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A2007718)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栋李声伟田卫东刘小红王秀敏更多>>
- 相关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38例,采用关节上腔注射方法,注入透明质酸钠,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指导。结果36例患者张口度明显改善,仅有2例效果不理想,有效率95%。结论颞下颌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能有效治疗颞下颌关节病出现的临床症状,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的有效手段。
- 张丽君王栋肖巧羡
- 关键词:透明质酸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护理
-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动物模型的构建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建立能够很好地反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s osteoarthritis,TMJOA)的发病情况并为治疗打下良好基础的动物模型。方法选择37只新西兰白兔,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通过颞下颌关节(TMJ)内注射Ⅱ型胶原酶来诱导兔产生TMJOA,并动态全程观察4、8、12、16、20、24周兔颞下颌关节大体和组织病理学的发生、发展过程。结果随时间的延长,病变先是表现为逐渐加重,以后出现缓解趋势,实验组中均于4周后出现较明显的骨关节病损,其中12周组达到病变高峰,20、24周组出现局部修复现象。结论胶原酶注射后的兔颞下颌关节大体和组织病理学改变与人TMJOA的基本病理改变一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和相似性,成功地构建了一种TMJOA的动物模型。
- 王栋田卫东李声伟刘小红王秀敏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动物模型
- 颞下颌关节腔内基因转染的生物安全性实验研究
- 2008年
- 目的研究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hIL-1Ra)基因在颞下颌关节腔内基因转染后对全身其它脏器的影响。方法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第一、二、三组颞下颌关节腔内连续3次间隔24h注射生理盐水,第一组的生理盐水内含50μL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100μgpcDNA3.1-hIL-1Ra基因的质粒,第二组的生理盐水内含100μL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200μgpcDNA3.1-hIL-1Ra基因的质粒,第三组的生理盐水内含50μL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100μgpcDNA3.1的质粒,第四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注射完4周后处死所有动物。各组兔获取颞下颌关节、心、肝、脾、肺、肾、胰标本。首先行大体观察有无变化,接着取部分关节和脏器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来检测是否有hIL-1Ra基因的表达,最后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各组大体观未见异常,经RT-PCR法证实第一、二组颞下颌关节组织有hIL-1Ra基因的表达,而第三、四组颞下颌关节组织及各组其它脏器均无hIL-1Ra基因的表达,各组脏器标本无明显组织病理变化。结论阳离子脂质体介导hIL-1Ra基因进行兔颞下颌关节腔内基因转染,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 王栋田卫东李声伟刘磊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基因转染生物安全性
- 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动物模型超微结构的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反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s Osteoarthritis,TMJOA)的超微结构变化,为该病的诊断和基因治疗打下良好基础。方法:选择35只新西兰白兔,分为实验组和健康对照组,通过TMJ内注射Ⅱ型胶原酶来诱导兔产生TMJOA,通过扫描电镜动态全程观察4、8、12、16、20、24w兔颞下颌关节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随时间的延长,病变先是表现为逐渐加重,以后出现缓解趋势,实验组中均于4w后出现较明显的骨关节病损,其中12w组达到病变高峰,20、24w组出现局部修复现象。结论: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模型超微结构改变,与人TMJOA的基本病理改变十分一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和相似性。
- 王栋田卫东李声伟刘小红王秀敏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动物模型超微结构
- hIL-1Ra基因体内转染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模型的免疫组化研究
- 2008年
- 目的研究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hIL-1Ra)基因转染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MJOA)动物模型后,颞下颌关节腔内hIL-1Ra蛋白的表达和定位。方法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只兔右侧颞下颌关节腔注射Ⅱ型胶原酶诱发骨关节病。4周后第一组和第二组动物连续3次每隔24h向右侧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第一组生理盐水中含100μL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200μgpcDNA3.1-hIL-1Ra基因的质粒;第二组生理盐水中含100μL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200μgpcDNA3.1的质粒;第三组不作处理。最后一次注射后4周处死动物,切取右侧颞下颌关节的关节盘、滑膜、髁状突,用免疫组化方法行hIL-1Ra蛋白表达和定位的观察。结果免疫组化研究发现第一组颞下颌关节的关节软骨、软骨下骨和滑膜细胞的胞浆内有棕色颗粒,表明存在hIL-1Ra蛋白。第二组和第三组未查见该蛋白。结论外源性hIL-1Ra基因能够在兔髁状突软骨和滑膜细胞甚至软骨下骨内正确翻译,表达的蛋白产物可与抗hIL-1Ra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免疫活性。
- 王栋田卫东李声伟刘磊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免疫组织化学
- hIL-1Ra基因体内转染治疗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人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human Interleukin 1 Receptor Antagonist,hIL-1Ra)基因在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s Osteoarthritis,TMJOA)前后的形态学变化。方法: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只兔右侧颞颌关节腔注射Ⅱ型胶原酶诱发骨关节病。4周后第1组不接受治疗,第2组右侧颞颌关节腔内连续3次间隔24h注射生理盐水内含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pcDNA3.1质粒,第3组注射生理盐水内含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100μg hIL-1Ra基性因的质粒,第4组注射生理盐水内含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200μg hIL-1Ra基因的质粒。注射后4周处死动物,切取右侧颞颌关节的关节盘、滑膜、髁状突通过大体观、组织病理观察TMJOA是否有改善。结果:第3、4组髁状突标本大体观结构基本正常,表面较光滑,关节盘形态正常未见穿孔。组织病理学发现第3及第4组中关节软骨和滑膜的病损均得到改善,对照组和空白组大体观、组织病理均未得到改善。结论:含hIL-1Ra基因的质粒经阳离子脂质体包裹后直接注射兔颞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关节腔后骨关节病有明显改善。治疗效果与质粒DNA的量呈剂量依赖性。
- 王栋田卫东李声伟刘小红王秀敏
-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基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