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C820003)
- 作品数:9 被引量:118H指数:6
- 相关作者:王小钢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义务本位论、权利本位论和环境公共利益——以乌托邦现实主义为视角被引量:39
- 2010年
- 当下环境法学的"义务本位论"和"权利本位论"分别体现了政府和公民的"单方面愿景",而这两种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环境公共利益。在乌托邦现实主义视角中,环境公共利益既是一种来源于社会事实的"共同愿景",也是一种立基于哲学反思的共同善。环境法是维护和增进环境公共利益的法律部门。以环境公共利益为内容的环境权利涵盖个体权利和集体权利两种形态。环境义务来源于、服务于并且从属于环境权利。
- 王小钢
- 关键词:义务本位权利本位环境公共利益环境权利
- 托依布纳反身法理论述评被引量:21
- 2010年
- 反身法是回应由不断增长的功能分化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的一种方式,它试图在法律的自我限制的基础上处理法律系统自主性和其他社会子系统自主性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反身法的任务是通过对法律子系统施加内在限制来解决功能与运作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反身法旨在培养那些系统化地推进其他社会子系统内反身结构发展的机制。托依布纳的法律演化是偶然的,并不依靠任何神秘的规范性的演化逻辑。反身法理论中的反身性不同于贝克和吉登斯第二现代性意义上的反省性。托依布纳反身法理论既具有经验分析的面向,也具有规范评价的面向。
- 王小钢
- 关键词:法律理性程序主义
- 从行政权力本位到公共利益理念——中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理念更新被引量:13
- 2010年
- 我国当前环境法律制度以行政权力为本位,缺乏清晰的生态社会愿景和法律理想图景,轻视公众的社会理性和合作本能。环境公共利益是所有社会主体共同创造并仅由自然人成员享受的一种共同善。环境公共利益具有创造主体的共同性、受益主体的普惠性和自然人独立享受性的特征。公民和政府都是环境公共利益的代表。因此,我们应当根据环境公共利益理念更新我国的环境法律制度。
- 王小钢
- 关键词:环境法律制度行政权力环境公共利益共同善
- 透视环境基本法中的公益诉讼被引量:2
- 2010年
- 由于政府环境执法能力的有限性,公民、检察院和环保民间组织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可以构成政府环境执法的支持力量和有益补充。为了全面应对环境保护领域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立法者应当在环境基本法中建构针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与政府懈怠和不作为的公益诉讼条款。这样一来,在环境基本法中引入公益诉讼条款,一方面可以回应市场失灵和外部性问题,预防和制止市场主体污染和破坏环境;
- 王小钢
-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政府失灵执法能力环境执法民间组织
-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适用及其限制——《哥本哈根协议》和中国气候变化法律与政策被引量:18
- 2010年
- 在减缓承诺、资金机制与衡量、报告和核实等三个方面,《哥本哈根协议》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但在强化"共同责任"的同时弱化了"区别责任"。"共同责任"来源于"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和"人类共同关切事项"概念。"区别责任"来源于发达国家的巨额排放和能力优势。"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适用受到"生态空间的再分配"目标的支持,然而可能受到"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目标的限制。因此,我国应当形成和发展不损害人类共同环境利益并且促使中国人能够过"善的生活"的气候变化法律与政策。
- 王小钢
- 关键词:气候变化哥本哈根协议
- 渭河流域水污染补偿实施方案的功能剖析被引量:2
- 2010年
- 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依次流经宝鸡、咸阳、西安和渭南四市。两岸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给渭河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改善渭河流域水环境质量,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09年12月10日向西安、宝鸡、
- 王小钢
- 关键词:渭河流域流域水污染城镇化进程水环境质量环境污染政府办公
- 中国环境法律演化的可能路向——以西方法律演化理论为概念工具被引量:3
- 2008年
- 西方转型社会时期形成了昂格尔的法律类型理论、诺内特和塞尔兹尼克的法律演化理论、哈贝马斯的法律范式理论以及托依布纳的反身型法理论。全球结构之中的中国转型社会意味着,重构上述西方法律演化理论进而据此分析和透视中国环境法律演化的前景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本文以西方法律演化理论为概念工具,试图勾勒中国环境法律演化众多方向中的一条可能路向——程序技术法律模式。
- 王小钢
- 关键词:环境法律
- 中国环境公益诉讼条款的立法意图——兼论人民法院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和权限被引量:11
- 2008年
- 从对1970年美国公民诉讼立法辩论和当下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立法争论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当前紧迫的任务之一是确立某部环境单行法上环境公益诉讼条款的具体立法意图。环境公益诉讼旨在减少对环境本身的损害,而不是赔偿对受害者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环境公益诉讼的第一审审判机关应为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在环境公益诉讼中既要拓展严格审查的角色,又要恪守职能限制。
- 王小钢
- 关键词:公益诉讼公民诉讼环境权立法意图
-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解读——对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冷静观察被引量:12
- 2010年
-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中最大的立场之争可能是关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政治辩论。"给不平等者以不平等"和"给平等者以平等"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哲学基础。历史责任、矫正正义和"与能力有关的责任"体现了"给不平等者以不平等"的理念。人均排放权和平等参与权则体现了"给平等者以平等"的理念。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视域中,不是中国,而是丹麦和美国劫持了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从中国的立场看,国际社会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之后理应在"给不平等者以不平等"和"给平等者以平等"理念基础上坚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首先,国际社会应将历史累积排放量和人均GDP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参考标准。其次,鉴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律令和后代人的正当需要,国际社会应将人均累积排放量和人均排放量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参考标准。最后,国际社会必须按照平等参与原则开展将来的国际谈判。
- 王小钢
- 关键词:气候变化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