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60023016)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1
相关作者:杨红钱家鸣邓卫萍王健郭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杨森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癌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 2篇癌细胞
  • 2篇TGFΒ
  • 2篇TGFΒ1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淋巴...
  • 1篇胰腺癌细胞
  • 1篇胰腺癌诊断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方法
  • 1篇微环境
  • 1篇腺癌细胞
  • 1篇腺癌诊断
  • 1篇小干扰RNA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细胞

机构

  • 3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3篇钱家鸣
  • 3篇杨红
  • 2篇邓卫萍
  • 1篇徐惠
  • 1篇王鑫
  • 1篇杨爱明
  • 1篇麦灿荣
  • 1篇李景南
  • 1篇李晓清
  • 1篇陆星华
  • 1篇郭涛
  • 1篇王健

传媒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小干扰RNA靶向突变K-Ras基因对人胰腺癌细胞TGFβ1表达的影响
2010年
背景与目的研究显示ras基因活化可促使肿瘤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而ras基因与TGFβ1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还未可知。本研究利用小干扰RNA敲除突变k-ras基因,探讨突变k-ras基因对TGFβ1表达及分泌的影响。方法小干扰RNA瞬时转染靶向突变k-ras后,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CFPAC-1、Aspc-1中ras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real-time 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对胰腺癌细胞TGFβ1表达的影响;应用ELISA方法检测转染前后胰腺癌细胞上清液中TGFβ1浓度。结果①以人已知基因无影响的序列阴性对照组为基准计算k-ras mRNA的相对表达量,实验组胰腺癌细胞CFPAC-1和ASPC-1转染后k-ras mRNA表达明显减低,k-ras mRNA表达在转染后48h为最低,抑制率达(75.33±5.50)%。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质粒转染的细胞ras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实验组ras蛋白量较转染试剂对照组、已知基因无影响的序列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②Real-timePCR结果显示实验组CFPAC-1和ASPC-1细胞转染后,TGFβ1mRNA表达量(CFPAC-10.68±0.08;Aspc-10.59±0.09)明显降低(P<0.05)。而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TGFβ1蛋白表达降低(CFPAC-1组0.30±0.08,ASPC-1组0.33±0.10,P<0.05)。③ELISA法检测实验组CFPAC-1上清液TGFβ1浓度为(1906.87±50.75)ng/ml,较阴性对照组(2072.79±96.98)ng/ml有所降低(P=0.036);实验组Aspc-1细胞上清液TGFβ1浓度(851.47±41.08)ng/ml,较阴性对照组(950.93±31.34)ng/ml有所降低(P<0.05)。结论人胰腺癌细胞CFPAC-1、Aspc-1中TGFβ1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ras基因相关。TGFβ1可能是ras基因活化后驱动胰腺癌发生及演变的重要物质。本研究为k-ras突变的胰腺癌治疗提供有益的信息。
杨红钱家鸣徐惠邓卫萍
关键词:胰腺癌小干扰RNAK-RASTGFΒ1
不同影像学方法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与比较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分析胰腺癌患者影像学检查的意义及过去14年胰腺癌患者影像学检查的发展趋势,以提高对胰腺癌影像学检查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5年10月至2009年10月414例胰腺癌患者的各种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 (1)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和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是诊断胰腺癌最敏感的影像学手段;(2)1995至2003年与2004至2009年比较,以B超为首诊检查的患者人数显著下降(90.3%vs.74.5%,P=0.000),而以CT做为首诊检查的患者人数在增加(9.0%vs.24.6%,P=0.000);(3)ERCP对胆管及胰管病变检出率与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符合率分别为86.7%和75.0%,MRCP与B超、CT、EUS比较是检测胰胆管病变最敏感的检测手段(P<0.05);(4)CT血管重建对脾动静脉、门静脉和肠系膜血管浸润的检出率达80%、80%和60%。结论了解各种影像学手段对胰腺癌诊断的特点,对胰腺癌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杨红钱家鸣杨爱明郭涛麦灿荣陆星华王健王鑫
关键词:胰腺癌
结肠癌细胞上清液对CD4^+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形成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结肠癌细胞上清液是否能促进正常CD4+T淋巴细胞转换成调节性T淋巴细胞,并且探讨TGFβ1在促细胞转换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染色CD4+FOXP3+,ELISA检测结肠癌上清液中TGFβ1浓度。结果分选的CD4+CD25-细胞纯度高达96.58%±0.59%,这群细胞中表达CD4+FOXP3+较低,为0.34%±0.03%。健康正常人CD4+FOXP3-细胞分别与人结肠癌细胞colo320HSR及DLD-1上清液共培养后,CD4+FOXP3+细胞表达增高(colo320HSR组为4.78%±0.41%,DLD-1组为4.48%±0.29%);这两组与RPMI 1640培养液阴性对照组CD4+FOXP3+细胞2.54%±0.4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colo320HSR细胞上清液TGFβ1浓度为(1 228.80±10.65)ng/mL,DLD-1细胞上清液TGFβ1浓度(624.50±12.26)ng/mL,而RPMI 1640无血清培养液中未检测到TGFβ1。在与结肠癌细胞上清液培养同时给与TGFβ抗体后,CD4+FOXP3+表达较未加入抗体组明显降低(colo320HSR组2.20%±0.09%,P=0.011;DLD-1组1.67%±0.34%,P=0.033);而RPMI1640阴性对照组CD4+FOXP3+细胞表达下降不显著(1.80%±0.58%,P=0.159)。结论人结肠癌细胞上清液可以促进正常CD4+T淋巴细胞(CD4+FOXP3-细胞)转换为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FOXP3+),TGFβ1在肿瘤微环境中调节T淋巴细胞形成可能有一定的作用。识别人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FOXP3+)的起源将为肿瘤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杨红钱家鸣邓卫萍李晓清李景南
关键词:结肠癌微环境TGFΒ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