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266)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彭喆冯国平杨锴刘岩陈帆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积水潭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山羊
  • 4篇腭裂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3篇先天性腭裂
  • 3篇宫内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手术
  • 2篇胎羊
  • 2篇宫内手术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研究
  • 1篇杂交
  • 1篇杂交波尔山羊
  • 1篇手术修复
  • 1篇截骨
  • 1篇截骨术
  • 1篇矫治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积水潭医院

作者

  • 5篇彭喆
  • 4篇冯国平
  • 3篇刘岩
  • 3篇杨锴
  • 1篇陈帆

传媒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医学美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毒藜碱诱导形成山羊先天性腭裂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采用毒藜碱肌肉注射形成先天性腭裂山羊模型的方法以及先天性腭裂畸形对山羊面中部发育的影响。方法取40只8~12月龄杂交波尔雌性山羊,体重35~55 kg,以配种日期定为孕0 d,于孕30 d经B超确认怀孕后随机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取30只实验动物按照注射剂量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n=10),分别于孕31~42 d肌肉注射毒藜碱10、15、20 mg/d;余10只作为对照组不作处理。每组于孕120 d及出生后1个月,各取5只胎羊或小羊行头颅三维CT重建,测量上颌最前磨牙前方的两侧凹陷处间距(PPMM),及以此线为基准测量上颌骨最前点至此线的垂直距离(APMM);完成三维CT重建后行硬腭大体观察,并制备干颅行上颌骨前后向及宽度发育情况观察。结果实验组3母羊注射药物后全部流产;实验组2母羊注射药物后2只流产,余8只维持妊娠。孕120 d取材时,实验组1取出5只胎羊,均无腭裂;实验组2取出5只胎羊,其中3只腭裂,上颌发育不足;对照组取出5只胎羊,均无腭裂。出生后1个月,实验组1有11只小羊娩出,均无腭裂;实验组2有7只小羊娩出,其中5只腭裂,上颌骨明显发育不足,饲养及进食困难;对照组有8只小羊娩出,均无腭裂。硬腭及干颅大体观察见实验组2上颌骨明显发育不足。实验组2的孕120 d胎羊及出生后1个月小羊PPMM及APM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的5只腭裂小羊存活1~2个月。结论采用孕31~42 d肌肉注射毒藜碱15 mg/d,可以制备先天性山羊腭裂模型,形成的腭裂山羊面型特征基本符合人类腭裂畸形面中部发育特征。
彭喆杨锴刘岩冯国平
关键词:动物模型先天性腭裂山羊
不同时期宫内手术修复腭裂山羊的面中部发育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先天性腭裂山羊模型,研究不同时期宫内修复对山羊面中部发育的影响。方法取24只8~12月龄雌性杂交波尔山羊,体重35~55kg,以配种日期定为孕0d,于孕30d经B超确认怀孕后随机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取其中20只分别于孕31~42d肌肉注射左旋毒藜碱(15mg/d)制备先天性腭裂动物模型;其余4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待其正常生产。20只实验动物模型形成后随机分为实验1、2、3、4组(n=5),前3组分别于孕65、90、120d采用改良兰氏法对宫内1只胎羊行腭裂修复术;实验4组作为未修复对照组。小羊出生后1个月,采用CT颅面测量技术,测量上颌最前磨牙前方的两侧凹陷处间距(posterior premolar morphological measurement,PPMM),及以此线为基准测量上颌骨最前点至此线的垂直距离(anterior premolar morphological measurement,APMM),最后制作干颅行大体观察。结果小羊出生后1个月,实验1组PPMM、APMM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验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组PPMM、APMM与正常对照组、实验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3组PPMM与正常对照组和实验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MM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实验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4组的5只腭裂小羊仅存活1~2个月。结论对孕65d胎羊行宫内修复腭裂后对面中部发育影响最小,越接近孕晚期修复对面中部发育影响越大,但修复手术越早流产风险越高。
彭喆刘岩杨锴冯国平
关键词:宫内手术胎羊
新改良LeFort Ⅰ型截骨线在鼻旁凹陷畸形矫治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总结新改良LeFort Ⅰ型截骨线在鼻旁凹陷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方法 2008年4月-2009年9月,采用新改良LeFort Ⅰ型截骨线矫治3例面中部发育不良鼻旁凹陷畸形女性患者。年龄18~26岁。均表现为上颌后缩伴明显鼻旁区凹陷及下颌前凸,为AngleⅢ类错颌畸形。术前经正畸治疗后,修正SNA平均为73.6°,SNB平均为82.7°。结果术中出血量400~600mL,平均350mL。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骨块坏死等并发症发生。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3个月,平均15个月。畸形无复发,面型稳定无变化,咬调整为AngleⅠ类咬。结论采用新改良LeFort Ⅰ型截骨线矫治鼻旁凹陷畸形效果理想。
刘晓春彭喆冯国平
关键词:LEFORT
宫内手术形成先天性腭裂山羊模型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以杂交波尔山羊为实验对象,进行宫内手术制备先天性腭裂动物模型,为研究先天性腭裂畸形对面中部发育的影响及早期宫内修复提供适合的动物模型。方法取20只8~12月龄雌性杂交波尔山羊,体重35~55kg,以配种日期定为孕0d,于孕30d经B超确认怀孕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4只于孕65d行宫内手术,形成胎羊口鼻腔穿通腭裂;对照组6只不作处理,作为正常对照。于孕120d及出生后1、3个月,行大体观察以及头颅CT三维重建,测量上颌最前磨牙前方的两侧凹陷处间距(PPMM),并以此线为基准测量上颌骨最前点至此线的垂直距离(APMM)。结果术后实验组山羊因并发症死亡2只,流产3只,最终造模成功9只;手术成功率为64.3%。除孕120d取出胎羊外,两组均顺利产下小羊。实验组在孕120d时即出现上颌发育不足,出生后1、3个月更明显不足;对照组上颌骨发育正常。两组各时间点PPMM及AP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6只小羊存活1~4个月;均因小羊咀嚼功能差,不能正常吮吸母乳,常发生误吸,导致肺部感染死亡。结论采用宫内手术方法切除部分次生腭中线处组织造成口鼻腔穿通,可制备先天性腭裂山羊模型。
彭喆杨锴刘岩陈帆冯国平
关键词:动物模型先天性腭裂宫内手术山羊
先天性腭裂胎羊宫内发育的B超影像学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腭裂胎羊宫内发育及母羊子宫血流动力学的B超影像学特点。方法取40只8~12月龄杂交波尔雌性山羊,体重35~55 kg,以配种日期定为孕0 d,于孕30 d经B超确认怀孕后将动物分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分别于孕31~42 d肌内注射毒藜碱15 mg/d诱导胎羊形成先天性腭裂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待其正常孕育。于孕60 d经B超检测两组子宫动脉及宫内影像学观察。结果药物导致母羊流产3只,实验组最终纳入17只,正常对照组20只妊娠山羊达到孕60 d完成检查。孕60 d,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母羊单侧子宫动脉平均流速和血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毒藜碱致畸的孕腭裂胎羊、孕60 d母羊宫内血流量与平均流速略高于正常孕羊,可能跟毒藜碱的其他毒性作用有关。
李太颖冯国平彭喆
关键词:山羊杂交波尔山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