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043005)

作品数:5 被引量:73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力为张连成刘浩赵茜阳海英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体育大学商丘师范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理疲劳
  • 3篇运动员
  • 3篇教练
  • 3篇教练员
  • 2篇动机
  • 2篇心理耗竭
  • 2篇运动员心理
  • 2篇运动员心理疲...
  • 1篇运动动机
  • 1篇运动性
  • 1篇运动性心理疲...
  • 1篇满意感
  • 1篇工作满意感

机构

  • 5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作者

  • 5篇张力为
  • 4篇张连成
  • 1篇刘浩
  • 1篇刘羽
  • 1篇阳海英
  • 1篇赵茜

传媒

  • 1篇体育科学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中国体育科技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运动动机之间的关系被引量:33
2010年
为探讨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运动动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Raedeke & Smith,2001)、《运动情境动机量表》(田宝,杨铭,2004)中的无动机分量表以及内部动机分量表和《运动动机量表》(张力为,2001)对192名运动员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运动员心理疲劳各维度与参与倾向以及内部动机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心理疲劳得分与回避倾向以及缺乏动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内部动机能够有效预测心理疲劳的各个维度,无动机能够有效预测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情绪体力耗竭和运动负评价;运动员的心理疲劳能够有效预测其参与倾向和回避倾向;这提示我们,运动员的心理疲劳与运动动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运动员越是无动机,就越是心理疲劳,而且回避倾向越明显。因此,缓解与控制运动员心理疲劳对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投入以及增强训练的动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张连成张力为刘嘉蕙刘浩
关键词:心理疲劳动机运动员
教练员心理疲劳的特征及相关因素被引量:10
2007年
教练员的心理疲劳是较少得到重视但对训练竞赛和运动员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以Maslach的心理疲劳理论为基础,从成就感降低、情绪/体力耗竭、运动负评价3个心理疲劳维度出发,应用修订的教练员心理疲劳问卷CBQ对296名教练员进行测量并调查他们的工作特征,重点分析教练员心理疲劳的相关因素。标准回归分析表明,对于成就感降低维度起预测作用的有3个变量,分别是文化程度、执教年限、每周工作小时数;对情绪体力耗竭维度起预测作用的是执教年限、工作量主观感受程度;而对于运动负评价维度起预测作用的有执教年限、工作量主观感受程度、周工作小时数等3个变量。教练员心理疲劳与教练员工作满意感有显著相关关系,成就感降低越少、情绪体力耗竭越少、对运动负评价越低,工作满意感越高。
赵茜张力为
关键词:心理疲劳心理耗竭工作满意感教练员
教练员心理疲劳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7
2009年
教练员是体育运动领域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独特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情况,以及复杂的社会角色而要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心理疲劳的现象。通过对有关教练员心理疲劳研究文献的整理,从教练员心理疲劳的概念、教练员心理疲劳的表现、教练员心理疲劳的测量、教练员心理疲劳的前因性变量以及教练员心理疲劳的后果性变量等方面进行了述评,指出教练员心理疲劳的研究应该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跨文化和本土化研究,开展动态多维检测以及综合评价,并探索教练员心理疲劳的独特性。
张连成张力为刘嘉蕙
关键词:心理疲劳教练员心理耗竭
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测量与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运动性心理疲劳是体育运动中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更是难点问题之一。测量与评价运动性心理疲劳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有效缓解和控制运动心理疲劳的前提。运动心理疲劳的测量主要是采用自陈报告的形式,应用比较多的有马斯拉奇心理疲劳量表、伊德斯运动员心理疲劳量表和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运动性心理疲劳的评价主要是借鉴其他相关领域的评价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中位数标准,1/3的标准,75%的标准,加权法评价。本文在对各种测量与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评述之后,指出未来研究应该考虑开发本土化的测量工具、建立有效的评价标准以及问卷法测量心理疲劳的扩展,增加生理指标测量以及他评等手段的使用。
张连成张力为阳海英刘羽
关键词:心理疲劳运动员教练员
技能类项目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评价标准被引量:29
2010年
尝试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建立技能类项目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评价标准:第1步,选取技能类项目运动员381人,进行了心理疲劳和训练比赛满意感的测量。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心理疲劳可以解释训练比赛满意感总方差的35.30%。同时,根据优势分析的结果,使用标准分评价心理疲劳,并结合教练员、运动员的意见,参照前人的分类,将研究参与者分为无心理疲劳,轻度心理疲劳和严重心理疲劳3组。第2步,另取技能类项目运动员192名,以训练比赛满意感、运动动机以及自尊为效标,对上一步所建立的评价标准进行检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程度心理疲劳组在各个效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建立的标准可用来评价技能类项目运动员的心理疲劳。
张连成张力为
关键词:心理疲劳动机运动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