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D720003)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3
相关作者:柴文华康宇李丹丹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伦理
  • 2篇儒家
  • 2篇冯友兰
  • 1篇道家
  • 1篇学科
  • 1篇阳明学
  • 1篇哲学
  • 1篇哲学史
  • 1篇中国哲学
  • 1篇中国哲学史
  • 1篇儒家伦理
  • 1篇儒释
  • 1篇儒释道
  • 1篇生态伦理
  • 1篇释道
  • 1篇谢无量
  • 1篇良知
  • 1篇伦理思想
  • 1篇佛家
  • 1篇《中国哲学史...

机构

  • 5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3篇柴文华
  • 1篇康宇
  • 1篇李丹丹

传媒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哲学研究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思想战线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论陈独秀与胡适五四时期伦理思想之差异
2012年
陈独秀和胡适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两位极为重要也是备受争议的人物。他们一生的经历及学说,早已成为人们所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其中五四时期的思想是研究的一个热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实际上也是一场伦理革命运动,陈独秀提出伦理觉悟是"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的思想,点明了伦理革命的重要性。陈独秀和胡适五四时期的伦理思想在基本点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着种种差别。在人性论方面,陈独秀主张"性善性恶论",胡适主张"性无善无恶,可善可恶论;"在对待中国传统伦理方面,陈独秀主张彻底抛弃别尊卑、明贵贱的"三纲之说",胡适则主张"一点一滴"地改良。作为五四时期的新派人物,陈独秀和胡适的伦理思想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我们今天的伦理建构仍有启发意义。
李丹丹
关键词:伦理思想
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创立及诠释框架被引量:21
2008年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ubject-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is a dynamic process.From 1910s to1930s,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frameworks about it.Xie Wu-liang’s book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published in 1916,is the first book on this subject.It embodied the trend in elucidating the Chinese in terms of the Western.In 1919,Hu Shi published the Outline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Volume I),and in 1930s,Feng Yu-lan published the History Chinese Philosophy.These two books established a matured interpretative framework in elucidating the Chinese in terms of the Western.Zhong Tai insisted on the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ve mode-elucidating the Chinese in terms of Chinese in his book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published in 1929.Fan Shou-kang preliminary applied the interpretative framework in elucidating the Chinese in terms of Marxism in his book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published in 1937.Today,when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he subject-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turns vague,reconsidering the exploration of the advanced talents in this subject will make an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柴文华
关键词:《中国哲学史大纲》学科出版谢无量冯友兰
论儒家伦理中的“活元素”——兼谈普适价值问题被引量:6
2009年
普适价值是一种事实存在,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为普适价值的存在和建构提供了必要性。儒家伦理并非已经死去的历史陈迹,而是至今活着的文化生命。它渊源于过去,又奔流向未来。就是说,儒家伦理中包含有现实化和未来化因子的"活元素",这些活着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那些体现着人的类价值(普适价值)的东西,主要是天人论、德本论、德治论、德育论、群己论、义利论、理欲论、品德论、修养论,等等。
柴文华
关键词:儒家伦理
论冯友兰的阳明学被引量:1
2009年
冯友兰虽是程朱理学一系的现代新儒家学者,但对阳明学也很重视。在"三史"中,较系统和全面地阐释了他对阳明学的看法。在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描述了王阳明一生的主要学术思想转变,阐释了《大学问》、知行合一、朱王之异、差等之爱等问题。在1948年用英文出版的《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虽然重复了《中国哲学史》中对阳明学的一些看法,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变化,除了言说方式的言简意赅和生动活泼以外,对阳明学的主要思想作了重新梳理,很哲学、很逻辑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尤其体现在他对王阳明宇宙概念以及对《大学问》的进一步阐释中。与中国哲学史学科创立时期的其他几部代表作相比,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简史》对阳明学的研究具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主要是诠释框架不同,哲学意味更浓,阐释更为详细和全面等。20世纪80年代之后,冯友兰陆续出版了7册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在第5册中,他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为诠释框架,对阳明学作了进一步研究。
柴文华
关键词:冯友兰阳明学良知
儒释道生态伦理思想比较被引量:7
2009年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儒释道生态伦理思想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尊重生命的共同原则,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然而,由于基本教义的不同,三者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生态伦理思想实现方式不同,核心内容尚有差异,主体行为尺度限定不一致等。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断尖锐化的今天,对中国传统儒释道生态伦理思想进行现代诠释,并注入新的理念,使之转换成一种辩证的、理性的、动态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其思想得以延续的可行之路。
康宇
关键词:儒家道家佛家生态伦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