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农业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项目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宁伟赵鑫张建李天来吴杰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蒲公英
  • 5篇花粉
  • 5篇核型
  • 4篇母细胞
  • 4篇花粉母细胞
  • 4篇核型分析
  • 3篇减数
  • 3篇减数分裂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细胞
  • 2篇光合特性
  • 2篇倍体
  • 2篇TARAXA...
  • 1篇雄配子
  • 1篇叶绿
  • 1篇叶绿体
  • 1篇叶绿体超微结...
  • 1篇遗传学
  • 1篇异源

机构

  • 8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长江大学

作者

  • 9篇宁伟
  • 7篇赵鑫
  • 6篇张建
  • 2篇吴杰
  • 2篇李天来
  • 1篇邢艳萍
  • 1篇张晓嘉
  • 1篇马铭
  • 1篇孙俊坤
  • 1篇陈倩倩
  • 1篇陈倩倩
  • 1篇郑义
  • 1篇郭小娇

传媒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朝鲜蒲公英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2013年
为从细胞水平探明朝鲜蒲公英花粉败育的原因,通过卡宝品红染色和石蜡切片法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及雄配子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大量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断片、染色体分离不同步以及不均等分裂等异常情况,染色体行为异常导致四分体时期出现二分体、三分体、含微核的异常四分体以及多分体等现象;朝鲜蒲公英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存在多核的异常花粉粒。综合分析,认为朝鲜蒲公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和雄配子的生殖核异常发育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
张建赵鑫陈倩倩宁伟
关键词:花粉母细胞微核雄配子
东北蒲公英核型分析与减数分裂的细胞遗传学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对东北蒲公英(Taraxacum.ohwianum Kitam.)染色体的核型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蒲公英染色体为二倍体,染色体数2n=16,核型公式K(2n)=2x=16=10 m+6 sm,属于2A型,并观察到有随体存在。东北蒲公英的造孢细胞存在大量染色体的特殊情况可能是花粉母细胞的一种独特形成途径。此外在终变期只观察到单价体,在中后期Ⅱ染色体拉向两极不明显,这与在高等植物中描述的减数分裂行为并不完全一致。东北蒲公英四分体为非连续型胞质分离,产生了均匀一致的小孢子。
张建宁伟
关键词:核型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朝鲜蒲公英的核型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朝鲜蒲公英根尖染色体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朝鲜蒲公英为异源四倍体,染色体32条,核型公式为2n=3x+x'=(24m)+(3m+3sm+1st+1M)。染色体组A由3对同源染色体组成,全部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组B无配对染色体,2'号、3'号、8'号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号、6'号、7'号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5'号为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4号为正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核型类型为2B,染色体组B为进化类型。
张建赵鑫宁伟
关键词:蒲公英染色体核型分析
斑叶蒲公英的核型分析和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根尖压片法确定斑叶蒲公英的染色体数目,通过分析斑叶蒲公英核型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以确定其倍性水平。结果表明:(1)斑叶蒲公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32条,核型公式为2n=3x+x′=32=(18m+6sm)+(3m+4sm+1T),属于2A型。(2)斑叶蒲公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胞质分裂,四分体的排列方式以正四面体型居多,十字交叉型偏少,偶见左右对称型。(3)前期Ι染色体的构型复杂,中期Ι和中期Ⅱ有赤道板外染色体;后期Ι和后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及断片;后期Ⅱ和末期Ⅱ还出现染色体分离不同步及不均等分裂的现象;四分体时期出现二分体、三分体、含微核的异常四分体及多分体等异常现象。(4)对其花粉进行离体萌发试验,花粉萌发率只有26.3%,说明斑叶蒲公英是异源四倍体,32条染色体不均等的减数分裂异常,造成花粉活性较低。
张建陈倩倩赵鑫宁伟
关键词:核型减数分裂四倍体
东北地区7种蒲公英核型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确定7种蒲公英Taraxacum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倍性、类型及核型公式等特征。方法:采用常规压片法对东北地区7种蒲公英进行核型研究。结果:间期核均为复杂染色中心型,前期染色体属于中间型。体细胞染色体在种间和种内呈现多倍性(2~4x),大多种以三倍体为主。首次确定了东北蒲公英T.ohwianum为2n=2x=16;斑叶蒲公英T.variegatum为2n=4x=32。其余5种蒲公英均为2n=3x=24。蒲公英核型呈现多样性,由中部和近中部染色体及随体组成。染色体绝对长度为3.74~27.68μ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68%~64.02%;核型类型较广泛存在"1A","2A","2B"型,确定东北蒲公英和斑叶蒲公英为较进化核型类型及遗传方式。结论:细胞学核型分析结果可将蒲公英相近种属进行归并,即将丹东蒲公英T.antungense与卷苞蒲公英T.urbanum建议将其归并,此结果与《中国植物志》分类结果一致。该文系统报道了东北地区7种蒲公英细胞学核型特征,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蒲公英属药用植物资源及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细胞学理论基础。
宁伟吴杰赵婷赵鑫李天来
关键词:蒲公英染色体核型
不同浓度Ca(NO_3)_2对两种蒲公英(Taraxacum)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2013年
通过对营养生长阶段不同时期叶片中硝酸盐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产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测量分析,挑选出适合水培的蒲公英资源,并摸索出蒲公英水培营养液配方中硝酸钙的最适配比及采收时间。利用不同浓度Ca(NO3)2的营养液在水培条件下对丹东蒲公英(Taraxacum antungense)和亚洲蒲公英(T.asiaticum)进行栽培管理。丹东蒲公英和亚洲蒲公英水培营养液中硝酸钙的最适浓度为656μg·g-1。结果表明,丹东蒲公英相比亚洲蒲公英更适合水培;从4月中旬开始利用水培两种蒲公英,在6月中下旬采收产量与安全性最佳。
郭小娇郑义张建孙俊坤宁伟
关键词:蒲公英硝酸盐积累光合特性水培
东北地区5种蒲公英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光合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该文采用JEM-100CX II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东北地区5种蒲公英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其进行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特性进行比较。叶绿体超微结构,5种蒲公英中叶绿体较大,基粒片层较多、类囊体规则、无淀粉粒等叶绿体特征决定植株光合作用较强。5种蒲公英Pn日变化为"双峰型"曲线,气孔限制是光合"午休"的主要调节因素。其中蒙古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Pn,Gs,Ci含量均最高,亚洲蒲公英T.asiaticum均最低。5种蒲公英Pn与Gs,Ci间呈正比例关系,Pn与Tr间呈反比例关系。另外Pn与其Chla,Chlb呈正相关,且与Chlb的关系较大。论证了蒙古蒲公英光合效率最高,是高光合速率蒲公英种,为蒲公英属资源评价与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宁伟吴杰赵婷赵鑫李天来
关键词:蒲公英光合特性叶绿体
长春蒲公英核型分析与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根尖压片法确定长春蒲公英染色体数目,经分析长春蒲公英核型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确定其倍性。结果表明,长春蒲公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4条,核型公式为2n=2x+x’=24=(8m+6sm+2M)+(5m+3sm),属于2B型。长春蒲公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属于同时型胞质分裂,四分体排列方式以十字交叉型居多。后期Ⅰ减数分裂异常,出现落后染色体,导致四分体存在二分体、三分体、四分体以及多分体等类型,并存在微核现象。结果表明长春蒲公英为异源三倍体,进行不均等的减数分裂。
张建邢艳萍赵鑫宁伟
关键词:核型减数分裂异源三倍体
3种生殖方式蒲公英花粉活力和柱头形态及可授性对比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离体萌发法、电镜扫描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对有性生殖的东北蒲公英、专性无融合生殖的丹东蒲公英和兼性无融合生殖的蒙古蒲公英花粉活力、柱头表面形态及可授性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显示:(1)3种蒲公英柱头均为干柱头,单细胞乳突,属于原始进化类型,都存在雌雄异熟和雌雄异位花部特征;东北蒲公英乳突饱满、紧密,蒙古蒲公英次之,丹东蒲公英干瘪、稀少。(2)东北蒲公英和丹东蒲公英柱头呈Y状时期花粉萌发率最高,分别为67.3%和19.8%,蒙古蒲公英柱头呈棒状时期萌发率最高,为23.3%。(3)3种蒲公英随着开花进行,柱头可授性增加,并且柱头在大Y状时期3种蒲公英为最佳授粉期,可授性柱头占样本柱头的比率分别是98.7%(东北蒲公英)、84.0%(蒙古蒲公英)、21.3%(丹东蒲公英)。研究表明,有性生殖蒲公英与无融合生殖蒲公英在花粉萌发力、柱头可授性和乳突上产生明显差别,为蒲公英在长期进化中性器官能量再分配提供证据。
张晓嘉宁伟马铭赵鑫
关键词:蒲公英柱头生殖方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