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A12009107)

作品数:3 被引量:89H指数:3
相关作者:郑昱沈群蔡颖蔚孙志凤施林淼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新生研讨课
  • 3篇研讨课
  • 1篇大学生
  • 1篇思维
  • 1篇批判性
  • 1篇批判性思维
  • 1篇M

机构

  • 3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郑昱
  • 1篇张红霞
  • 1篇施林淼
  • 1篇余忠亮
  • 1篇孙志凤
  • 1篇蔡颖蔚
  • 1篇沈群
  • 1篇何华春

传媒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清华大学教育...
  • 1篇江苏教育学院...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效果初探——南京大学案例调查研究被引量:49
2010年
近年来新生研讨课成为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亮点。本研究以南京大学2009-2010学年新生研讨课建设项目为对象,以准实验设计的方式对上课的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表明,新生研讨课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新生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同伴交往方面,但在学习方法、学科认知、自我认同方面进步较小。新生研究讨课同时减缓了新生入学后因为适应压力而导致的自我效能感下降,缩短了其适应的过程。鉴于研究型大学新生起点高,本研究建议,今后的新生研讨课教学应进一步加强学术性转换的指导,并通过对其他年级课程的教学改革,使新生研讨课的效果得到保持和延续。
孙志凤张红霞郑昱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
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的探索与初步成效被引量:49
2010年
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是一种专门针对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讨论课程。南京大学于2009-2010学年内开设了70门新生研讨课,大致可分为学科导引式、前沿专题式、实践探索式和跨学科式4种基本范式。本文采用访谈法,分析了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一学年后的初步效果,发现该课程在帮助新生明确学习旨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术自信心、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培养合作学习习惯6个方面获得了正面反馈。
蔡颖蔚沈群郑昱施林淼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
新生研讨课上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效果调查研究——基于国内研究型大学M的调查被引量:3
2011年
如何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已成为教育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课题。本研究通过准实验法,对新生研讨课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新生研讨课可以促进新生批判性思维发展;小班化教学和跨学科选修制度,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研讨式教学、灵活考核等教育教学方式是实现新生研讨课促进效果的保证。
何华春余忠亮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批判性思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