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258)

作品数:13 被引量:78H指数:5
相关作者:姜笃银王魏单菲宗宪磊王文婷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山东大学空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教育厅高校科研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6篇创面
  • 3篇真皮基质
  • 3篇基质
  • 3篇干细胞
  • 3篇创面修复
  • 2篇愈合
  • 2篇真皮
  • 2篇烧伤
  • 2篇脱细胞
  • 2篇脱细胞真皮
  • 2篇脱细胞真皮基...
  • 2篇细胞生长
  • 2篇细胞生长因子
  • 2篇细胞外
  • 2篇细胞外基质
  • 2篇胞外基质
  • 2篇TGF-Β
  • 2篇TGF-Β1
  • 2篇创面愈合

机构

  • 13篇山东大学第二...
  • 2篇山东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解放军第14...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3篇姜笃银
  • 5篇王魏
  • 5篇单菲
  • 4篇宗宪磊
  • 3篇王文婷
  • 2篇张基勋
  • 2篇蔡景龙
  • 2篇付小兵
  • 2篇李川
  • 2篇刘振中
  • 2篇王晓川
  • 1篇于冠英
  • 1篇朱绪国
  • 1篇潘盛盛
  • 1篇韩春茂
  • 1篇魏欣净
  • 1篇王晓
  • 1篇朱旭国
  • 1篇盛志勇
  • 1篇魏玉娟

传媒

  • 5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感染.炎症....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致颅内感染1例
2018年
患者男,58岁,因突然出现头痛、意识障碍伴发热1d于2016年10月29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d突然出现意识模糊、高热(最高39.6°C),送当地医院诊断为"脑炎"。清醒后转入我院,自觉剧烈头痛、恶心。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7.4℃:,脉搏8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7/80mmHg;意识清楚;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颈部硬,有抵抗感;心、肺、腹部无异常;四肢肌张力、肌力正常,右下肢Babinski征(+),未引出其他病理征。血液检查:红细胞4.31X1012/L,白细胞22.5X109/L(升高),血小板156X109/L,血红蛋白138g/L,中性粒细胞计数20.25X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899,嗜酸粒细胞计数0.07X109个/L,嗜酸粒细胞比例0.03,嗜碱粒细胞计数0,嗜碱粒细胞比例0.
魏玉娟姜笃银董征学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颅内感染中性粒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计数BABINSKI征嗜碱粒细胞
皮肤再生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应用及其策略
2008年
烧伤或慢性难愈性创面等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缺失,治疗中常遇到创面愈合缓慢,自体皮源不足,皮肤附件破坏,以及皮肤替代物的性能较差等问题,导致皮肤创面愈合后质量较差。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与皮肤及其附件,以及皮肤创面愈合关系密切,能够促进创面愈合、促进皮肤附件再生、改善皮肤替代物的性能、提高皮肤再生质量。本文对FGF提高皮肤再生质量的应用及其策略作一综述。
宗宪磊蔡景龙王魏姜笃银
关键词:皮肤再生慢性难愈性创面皮肤替代物皮肤附件皮肤创面愈合
急诊皮肤伤口的分类与整形修复被引量:8
2017年
皮肤伤口一般指皮肤软组织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组织结构破坏,连续性中断,造成的形态变化和功能障碍。对皮肤伤口进行合理分类,选择恰当的修复方法,运用整形外科的原则和技术,对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瘢痕形成、改善局部外观至关重要。关于伤口分类国内未见相关文献资料。本文就急诊常见的皮肤伤口进行分类,并对其整复方法予以探讨。
姜笃银邱道静
关键词:急诊伤口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09年
目的综述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的研究进展,全面了解KGF基本特性及应用方法,为研制新型KGF药物、改善皮肤替代物的性能奠定基础。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KGF的相关文献,并综合分析。结果KGF由各种来源的间质细胞分泌,受体分布于上皮细胞,特异性地促进上皮细胞增殖、迁移及分化,与器官发育、创面修复、肿瘤发生及免疫重建等多方面关系密切。结论KGF可用于促进创面愈合及改善皮肤替代物性能,但尚需改变结构,去除副作用,并纯化其促上皮生长的作用。
宗宪磊蔡景龙姜笃银王魏
关键词: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器官发育创面修复肿瘤发生
烧伤变性脱细胞真皮基质可再生利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烧伤变性脱细胞真皮基质(DADM)作为真皮替代物用于创面修复的可行性。方法(1)取12只Wistar大鼠,其中9只背部造成深Ⅱ度烫伤(以下称烧伤)创面,分别于伤后1、2、3d(每时相点3只)取创面全厚皮肤,用2.5g/L胰蛋白酶-体积分数0.5%Triton X-100行脱细胞处理制成DADM,相应称为DADM-1d、DADM-2d、DADM-3d;余下3只大鼠不致伤,同法制备ADM作为对照。对ADM和各DADM行大体、组织学观察及微生物学和生物力学检测(极限抗拉强度、最大拉力、断裂伸长率、应力-应变关系)。(2)另取64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DM组、DADM.1d组、DADM-2d组、DADM-3d组,每组16只。于各大鼠背部制作-2.0cm×1.8cm大小皮瓣,将前述ADM和DADM-1d、DADM-2d、DADM-3d切制成1.8cm×1.5cm大小后分别埋植于皮瓣下。术后1、3、5、9周,每组每时相点取4只大鼠,肉眼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埋植物的变化,并对埋植物行组织学观察。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1)新鲜制备的各DADM呈乳白色,质地柔软有弹性,韧性较ADM弱。光学显微镜下见ADM和各DADM中均无上皮结构和细胞存在,DADM胶原纤维增粗程度不均匀,排列紊乱,嗜伊红性增强。各DADM微生物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DADM-1d、DADM-2d、DADM-3d之间极限抗拉强度、最大拉力、断裂伸长率和应力-应变关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为0.088-3.591,P值均大于0.05);其中DADM-3d此4项指标值最高,分别为(13.0±2.4)MPa、(61±4)N、(173±7)%、(45.7±2.0)%。ADM此4项指标各为(19.0±2.6)MPa、(95±4)N、(201±5)%、(62.5±2.2)%,与3种DADM两两比较均偏高(t值为6.42±17.125。P值均小于0.01)。(2)埋植术后1周,各组大鼠创面元渗出或红肿,埋植物未收缩或卷曲;创面有炎性细胞浸润并有Fb及�
王晓川李川单菲王文婷朱旭国姜笃银
关键词:烧伤细胞外基质变性真皮脱细胞真皮基质创面修复
脂肪干细胞在皮肤抗衰老方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脂肪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和丰富的旁分泌功能,且因为其来源广泛、取材方便及组织损伤小等优点已成为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应用的理想工具。而面部年轻化一直是整形美容领域的热点,其中皮肤抗衰老又是重中之重,脂肪干细胞在皮肤抗衰老方面的作用吸引广大学者研究探讨。本文从离体实验、在体实验及临床应用三个方面综述脂肪干细胞在皮肤抗衰老方面的研究进展,以确定下一步研究的方向,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
潘盛盛姜笃银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光老化自然老化
TGF-β1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外源性TGF-β1应用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烫伤组(对照组)、糖尿病烫伤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烫伤TGF-β1干预组(用药组),每组各6只。糖尿病组和用药组大鼠经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再制备深Ⅱ度烫伤模型,用药组大鼠建模成功后给予创面下局部皮内注射TGF-β1。烫伤后1、3、5、7、14、21 d记录创面未愈合面积并计算创面愈合率,组织学检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创面组织TGF-β1表达。结果从烫伤后5 d起,对照组和用药组创面愈合率较糖尿病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创面局部TGF-β1含量较糖尿病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较正常大鼠烫伤创面愈合速度慢,与创面局部TGF-β1含量减少有关。创面局部应用TGF-β1有利于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愈合。
王文婷单菲王晓川刘振中张基勋姜笃银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糖尿病创面愈合
天然真皮基质应用于创面修复的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被引量:17
2020年
天然真皮基质在创面修复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模板"功能。根据材料的来源,天然真皮基质可分为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变性真皮基质和瘢痕真皮基质。ADM是一种通过去除皮肤内的细胞成分,保留真皮细胞外基质制备的生物材料,富含天然生物信息,免疫原性低、再生力强,作为真皮替代物极大地推动了创面修复专科的发展。变性真皮基质是指深度烧伤创面通过浅削痂或磨痂保留的一层真皮组织,保留的变性真皮表面移植自体皮片后,能够逐渐复苏,且其结构、形态及生物力学均接近正常皮肤真皮。瘢痕真皮基质是以自体断层瘢痕组织为原材料制备的真皮支架,具有成活率高、质地良好、瘢痕反应轻等特点,在修复瘢痕挛缩畸形的同时,可有效减轻供皮区的二次损伤。本文在汇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国内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就不同类型的天然真皮基质在创面修复领域应用的适应证、使用方法、禁忌证及注意事项等方面作一归纳。
黄跃生姜笃银邱道静黄晓元韩军涛韩春茂
关键词:创面修复适应证
富含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活性小鼠烧伤变性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制备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富含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活性小鼠烧伤变性脱细胞真皮基质(DADM)的制备。方法取12只BALB/c小鼠,背部皮肤造成20%体表总面积深Ⅱ度烫伤(以下称烧伤)。取烧伤皮肤,去除表皮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组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组,每组15个样本。Triton X-100组样本置于2.5g/L Triton X-100-2.5g/L胰蛋白酶混合溶液中持续振荡洗脱24h,EDTA组样本置于0.2g/L EDTA-2.5g/L胰蛋白酶混合溶液中持续振荡洗脱24h制备小鼠DADM。对DADM行大体观察,扫描电镜下观察DADM胶原纤维的结构及排列,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ADM的组织结构。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以每孔2×10^5个的浓度接种于2组小鼠DADM中,制备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小鼠DADM。培养3d,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具有生物活性的小鼠DADM的组织结构,免疫荧光法观察具有生物活性的小鼠DADM中BMSC的分布及数目;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培养2h、1d、3d、5d具有生物活性的小鼠DADM中BMSC的增殖情况。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1)2组小鼠DADM外观均呈白色,具有一定的韧性及弹性。2组小鼠DADM呈良好的三维多孔网状结构,EDTA组小鼠DADM胶原纤维连续性良好,Triton X-100组小鼠DADM胶原纤维发生不同程度断裂。2组小鼠DADM均洗脱完全,胶原纤维疏松、排列紊乱,EDTA组小鼠DADM组织结构连续性较Triton X-100组佳。(2)培养3d,2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鼠DADM中BMSC均分布均匀,EDTA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鼠DADM中BMSc为(37±7)个,显著高于Triton X-100组的(25±8)个,t=0.128,P<0.05。培养2h、1d,Triton x-100组和EDTA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鼠DADM中BMSC增殖能力相近(t=1.292、0.656,P>0.05);培养3、5d,EDTA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鼠DADM中BMSC增殖能力显著高于Triton X-100组(t=2.309、14.128,P<0.05或P<0.01)。结论EDTA洗脱制备的小鼠DADM具有更佳的三维多孔网状结构,胶原纤维�
祁永军王晓焦亚宫红敏潘伊姜笃银
关键词:烧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乙二胺四乙酸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表皮细胞表达胚胎性角蛋白与创伤不同修复结局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特征性细胞角蛋白(CKs)在表皮组织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及其与创伤修复不同结局的关系。方法对人假上皮瘤样增生(PEH)、瘢痕疙瘩(Ke)、增生性瘢痕(HS)和正常皮肤(NS)标本,采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IHC)双染色标记技术进行对比研究,观察CKs在表皮组织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S组表皮不表达CK8&18和CK17。在活动期PEH、Ke和HS表皮组织中存在数量不等的CK8&18^+细胞和CK17^+细胞,含量高低依次为PEH〉Ke〉HS和HS〉Ke〉PEH(P〈0.05),CK19^+和CK5&6^+细胞有相似的变化趋势,而CK10^+细胞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在局部观察到相应的表皮超常增生、细胞形态改变和表皮下炎症反应。结论活动期PEH、Ke和HS表皮细胞存在程度不同的去分化和终末分化失衡,提示表皮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与创伤修复不同结局有关。
魏欣净姜笃银宗宪磊付小兵盛志勇王魏单菲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细胞分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