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8232)

作品数:14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朱伟许文荣钱晖吴乐乐孙晓春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常州市中医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干细胞
  • 6篇细胞
  • 5篇肿瘤
  • 5篇胃癌
  • 3篇生物学
  • 3篇生物学特性
  • 3篇脐带
  • 3篇脐带间质干细...
  • 3篇胃癌组织
  • 3篇间质
  • 3篇间质干细胞
  • 3篇癌组织
  • 2篇肿瘤干细胞
  • 2篇肿瘤微环境
  • 2篇微环境
  • 2篇免疫
  • 1篇地佐辛
  • 1篇第10号染色...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血浆

机构

  • 13篇江苏大学
  • 2篇常州市中医医...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常州市第二人...
  • 1篇南京市第二医...
  • 1篇安徽医学高等...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12篇朱伟
  • 8篇许文荣
  • 6篇孙晓春
  • 6篇钱晖
  • 6篇吴乐乐
  • 5篇谢岩
  • 4篇黄玲
  • 3篇许晓蒙
  • 3篇孙镇江
  • 2篇朱卫金
  • 2篇李雅红
  • 2篇陈巧林
  • 1篇钱茜
  • 1篇陆荣柱
  • 1篇蔡花
  • 1篇严永敏
  • 1篇陶燕
  • 1篇张爱萍
  • 1篇严家来
  • 1篇孙靖

传媒

  • 4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药学学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葛根素对脐带间质干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的作用被引量:11
2011年
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异黄酮类化合物[1]。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治疗多种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2?4]。文献报道葛根素能够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性。
蔡花吴乐乐孙晓春朱伟钱晖胡嘉波许文荣
关键词:葛根素脐带间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脐带间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脐带间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用MTT法检测脐带间质干细胞活力、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表面标志,成骨诱导后组织化学检测碱性磷酸酶(ALP)表达。结果 GSH浓度低于0.15 mg/ml时可促进脐带间质干细胞的增殖,高于此浓度时对细胞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加大而逐步增强。GSH可缩短脐带间质干细胞到达生长平台期的时间并延长细胞传代的代数,细胞周期检测显示S期显著增加,同时GSH对脐带间质干细胞表面标志无明显影响,成骨诱导分化后ALP表达阳性率无明显改变。结论低浓度GSH可促进脐带间质干细胞的增殖,0.15 mg/ml浓度可以达到最佳促进增殖效果,同时对细胞表面标志与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无明显影响,可以用于体外对脐带间质干细胞的扩增。
孙晓春孙敏谢岩吴乐乐朱伟陈巧林陆荣柱许文荣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脐带间质干细胞
肿瘤微环境下HMSC分化为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及其对肿瘤生长作用的观察
2011年
目的鉴定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HMSC)在肿瘤微环境下分化为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tumor associated fibroblast,TAF)及对肿瘤生长作用的观察。方法用Transwell实验鉴定HMSC向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迁移的能力。对与人胃癌组织或SGC-7901培养上清液(TCM)长期共培养后的HMSC细胞,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肌动蛋白微丝(F-actin)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与胃癌组织及TCM共培养后的HMSC细胞中α-SMA表达水平。分别以SGC-7901细胞、SGC-7901细胞+HMSC细胞、胃癌组织与HMSC共培养细胞+SGC-7901细胞、TCM与HMSC共培养细胞+SGC-7901细胞接种裸鼠,构建裸鼠致瘤模型,测定4组模型致瘤时间及瘤体大小。结果 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HMSC在肿瘤微环境诱导下具有向肿瘤迁移的能力,诱导后的HMSC细胞高表达TAF细胞表面特征蛋白F-actin、α-SMA及vimentin,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与胃癌组织及TCM共培养后的HMSC细胞α-SMA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58±0.05)和(0.52±0.06),与对照组(0.35±0.04)相比明显增高(F=4.72,F=5.31,P均<0.05)。裸鼠致瘤模型显示经肿瘤微环境诱导后的TAF可促进体内肿瘤生长。结论肿瘤微环境诱导下HMSC活化并可分化为TAF,并对肿瘤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朱伟李雅红黄玲陶燕钱晖许文荣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肿瘤微环境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来源外体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分离纯化人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来源的外体(exosome),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收集人骨髓MSCs培养上清,采用超滤及梯度离心法分离并纯化exosome,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SDS-PAGE电泳初步分析exosome蛋白质组成,westernblot检测exosome包含的相关蛋白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CD44、CD29等。结果骨髓来源的MSCs能够分泌exosome,电镜下呈椭圆或碟状的囊泡结构,直径约40~100nm。exosome内含多种蛋白质成分,具有MSCs膜脂质成分,能与PKH26脂质染料结合,并表达MSCs表面黏附分子CD44、CD29。结论人骨髓MSCs能够分泌exosome,采用超滤及梯度离心法可以成功从MSCs培养上清中分离纯化exosome,MSCs分泌的exosome具有MSCs的胞膜及胞质蛋白组分。本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展人骨髓MSCs来源exosome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组织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朱伟黄玲许晓蒙钱晖许文荣王梅钱海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EXOSOME
间质干细胞与肿瘤微环境被引量:2
2010年
黄玲朱伟许文荣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肿瘤肿瘤微环境
醋酸铅对脐带间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2012年
探讨醋酸铅对脐带间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用细胞计数法测定脐带间质干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醋酸铅对脐带间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用ALP组织染色分析成骨诱导的变化,并用RT-PCR和定量PCR分析醋酸铅作用前后的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脐带间质干细胞活力随醋酸铅浓度的升高而受抑,60μmol/L的醋酸铅可引起脐带间质干细胞凋亡率增加;成骨诱导分化后ALP表达率下降,TPO、SCF和VEGF等细胞因子表达也有所下降。因此,醋酸铅可以抑制脐带间质干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影响其多向分化潜能。
孙晓春吴乐乐谢岩朱伟陈巧林许文荣
关键词:脐带间质干细胞醋酸铅生物学特性
“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法建立人胃癌组织块裸鼠胃癌原位移植模型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采用"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法建立人胃癌组织块裸鼠胃癌原位移植模型,为研究胃癌的发病机制及实验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以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反复接种传代于BALB/C裸鼠皮下形成的皮下移植瘤组织块为材料,采用"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法将其粘贴于裸鼠胃壁,观察原位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移植成功率及转移情况。结果:"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法人胃癌组织块原位移植成功率为100%,局部淋巴结转移率为100%,肝脏及其他脏器转移发生率为83%,腹腔积液形成率为50%。结论:"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法能成功地建立人胃癌组织块裸鼠原位移植模型,并能很好地重现胃癌患者的临床转移过程,可为胃癌的临床研究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实验模型。
黄玲朱伟许晓蒙钱晖许文荣
关键词:原位移植裸鼠
间质干细胞与肿瘤转移
2011年
间质干细胞(MSC)能够向炎症和肿瘤部位趋化,参与肿瘤微环境的组成,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起重要作用。对间质干细胞在肿瘤生长与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将为肿瘤发生及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李雅红朱伟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肿瘤转移
地佐辛不同用药方式对剖宫产术患者麻醉后寒战的预防效果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地佐辛不同用药方式对剖宫产术患者寒战的预防效果。方法:将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3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产妇分成A、B、C三组各45例。麻醉且胎儿取出后,预处理:A组给予3m L的生理盐水静注;B组给予地佐辛静注,剂量为0.1mg/kg;C组给予地佐辛肌注,剂量为0.1mg/kg。再给予寒战预防处理:A组静注0.1mg/kg的地佐辛,B、C两组分别给予0.05mg/kg的地佐辛静注。对比各组麻醉后的寒战反应情况,产妇的Ramsay镇静评分,以及围术期的相关指标(BMP、HR、RR)。结果:B组寒战反应发生率为11.11%,显著低于A组的51.11%及C组的28.89%,C组寒战反应发生率亦显著低于A组,B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A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术前及术后的MBP、HR及RR的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术中的HR及RR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地佐辛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术患者寒战,但静脉注射的预防效果更佳,值得临床重视。
张爱萍潘春英许旭东
关键词:地佐辛不同用药方式寒战
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检测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6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浆标本,以60例体检健康者作健康对照,ELISA法测定血浆中BMP7水平。结果 56例结直肠癌患者中,35例术前血浆BMP7平均含量为115.2 pg/mL,升高率为62.5%;6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中未检测到BMP7升高率异常。两组间血浆BMP7升高率有显著性差异(χ2=37.5,P<0.01)。检出BMP7异常的35例结直肠癌患者,有14例同时进行了血浆CEA检测,其中6例(42.9%)高于正常参考值。而在21例BMP7正常的结直肠癌患者中,7例标本CEA检测均在正常值范围。结论 BMP7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其升高率明显高于CEA,敏感性为62.5,特异性为100%,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的辅助指标。
张庆玲陶洋蒋茜彭秀娟徐会涛钱晖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7结直肠癌ELIS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