篇王中新
  • 3篇高帆
  • 3篇张晓妮
  • 3篇罗晓明
  • 3篇孙婧
  • 3篇王谦
  • 3篇石薇
  • 3篇王敏
  • 2篇孙震
  • 2篇赵冬梅
  • 2篇徐庆连
  • 2篇王迎迎
  • 2篇徐元宏
  • 2篇石苗苗

传媒

  • 4篇中国抗生素杂...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监护病房连续6年革兰阳性菌感染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 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革兰阳性(G+)菌感染患者危险因素、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为临床预防及诊治G+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以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入住ICU,且有明确G+菌感染的8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从83例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出的125株G^+菌,以葡萄球菌为主(63.2%,79/125);疾病转归与手术(χ^2=9.107,P=0.003)、插胃管(χ^2=4.053,P=0.044)、并发症的出现(χ^25.908,P=0.015)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χ^2=5.761,P=0.016)有关;复数菌感染与手术(χ^2=8.847,P=0.003)及气管切开(χ^2=10.445,P=0.001)有关.体外药敏结果显示G+菌呈多重耐药,但所有G+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耐药率均为0.结论 葡萄球菌是ICU内G+菌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应加强ICU细菌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针对ICU内G+菌的耐药及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是预防控制感染、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王敏孙婧石薇马泰程君罗晓明王中新叶英李家斌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阳性菌耐药
2006-2007年安徽省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监测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对2006-2007年安徽省30所医院的细菌耐药监测资料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变迁情况进行分析,细菌药敏采用琼脂稀释法;并按2007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指导原则的标准,计算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中介率和敏感率,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对其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氨曲南及喹诺酮类药物仍有较高的耐药率;2006、2007年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检出率分别为48.9%、47.2%,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检出率为36.6%、40.0%。结论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含产ESBLs菌)保持最高敏感性和较强的抗菌活性,而对加酶抑制剂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升高。
郜玉峰李家斌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耐药监测
2001—2008年烧伤科临床分离的非发酵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了解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2001—2008年临床分离非发酵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入住本院烧伤病房且培养结果为非发酵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年间共分离非发酵菌235株,以铜绿假单胞菌(75.3%)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14.0%)多见。从耐药性分析来看,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0.4%、95.5%、87.7%、100%。并且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也达到了74.1%。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到了90.6%、100%、50%。调查结果显示,创面感染率与烧伤程度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3.014,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耐药性增加,主要与抗菌药物滥用有关,建议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汪强石苗苗赵冬梅马泰程君徐庆连徐元宏李家斌
关键词:非发酵菌病原菌耐药性
安徽省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2009年
大肠埃希菌是导致医院感染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原菌之一,其高耐药水平及逐年增多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和产头孢菌素酶(AmpCβ-laetamase,AmpC酶)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研究对2005年安徽省各级医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株耐药性进行分析,以阐明不同级别医院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叶英王谦程君李家斌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耐药性医院感染抗菌药物
烧伤病房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 了解烧伤患者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1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医院烧伤病房细菌培养结果为肠杆菌科细菌的9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原菌分布情况、耐药情况、产ESBL菌株检出率和耐药性,以及产ESBL菌引发医院感染的因素.数据行χ2检验.结果 共分离109株肠杆菌科细菌,其中阴沟肠杆菌38株占34.9%,大肠埃希菌25株占22.9%,肺炎克雷伯菌22株占20.2%,奇异变形杆菌13株占11.9%,其他肠杆菌科细菌11株占10.1%.常见肠杆菌科细菌除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于8.0%外,对其余抗菌药物均为中高度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检出率分别为44.0%、77.3%.产ESBL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未产ESBL菌.单因素分析可见,患者住院时间大于20 d、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时间大于5 d、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时间大于7 d、外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大于5 d是产ESBL菌引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未产ESBL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491、4.441、15.186、4.938,P值均小于0.05).结论 笔者单位烧伤病房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情况严重,产酶率高,应加强监测,控制引起产ESBL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减少其感染发生率.
石苗苗赵冬梅汪强程君马泰徐元宏徐庆连李家斌
关键词:烧伤细菌抗药性Β-内酰胺酶类
多重耐药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及I类整合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多重耐药不动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的机制。方法收集安徽省多家医院2006—2007年临床分离非重复的不动杆菌共167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s),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克隆测序方法确认碳青霉烯酶基因,用PCR扩增整合酶。结果34株对包括碳青霉烯类抗菌素在内的多种抗菌药耐药,34株中19株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23株Ⅰ类整合酶阳性,未检测到OXA-24型酶,IMP、VIM、SIM型金属酶基因和Ⅱ,Ⅲ整合酶基因。发现2株新基因取得登录号FJ194460;FJ194494。23株Ⅰ整合酶阳性菌株有21株测出Ⅰ类整合子基因结构。结论安徽省多重耐药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其携带OXA-23型酶和Ⅰ类整合子有关。
张晓妮高帆朱玉林殷俊程君叶英李家斌都鹏飞
关键词: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整合子
产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机制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35所医院2005年随机月份临床分离402株大肠埃希菌产质粒介导AmpC酶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揭示其相关耐药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三维试验筛选产AmpC酶株;多重PCR检测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对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用PCR方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Ⅰ类整合子基因盒插入序列和主动外排系统acrAB-tolC基因结果检出产质粒介导AmpC酶菌株28株(7.0%),其中2株经测序证实为新的质粒ampC基因型(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F054895,EF417572)产酶菌株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全部敏感外.对其他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非产酶株28株产酶菌株中有23株表现为多重耐药,20株检测出各型ESBLs基因,21株扩增出Ⅰ类整合子基因盒插入序列,20株主动外排系统acrAB-tolC基因阳性结论产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同时存在多种耐药机制,其中以产生灭活酶和Ⅰ类整合子介导的耐药机制为主对产酶株临床经验用药可选用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及第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王谦陈燕程君王迎迎叶英李家斌
关键词:质粒介导AMPC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耐药机制
重症监护病房主要肠杆菌感染的临床调查
2010年
由于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也在不断增高,这给临床用药和治疗带来了困难,尤其是对收住ICU的患者。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在全球范围内增高,这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住院患者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发现,革兰阴性菌耐药性与患者的病死率、费用和住院时间有直接相关性。本研究回顾性调查ICU革兰阴性肠杆菌的感染情况,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孙婧马泰程君石薇王敏罗晓明王中新李家斌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菌公共卫生问题住院患者临床用药
2007年安徽省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了解2007年安徽省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状况。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从安徽省33家医院分离的1437株临床分离的细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测定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2007年版标准,计算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S%)、中介率(I%)、耐药率(R%)。结果1437株临床分离株中,革兰阳性菌占25.3%(364/1437),革兰阴性菌占74.7%(1073/1437)。在革兰阳性细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56%(56/100),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检出率为95.8%(69/72),未发现耐糖肽类的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33%(354/1073)和16.8%(180/107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47.2%和40%。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明显高于所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最强。结论安徽省临床分离的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以防止细菌耐药性的蔓延。
孙震程君殷俊高伟叶英李家斌
关键词:抗药性细菌
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产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型特征及耐药性。方法对180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头孢西丁纸片法初筛,三维实验筛选高产AmpC酶菌,PCR扩增、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以确定AmpC基因型,琼脂稀释法检测耐药性。结果产AmpC酶菌株有21株(11.67%),其中DHA型17株,EBC型4株。3株EBC型为新基因(gene bank登录号为FJ237366,FJ237367,FJ237368);药敏显示产酶株除对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安徽地区产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以DHA型为主,同时存在EBC型突变株。高产AmpC酶菌的感染推荐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
朱玉林高帆张晓妮程君殷俊李家斌叶英
关键词:AMPC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基因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