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6069)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4
相关作者:孙飞飞李国强戴成华刘桂然高辉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剪力
  • 6篇剪力墙
  • 5篇钢板剪力墙
  • 4篇简化模型
  • 3篇组合钢板剪力...
  • 2篇滞回
  • 2篇墙结构
  • 2篇剪力墙结构
  • 1篇弹塑性
  • 1篇弹塑性时程
  • 1篇弹塑性时程分...
  • 1篇低周
  • 1篇低周反复
  • 1篇低周反复荷载
  • 1篇低周反复荷载...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反应
  • 1篇压杆
  • 1篇圆孔
  • 1篇载力

机构

  • 7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建筑设计...

作者

  • 7篇孙飞飞
  • 4篇刘桂然
  • 3篇李国强
  • 2篇高辉
  • 2篇戴成华
  • 2篇王文涛

传媒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组合钢板剪力墙简化计算模型
组合钢板剪力墙是在钢板剪力墙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用于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新型抗侧力构件。本文提出组合压杆模型, 用于模拟有初始缺陷压杆的极值失稳现象,并与钢板墙的斜拉杆模型结合起来提出组合墙的简化模型。经参数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照...
高辉孙飞飞李国强
关键词:组合钢板剪力墙简化模型
文献传递
组合钢板剪力墙的简化模型被引量:9
2010年
新型钢-混凝土组合钢板剪力墙在混凝土板与边缘构件之间留有缝隙,避免混凝土板参与抵抗剪力,从而可以避免其对钢板的约束作用发生退化.观察这种组合钢板剪力墙的受力机理和破坏模式,可以发现,缝隙的设置使得无约束区域的钢板产生与钢板墙类似的斜拉场效应.据此,在钢板墙的斜拉杆模型中引入斜压杆,提出了双向多斜杆简化分析模型.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该模型中斜杆元件的截面特性、滞回模型.经验证,该模型能准确地模拟组合钢板剪力墙在单调加载和反复加载下的非线性性能.
孙飞飞刘桂然
关键词:组合钢板剪力墙简化模型滞回模型
四边连接组合钢板剪力墙简化模型被引量:13
2009年
在纯钢板墙条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组合墙计算的等效拉—压杆模型.拉杆考虑钢板的受拉条带区的作用,组合压杆考虑钢板在混凝土板约束作用下的受压条带区的作用.对初始缺陷和压杆的刚度系数进行参数分析,并推导理论计算公式,由计算公式和试验数据分别确立模型的骨架曲线和滞回规则.将提出的简化计算模型用于自编的FORTRAN程序中,得到简化模型的计算滞回曲线.对单跨单层的组合墙试验进行滞回曲线的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符合良好,说明提出的简化计算模型以及推导的计算公式适用于组合钢板剪力墙.
孙飞飞戴成华高辉李国强
关键词:组合钢板剪力墙拉压杆模型滞回曲线
开缝钢板剪力墙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开缝钢板剪力墙初始弹性刚度以及极限承载力估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利用公式对不同尺寸、开缝形式的开缝钢板墙进行了计算,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修正后的理论公式和有限元分析能够较好预估...
孙飞飞王文涛刘桂然
关键词:开缝钢板剪力墙极限承载力初始刚度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非线性静力分析
钢板剪力墙结构作为新型抗侧力体系具有良好的特笥。本文利用便于工程设计使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 SAP2000,探讨了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非线性静力分析在 SAP2000中的实现。实现方法通过纤维铰模型考虑结构的非线性,且对纤...
孙飞飞刘桂然王文涛
关键词:钢板剪力墙SAP2000简化模型
文献传递
大宽厚比开缝组合钢板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被引量:18
2009年
针对已有研究中开缝组合钢板墙开缝数量较多,使得墙板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大大削弱的现象,对大宽厚比开缝组合钢板墙进行了试验研究。改进措施为采用预制混凝土板增加钢板的角部面外约束以防止墙板的整体屈曲。通过5个试件的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大宽厚比开缝组合钢板墙的破坏模式、屈服承载力、极限承载力、延性、滞回性能以及耗能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预制混凝土板角部设置约束装置可以有效避免试件的整体失稳,并改善大宽厚比开缝钢板墙的滞回性能。对大宽厚比开缝组合钢板墙试件进行的单调荷载和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单调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结果明显低估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循环荷载作用下的骨架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大宽厚比开缝组合钢板墙有明显的应变循环强化效应。相应地对大宽厚比开缝组合钢板墙极限承载力公式进行了改进。
孙飞飞戴成华李国强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抗震性能
钢板开圆孔的组合钢板墙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试验验证被引量:10
2009年
已有研究在组合钢板墙的混凝土板与边缘构件之间留出缝隙,以避免混凝土板分担面内水平力,但却使缝隙处的钢墙板因失去混凝土板的约束而成为薄弱部位。为此提出在钢板上开圆孔的措施,将薄弱部位移至混凝土板约束区域以内。一个四层单跨1/4缩尺比例的开圆孔组合钢板墙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结果显示,混凝土板与边缘构件间缝隙处钢板没有发生屈曲,证明了所提措施有效。在组合钢板墙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开圆孔的组合钢板墙,提出了修正的双向多斜杆模型:将钢板用双向多根斜杆来模拟,斜杆的方向和截面面积根据所开圆孔的几何条件确定,斜杆的受拉承载力根据钢材的屈服强度确定,受压承载力根据组合钢板墙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确定。利用所提分析模型对振动台试验模型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正确性。
孙飞飞刘桂然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弹塑性时程分析地震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