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440903)

作品数:27 被引量:340H指数:10
相关作者:颜丹平刘家军邱亮陈峰张翼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长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1篇矿床
  • 10篇成矿
  • 8篇锆石
  • 6篇铅锌矿
  • 6篇穹隆
  • 6篇褶皱
  • 6篇锌矿
  • 5篇同位素
  • 5篇铅锌矿床
  • 5篇锌矿床
  • 4篇扬子地块
  • 4篇铀矿
  • 4篇造山带
  • 4篇碎屑
  • 4篇碎屑锆石
  • 4篇构造样式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地质
  • 3篇铀成矿

机构

  • 3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0篇中国地质科学...
  • 5篇长江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国家地质实验...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金堆城钼业集...
  • 1篇云南黄金矿业...
  • 1篇辽宁省第六地...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13篇颜丹平
  • 8篇刘家军
  • 7篇邱亮
  • 6篇陈峰
  • 5篇张翼西
  • 5篇张长青
  • 4篇代鸿章
  • 3篇王功文
  • 3篇张宏远
  • 3篇李林
  • 3篇翟德高
  • 3篇刘刚
  • 3篇宋庆伟
  • 3篇吴钪
  • 3篇袁峰
  • 3篇吴越
  • 3篇焦守涛
  • 3篇朱文兵
  • 2篇张岳
  • 2篇王雷

传媒

  • 11篇地学前缘
  • 4篇地质学报
  • 4篇岩石学报
  • 3篇现代地质
  • 2篇矿床地质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Acta G...

年份

  • 2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陕西商丹陈家庄铀矿区花岗岩体和伟晶岩脉的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与铀成矿作用被引量:10
2019年
陕西陈家庄铀矿床是我国北秦岭商州-丹凤伟晶岩型铀矿集区中一个重要的矿床,铀矿体均产于加里东期花岗岩体周边花岗伟晶岩脉与围岩(秦岭群变质杂岩)的接触部位。本文对矿区花岗岩体、花岗伟晶岩脉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进而对其成因、成岩构造环境和铀矿化机理进行了探讨。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黄龙庙黑云母花岗岩体,陈家庄二长花岗岩体和非矿、贫矿、富矿花岗伟晶岩脉的成岩年龄分别为(446±3)Ma、(419±2)Ma、(417±3)Ma、(414±4)Ma和(416±3)Ma。地球化学分析显示:黄龙庙黑云母花岗岩体具有Ⅰ型花岗岩、埃达克质岩特征,源自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块体碰撞构造环境;陈家庄二长花岗岩体也具有I型花岗岩特征,但源区深度略浅,形成于碰撞后的减压环境。花岗伟晶岩脉与陈家庄二长花岗岩体近于同时形成,且具有亲缘性。铀矿物及富铀黑云母均产于花岗伟晶岩脉中。对比研究揭示,非矿、贫矿、富矿花岗伟晶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和铀赋存状况的差异由同化混染作用程度高低所致。在花岗伟晶岩脉与秦岭群变质杂岩的接触部位,同化混染作用较弱的部位形成的二云母花岗伟晶岩脉仅具有弱的铀富集,同化混染作用较强的部位所形成的富石英、黑云母花岗伟晶岩脉则高度富集铀且构成铀矿体。综合研究表明,花岗伟晶岩脉成岩期后的同化混染作用是铀富集成矿的主导因素。
张帅刘家军袁峰刘刚王功文张宏远张红雨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
云南会泽铅锌矿床闪锌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闪锌矿中各种类型的包裹体的形态和物理状态均较为复杂。晶体中包裹体很多,以液相(L)和富液相的气液两相包裹体(L+V)为主。闪锌矿中流体包裹体往往较小,一般直径2μm者居多,少量包裹体可大于5μm(但很少超过15μm),为...
张长青吴越张峰
华南地块雪峰山中生代板内造山带构造样式及其形成机制被引量:29
2018年
华南大地构造核心问题之一是江南—雪峰山造山带的属性。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横切雪峰山造山带的地质剖面进行了详细的区域地质、构造变形和部分重点区段地震反射剖面深部构造解释,划分出5个大地构造单元:(1)湘中复合逆冲构造带。该带位处雪峰山造山带东部,以龙山复合构造穹隆等为代表,是近EW向加里东造山带与NE向燕山造山带复合叠加的结果;其中燕山期构造样式总体为倾向SE逆冲断层控制的尖棱背斜构造。(2)雪峰山厚皮逆冲构造带。该带西以大庸逆冲断裂为界,带内板溪群浅变质褶皱基底大面积出露,总体发育指向NW的断层-褶皱组合。断坪-断坡式逆冲断层从板溪群内部薄弱层发育,向浅部产状明显变陡,并导致新元古界板溪群逆冲于古生界之上,控制了沅麻等中生代盆地的形成,沿断坡形成紧闭背斜和沿断坪形成宽缓向斜;表明其为典型的断层相关褶皱。断层褶皱组合与地表剥蚀共同作用,形成飞来峰和构造窗。(3)以梵净山构造穹隆为代表的梵净山—走马构造穹隆带。该带呈NE向长垣状,核部出露新元古界下部梵净山群。断坪-断坡式逆冲断层深切梵净山群,在断层上盘形成不对称箱状背斜。因此总体为典型的厚皮逆冲作用下的断层相关褶皱。(4)隔槽式逆冲构造带。此带主要发育一系列轴向NE的箱状背斜和尖棱向斜。箱状背斜核部为寒武系,向深部卷入震旦系—板溪群,形成基底卷入的断层-褶皱组合,其浅部形成叠瓦状逆冲断层-褶皱组合,从而构成主动双重逆冲构造。(5)华蓥山断裂与齐岳山断裂间的隔档式薄皮构造带。带内以发育尖棱背斜和箱状向斜为特征,是倾向SE断坪-断坡控制下的断展褶皱组合。上述5个构造单元变形区域卷入了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但为上白垩统角度不整合覆盖,表明变形时间为中生代中晚期,并且有从SE向NW渐次变新的
颜丹平邱亮陈峰李林赵磊杨文心张翼西
关键词:断层相关褶皱
湘中盆地龙山穹窿构造样式及其成因机制被引量:7
2019年
本文选取湘中盆地龙山穹窿体为研究对象,主要沿二条近正交剖面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构造解析工作。系统地对龙山穹窿体进行了地层产状、轴面劈理产状、逆冲断层及其擦痕线理进行了测量和统计。根据褶皱样式与轴面劈理的配套关系,并结合卷入叠加变形的地层,以及轴面劈理的错切关系综合分析,确定NE-SW向褶皱叠加在近WNW-ESE向(近EW向)褶皱之上,确定叠加干涉样式属于Ramsay分类中典型的穹盆叠加样式。在区域地质关系与演化对比基础上,确定龙山穹窿是加里东期和燕山期褶皱复合叠加变形的结果;依据剖面构造分析及前人研究成果,确定泥盆系与前泥盆系间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和南华系与基底间拆离断层为两套区域性潜在滑脱层,并认为滑脱层在龙山穹隆体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具有控制作用。通过对二期古构造应力场的恢复,重建了区域构造演化,建立了龙山穹窿体由拆离断层及软弱层控制的褶皱叠加构造模型。龙山穹窿体的褶皱叠加过程在华南大陆,特别是雪峰山造山带构造演化中具有代表性,表明加里东运动和燕山运动的叠加和复合是雪峰山造山带的重要构造表现形式,这为深入研究雪峰山造山带结构与演化提供了依据。
李智李智颜丹平陈文李林
关键词:叠加褶皱
云南者桑金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为探讨云南者桑金矿床的成矿构造背景、成矿流体及物质来源,对与金矿化相关的岩矿石及石英脉进行了主、微量元素特征研究。研究表明,主量元素的K2O/Na2O-Si O2判别图解及F1-F2判别图解显示本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3w)地层构造背景处于被动大陆边缘,母岩物源区呈现由火成岩物源区向沉积物物源区演化的趋势。石英脉稀土元素特征指示本区成矿流体呈还原及弱酸性环境,成矿流体来源总体以壳源为主。岩矿石稀土元素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富含有机质的吴家坪组含金岩石建造,金成矿晚于印支期基性岩浆活动,推测燕山期成矿更为合理。
代鸿章陈翠华刘家军张燕何朝鑫
关键词:元素地球化学成矿流体成矿物质
在CorelDRAW平台上进行Fry法有限应变测量的新技术被引量:9
2015年
有限应变测量是韧性变形定量估算的主要手段。Fry法有限应变测量以变形颗粒,如变形砾石、鲕粒、近等轴矿物等为应变标志体,地质实践中较容易获得,是岩石有限应变测量的最普遍手段。其传统测量过程极为繁琐,难以满足大范围应变测量的要求,数据精度也较低,限制了Fry法的应用。前人曾根据Fry法原理设计了计算机程序,但其程序相关编程语言如今已基本不能使用。本研究基于目前地质上较普遍使用的制图软件Corel DRAW平台的VBA编程,设计出一个基于Corel DRAW平台的Fry法应变测量宏程序FRY-1。在新图层上将所有变形颗粒的中心点标出后,运行FRY-1宏程序即可快速得到精确的Fry图解,并计算出相对精确的R值。通过实例与"最邻近心对心法"的测量结果进行的对比,证明该方法简便易操作,并可大幅提高有限应变测量的效率和有效减小误差。
韩阳光颜丹平李政林
关键词:有限应变测量CORELDRAWVBA计算机制图显微构造
南盘江盆地北部灰家堡背斜断层褶皱及其与金成矿关系研究
南盘江盆地经印支-燕山期造山运动后形成了一系列褶皱穹隆构造,控制着低温矿床的分布。灰家堡背斜位于南盘江盆地北部,是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重要成矿和储矿构造,控制着区域内众多低温金等矿床的分布与产出。通过对灰家堡背斜进行详细的...
董俭萌
关键词:南盘江盆地
文献传递
哀牢山长安金矿成因机制及动力学背景初探:来自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黄铁矿原位微量元素测定的证据被引量:22
2014年
长安金矿床是哀牢山成矿带南段大型矿床之一,金矿化位于志留系、奥陶系之间发育的不整合面内,矿体整体呈透镜状。矿区内脉岩广布,矿体与脉岩共生或被脉岩切穿,表明金成矿与金沙江-哀牢山新生代富碱斑岩的侵入关系密切。本文在较为详细的野外观察基础上,对侵入矿体内的脉岩进行LA-ICP-MS U-Pb测年表明,细晶正长岩脉和正长斑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32.5±0.1Ma和33.0±0.1Ma,与哀牢山的新生代富碱斑岩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34±2Ma)基本一致。通过对长安金矿床、铜厂铜钼金矿床、长安冲铜钼金矿床中黄铁矿的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分析,发现黄铁矿中成矿元素含量随Co/Ni比值的下降而上升,呈一定的负相关性,可能指示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流体。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表明喜山期强烈的壳幔作用导致大规模的富碱岩浆上侵,不仅为含矿流体的上升提供了动力和热能,而且还是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
田广张长青彭惠娟周云满李建荣张星培胡明月
关键词:黄铁矿LA-ICP-MS
大巴山与雪峰山逆冲构造带J_3-K_1复合过程的响应——鄂西秭归褶皱带构造样式与形成机制被引量:17
2014年
秭归褶皱带位于大巴山逆冲带与雪峰山逆冲带叠合部位,总体呈现穹窿-盆地型式,是构造复合、联合作用的结果,记录了大巴山逆冲带与雪峰山逆冲带两者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是研究构造复合和联合过程的理想区域。本文通过对秭归褶皱带秭归向斜、巴东复向斜和香龙山背斜的野外调查,对褶皱枢纽、相关断层、节理等进行详细构造解析,理清了先后叠加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构造分期和配套,对变形期古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恢复重建。结果表明秭归褶皱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经历三期构造变形:D1期以近EW向的秭归向斜和香龙山背斜为代表,秭归向斜为轴面近直立的开阔圆弧状,香龙山背斜呈轴面近直立的箱状,相关逆冲断层具由北向南逆冲的特点,可能与大巴山由NE向SW逆冲作用有关。D2期秭归向斜叠加近SN向枢纽,呈锅状,香龙山背斜东段发育鼻状的五龙背斜,褶皱带呈穹窿-盆地型。与向斜相关的水田坝断裂带向SEE逆冲,主压应力场呈NWW-SEE近平行的束状。该期变形可能与雪峰山逆冲带向NW逆冲过程中受到黄陵背斜阻挡有关。D3期秭归向斜近SN向枢纽向南西弯曲,巴东复向斜呈NW凸出弧形,香龙山背斜西端叠加NE-SW向构造形迹。主压应力场总体向NW发散。该期变形可能与雪峰山逆冲带向NW逆冲推挤有关。上述构造分析表明,向SW逆冲的大巴山逆冲带先影响鄂西地区,之后向NW逆冲推挤的雪峰山逆冲带扩展至该地区,形成复合关系。区域构造与地层关系分析表明D1-D3形成于J3-K1,因此秭归褶皱带是大巴山逆冲构造带向SW叠瓦逆冲并与指向NW的雪峰山逆冲带复合叠加的结果,表明上扬子地区在J3-K1经历了分阶段复合叠加的过程,即前期受到大巴山逆冲带近SN构造作用影响,后期经历向NW逆冲推挤的雪峰山逆冲带NW-SE向构造叠加。
宋庆伟颜丹平焦守涛吴钪董周宾
陕西小秦岭镰子沟碲金矿床物质组成特征及矿质沉淀机理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镰子沟金矿床是小秦岭驾鹿金矿田内的一个重要金矿床,赋存于太古宇太华群秦仓沟组深变质片麻岩系中,矿石主要为石英脉型。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确认矿石中存在碲金矿、斜方碲金矿、碲金银矿、碲银矿、碲铅矿、碲镍矿、自然碲等大量含碲矿物。在石英、黄铁矿裂隙中,也存在大量自然金颗粒,它们与硫化物、碲化物共生。结合不同成矿阶段的成矿温压条件和矿物组合研究,构建了该矿床的热力学相平衡关系图,限定了碲化物与其他矿物稳定存在的物理化学条件:即在成矿Ⅱ阶段,f(O2)约为10^(-34.00)~10^(-31.00),f(H2S)约为10^(-1.42)~10^(-0.9),pH值约为6.0~6.8(300℃)。在成矿Ⅲ阶段,f(S2)的范围约在10^(-16.56)~10^(-12.30)之间,而f(Te_2)的范围约在10^(-13.70)~10^(-9.44)(200℃)。碲化物一般晚于硫化物形成,并且高的f(Te_2)值和f(Te_2)/f(S_2)比值是控制碲化物形成的关键因素。
王雷刘家军朱文兵代鸿章刘冲昊刘华南
关键词:地质学矿物学碲化物小秦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