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2005C03)

作品数:23 被引量:159H指数:9
相关作者:郑跃杰邓继岿赵瑞珍陈乾刘萍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广州市儿童医院无锡市克隆遗传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儿童
  • 8篇杆菌
  • 7篇耐药
  • 6篇肺炎
  • 5篇患儿
  • 5篇不动杆菌
  • 4篇社区获得性
  • 4篇社区获得性肺...
  • 4篇获得性
  • 4篇获得性肺炎
  • 4篇鲍曼不动杆菌
  • 3篇诊治
  • 3篇哮喘
  • 3篇耐药基因
  • 3篇耐药性
  • 3篇抗菌
  • 3篇基因
  • 2篇体外
  • 2篇体外抗菌
  • 2篇内酰胺酶

机构

  • 22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无锡市克隆遗...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19篇郑跃杰
  • 12篇赵瑞珍
  • 12篇邓继岿
  • 9篇陈乾
  • 5篇刘萍
  • 4篇王红梅
  • 3篇王和平
  • 3篇袁雄伟
  • 3篇李成荣
  • 3篇李兰
  • 2篇马翔宇
  • 2篇马卓娅
  • 1篇白大明
  • 1篇谭卫群
  • 1篇林飞飞
  • 1篇贺扬宇
  • 1篇马东礼
  • 1篇梁振江
  • 1篇邓秋莲
  • 1篇马红玲

传媒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科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表达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从儿科肺炎患者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和常见的7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特征。方法56株鲍曼不动杆菌(AB)收集自2006年分离的儿科临床肺炎患儿的深部痰培养标本,均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GNI和GNS卡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结果检测的56株鲍曼不动杆菌菌有8株呈多重耐药性,阳性率14.29%,8株多重耐药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和庆大霉素均耐药,其余菌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均敏感,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率14.29%。除呋喃妥因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和头孢曲松外其它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15%以下。7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中检出2株aac(3)-Ⅱ(3.57%),2株aac(6')-Ⅰb(3.57%),4株aac(6')-Ⅱ(7.14%),6株ant(3″)-Ⅰ(10.71%);aac(3)-Ⅰ、ant(2″)-Ⅰ和aac(6')-Ⅰad均阴性。对3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均检出了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论(1)儿科患者虽然极少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但由于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可借助于整合子、转座子和质粒等在同种和异种细菌间传播,使其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2)鲍曼不动杆菌儿科患者分离株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与aac(3)-Ⅱ、aac(6')-Ⅰb、aac(6')-Ⅱ和ant(3″)-Ⅰ四种基因有关。不同地区细菌的修饰酶基因有很大差异,而儿童与成人患者亦有不同,因此要重视儿科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研究。
赵瑞珍郑跃杰陈乾邓继岿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儿科患者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
深圳地区CAP患儿流感嗜血杆菌对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儿童流感嗜血杆菌(Hi)对7种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产酶率以及感染患儿的年龄分布情况,以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E-test法测定从患儿的深部吸痰标本分离的嗜血杆菌72株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头孢硝噻吩(Nitrocefin)棒测定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结果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为25%,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22.22%,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克罗、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为0,对氧氟沙星、阿齐霉素的耐药率均为2.78%。氨苄西林的MIC90为24 mg/L,要远远高于其他抗生素。结论深圳地区Hi的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都较高,其作为首选药物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提醒临床医生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赵瑞珍郑跃杰马东礼邓继岿王红梅孙丽芳
关键词: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抗菌活性
儿童咽喉反流的特点及诊治初探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研究儿童咽喉反流的临床表现特点,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声嘶、咳嗽等具有3个月以上病史的患儿62例,进行反流症状指数量表检查、反流检查评分、食管24h pH监测,对其中2项以上阳性结果的患儿给予诊断性治疗,诊断性治疗有效患儿继续系统治疗。结果:62例患儿均进行RSI和RFS评分,RSI阳性57例,阳性率91.94%,症状发生频率依次为声嘶90.32%,痰多或鼻涕倒流77.42%,吞咽困难74.19%,上腹或胸部烧灼感72.58%,清嗓64.52%,咳嗽56.45%,呼吸困难51.61%,咽异物感48.39%;RFS阳性49例,阳性率79.03%,依次表现为杓会厌襞内侧红斑100%,声带水肿75.81%,弥漫性喉水肿50.00%,后连合肥厚33.87%,声门下水肿0.49%,未见肉芽肿。食管24hpH监测52例,阳性16例(30.76%),均表现为直立位反流次数明显多于卧位及餐时和餐后。诊断性治疗62例,有效53例,阳性率85.48%;42例治疗时间为1~2个月,11例≥3个月。结论:儿童咽喉反流症状表现多样、不典型;反流症状指数量表检查结合反流检查评分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治疗上需提醒患者注意日常饮食和进行抗酸治疗。
李兰赵宇马翔宇张德伦吴泽斌陈珊
关键词:儿童咽喉反流
先天性喉畸形11例的临床诊治被引量:2
2007年
喉是呼吸要道,严重的先天性喉畸形患儿几乎没有生存时机,多在生后不久死亡,轻型因症状复杂多样,临床上误诊误治较为多见。现介绍我院发现的11例先天性喉畸形,引起同行关注。
李兰贺扬宇马翔宇
关键词:临床诊治先天性畸形患儿误诊误治
特应性皮炎婴幼儿IgE介导食物过敏的随访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及其转归。方法对86例深圳地区特应性皮炎患儿进行混合食物组过敏原筛查(fx5E)检测,阳性者进一步检测6种常见食物(鸡蛋白、牛奶、鱼、小麦、花生、大豆)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对sIgE阳性患儿建议采取过敏食物回避措施,随访6个月和2年。结果 86例患儿中,36例(42%)有IgE介导的食物过敏,牛奶和(或)鸡蛋白为主要过敏原,分别占70%和64%。31例患儿完成了2年随访,食物sIgE检测为1级的13例患儿目前均无过敏症状;13例2级患儿再次进食过敏食物,仍有5例出现症状;7例3级以上过敏患儿,目前再次进食过敏食物,均出现症状。结论 IgE介导的食物过敏是引起婴幼儿特应性皮炎的重要原因,牛奶和(或)鸡蛋白是主要的过敏食物。回避过敏食物可以明显缓解症状,轻度过敏者症状随年龄增长可以消失,过敏程度越高,再次接触过敏食物出现症状的可能性越大。
王和平刘萍郑跃杰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婴幼儿食物过敏
深圳市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病原学及其耐药性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研究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细菌病原学及其耐药性特征,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6年2月至2007年3月1年期间住院的5岁及5岁以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进行深部呼吸道吸引物细菌培养,并且检测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1441例病人中,722例检出细菌共761株,分离阳性率为50.1%,分离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70株(22.3%)、大肠埃希菌130株(17.1%)、肺炎链球菌89株(11.7%)、金黄色葡萄球菌63株(8.3%)及流感和副流感嗜血杆菌60株(7.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15.9%;对青霉素不敏感的肺炎链球菌(包括PISP和PRSP)检出率为84.3%;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粘质沙雷菌和阴沟肠杆菌产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31.2%、46.2%、94.8%和16.8%;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36%和40%;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复合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7%和13.2%。结论在深圳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分离菌中,革兰阴性菌明显多于革兰阳性菌,分离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流感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为严重。
侯丽影郑跃杰邓继岿赵瑞珍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
深圳市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流感嗜血杆菌b型感染状况及耐药基因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流感嗜血杆菌(Hi)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最主要的致病菌之一,也是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及败血症的常见病因。Hi可分为6个血清型,其中b型(Hib)在感染性疾病中占97.8%。目前,在世界各地均不同程度出现了对曾经取得良好的疗效并作为治疗Hi感染首选药物——氨苄西林的耐药性,由于各地区抗生素使用情况的不同,耐药发展也不同,
赵瑞珍郑跃杰邓继岿陈乾王红梅
关键词:儿童耐药基因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对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及体外抗菌活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最小抑菌浓度(MIC)应用微量琼脂稀释法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采用双纸片扩散法。结果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深部痰标本1029例分离出的G杆菌中,分离率位于前5位的菌为肺炎克雷伯菌172株、大肠埃希菌163株、鲍曼不动杆菌71株、黏质沙雷菌70株,铜绿假单胞菌45株。15种抗菌药物对此5种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活性中,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黏质沙雷菌100.00%敏感,MIC50和MIC90均为4ug/ml。对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为80.00%以上,MIC50和MIC90为4μg/ml和16μ/ml;β内酰胺类药物包括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都相对较高,尤其第三代头孢曲松对黏质沙雷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分别高达92.86%和100.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5种G-杆菌的敏感率都较高,在80.00%~100.00%之间;其余抗生素在儿童应用很少,但也有一定的耐药性。主要产ESBLs的菌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ESBLs的发生率分别为42.44%和53.99%。结论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标本中分离的各种G杆菌的耐药性均不尽相同,对本地区常见细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赵瑞珍郑跃杰邓继岿王红梅陈乾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革兰阴性杆菌体外抗菌活性
深圳地区80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人类偏肺病毒的检测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人类偏肺病毒(hMPV)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致病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8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采用多重PCR扩增结合多功能流式点阵仪检测hMPV的F基因,阳性病例同时用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hMPV的核蛋白基因、N基因和L基因,并分析hMPV阳性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多重PCR扩增结合多功能流式点阵仪检测出hMPV 2例,其阳性率为2.5%(2/80),并经单RT-PCR证实。其他常见呼吸道RNA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8例,副流感病毒(PIV)6例,鼻病毒(RhV)3例,柯萨奇及埃可病毒(CVEV)3例,流感病毒A(IFVA)4例。2例hMPV阳性患者临床过程一般。结论深圳地区儿童下呼吸道中存在有人类偏肺病毒的感染,临床上无明显特殊表现。
邓继岿罗宏英郑跃杰袁雄伟陆学东高璐
关键词:人类偏肺病毒下呼吸道感染儿童
总免疫球蛋白E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在儿童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分布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儿童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SIgE)在各年龄分布及其与总IgE(TIgE)的关系。方法采用Pharmacia UniCAP100E荧光酶联免疫检测系统,对209例哮喘、过敏性鼻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等患儿,进行9项SIgE检测,包括fx5E(鸡蛋白、牛奶、鱼、小麦、花生、黄豆),hx2(屋尘、户尘螨、粉尘螨、蟑螂),ex1(猫、马、奶牛、狗毛发皮屑),mx1(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f23(蟹),f14(虾),w14(苋科),T21(白千层),i8(蛾子)。并对其中132例同时进行TIgE检测。结果1.患儿3~14岁组SIgE检出率为72.81%,明显高于40 d^3岁组(57.89%)。2.患儿40 d^3岁组以食物多价fx5E最高,为81.8%,其他依次为hx2(32.73%)、ex1(16.36%)等;而3~14岁组以hx2最高,为78.31%,其他依次为fx5E(48.19%)i、8(24.10%)、w14(24.10%)f、24(15.66%)、ex1(15.66%)等。3.SIgE和TIgE检测结果有明显相关,但两者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如以SIgE阳性和(或)TIgE阳性合并统计,患儿IgE阳性检出率为83.33%。结论1.患儿40 d^3岁组SIgE和TIgE的检出率低可能与婴幼儿哮喘等喘息性疾病中感染因素及先天性呼吸道畸形所占比例相对较多有关。2.患儿40 d^3岁婴幼儿最常见的变应原为食物性fx5E,其次为室内吸入性hx2和ex1。而3岁以上儿童则以室内吸入性变应原hx2为主,其次为食物性fx5E,i8、w14f、24、ex1也较婴幼儿多见。3.SIgE联合TIgE检测能够提高检出率,更有效地诊断儿童呼吸道变态反应疾病。
郑跃杰刘萍袁雄伟李成荣
关键词:总免疫球蛋白E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儿童哮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