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601013)

作品数:51 被引量:927H指数:18
相关作者:陈开宁范成新刘剑彤方涛包先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3篇太湖
  • 9篇疏浚
  • 9篇沉积物
  • 8篇底泥
  • 8篇
  • 6篇营养化
  • 6篇富营养化
  • 5篇污染
  • 5篇湖泊
  • 5篇沉水
  • 5篇沉水植物
  • 4篇水体
  • 4篇微生物
  • 4篇环保疏浚
  • 4篇
  • 3篇氮磷
  • 3篇疏浚底泥
  • 3篇水华
  • 3篇菹草
  • 3篇微囊藻

机构

  • 29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环境科学...
  • 6篇华中师范大学
  • 4篇河海大学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玉溪师范学院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江苏省太湖渔...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8篇陈开宁
  • 5篇范成新
  • 5篇方涛
  • 5篇刘剑彤
  • 4篇包先明
  • 4篇李敦海
  • 4篇杨万年
  • 3篇陈源高
  • 3篇年跃刚
  • 3篇肖月娥
  • 3篇朱伟
  • 3篇吴永红
  • 3篇刘永定
  • 3篇丁淑荃
  • 3篇孔志明
  • 3篇荆一凤
  • 3篇霍守亮
  • 3篇刘恩生
  • 3篇叶春
  • 2篇许晓明

传媒

  • 4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湖泊科学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岩土力学
  • 3篇生态环境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环境工程
  • 2篇土壤通报
  • 2篇水利渔业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植物生理学通...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净水技术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8
  • 11篇2007
  • 16篇2006
  • 11篇2005
  • 6篇2004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然水体中生物膜对水环境中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介绍了生物膜及其发育形成机理,生源要素磷与底泥、悬浮颗粒、藻类及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膜中微生物对生源要素磷循环的作用及其检测方法。通过对该领域近几年最新研究成果的总结,得出生物膜尤其是细菌对元素磷迁移转化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对今后研究重点作出展望,在考虑生物膜存在的条件下,深入研究沉积物、悬浮颗粒、藻类及细菌与磷循环的相互作用机制,将有助于弄清楚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的过程及机理。
付长营方涛邓南圣
关键词:生物膜^31PNRM
不同生态修复措施下太湖西五里湖沉积物氮磷形态的时空分布被引量:24
2007年
以太湖西五里湖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两年后,疏浚区、疏浚并水生植被重建示范区、退渔还湖区及对照区沉积物中氮、磷形态的季节变化及垂直分布特征,同时分析了各区上覆水的氮磷含量.结果表明: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对沉积物中氯磷形态分布及上覆水的氮磷含量影响显著.示范区和退渔还湖区水体中氮磷含量较低;沉积物中不同磷形态的垂直分布变化较复杂;疏浚基础上进行的水生植被重建对Lab-P、Al-P、Fe-P的吸收作用显著,对Ca-P、Org-P的影响较小;退渔还湖区沉积物磷形态以Ca-P、Org-P为主,Fe-P所占比例较低,与疏浚区不同.生态修复措施对沉积物中TN的影响较小;示范区NH_4^+-N含量在秋季突增,可能与植物残体形成的有机质的分解有关.疏浚区水体中氮磷含量与对照区差别不大,沉积物中TN的平均含量还略高于对照区,因此单一的疏浚措施对水环境改善的长期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而示范区水体及沉积物中的TN、TP含量均比较低,水生植被恢复较好,可见在减少外来污染的前提下,对湖区底泥进行疏浚并开展水生植被恢复工程应该是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
俞海桥方涛夏世斌敖鸿毅
关键词:生态修复沉积物太湖
污染湖泊疏浚底泥堆场的环境安全性评价被引量:4
2009年
在总结国内外湖泊疏浚污染底泥堆场工程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湖泊疏浚污染底泥堆场环境安全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堆场选址、建设和完工后运营(或封闭)几个阶段中涉及到的可能导致污染物外泄的因素进行评估,并建议了相应的防止措施和处理方法。
李涛
关键词:环保疏浚环境安全
环保疏浚底泥堆场污染物扩散防治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为了使相关污染物扩散防治技术实用化,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环保疏浚堆场污染物的扩散方式,从余水处理、堆场防渗、疏浚底泥的无害化处置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底泥堆场污染物扩散的防治技术.在太湖五里湖环保疏浚底泥堆场进行了生产性试验.堆场的防渗利用太湖周边广泛分布的黏土作为防渗材料,堆场周围 5个监测点的监测水质在疏浚前后基本没有变化,表明堆场黏土做防渗材料是可行的.向输泥管投加絮凝剂,在输泥管中快速混合,在堆场中反应、沉淀;向堆场出水投加絮凝剂,通过隔板混合池快速混合,折流反应池反应, 在沉淀池中沉淀,2种方式都保证了排放余水ρ(SS)<200 mg/L.
吕鑑霍守亮荆一凤程静张岩
关键词:环保疏浚污染物扩散底泥处理
不同水深条件下芦苇湿地对氮磷的去除研究被引量:22
2007年
研究了两种水深条件(2cm浅水位和15cm深水位)下芦苇湿地对模拟太湖水中氮磷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芦苇的存在明显地促进湿地脱氮除磷能力的发挥。湿地内反硝化过程为主要脱氮途径。芦苇对湿地反硝化过程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供有机碳源实现的。在相同进水水质和停留时间为24h的运行条件下,浅水位芦苇湿地与深水位芦苇湿地相比对氮磷的去除率更高,但后者对氮磷的去除速度更快。
张葆华吴德意叶春李艳青隋艳明孔海南
关键词:湿地芦苇水深
微囊藻毒素对沉水植物苦草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42
2004年
MC RR抑制大型沉水植物苦草 (Vallisnerianatans (Lour.)Hara .)的生长和发育。在 0 0 0 0 1— 10mg/L的浓度下 ,苦草种子的发芽、子叶生长、真叶的形成和生长、不定根的形成和生长以及根毛的生长都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当MC RR浓度≥ 0 .1mg/L时 ,处理第 30d ,MC RR对苦草鲜重和第一片真叶的生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 ,当MC RR浓度为 10mg/L时 。
尹黎燕黄家权李敦海胡智泉刘永定
关键词:苦草微囊藻毒素发育富营养化蓝藻水华
云南抚仙湖窑泥沟复合湿地的除氮效果被引量:32
2004年
为了延缓抚仙湖局部湖湾水体富营养化趋势,在北岸建设了净化面积1hm2.的复合人工湿地.综合利用生物氧化塘、水平潜流湿地和表面流湿地治理技术,对入湖河道窑泥沟污水中氮的去除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湿地系统的除氮效果十分明显,水力负荷年平均为437mm/d,氮负荷年平均为3.315 g/(m2·d),湿地系统氮滞留量年平均为1.91g/(m2·d).其中,通过植物吸收同化作用除氮量为0.142g/(m2·d),占总氮滞留量的7.5%左右.湿地系统对污水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氮(NOX-)、氨氮(NH4+)、有机氮(TON)和总氮(TN)的去除率年平均分别为62.7%、53.8%、62.4%和57.5%.在湿地系统各功能区中,表面流人工湿地除氮效果最佳,氮去除率年平均为39.4%,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均较强;生物净化塘除氮效果次之,氮去除率年平均为18.5%;潜流人工湿地氮去除率年平均为10.6%;沉淀池中氮去除率年平均只有3.6%.
陈源高李文朝李荫玺侯长定吴献花孔志明
关键词:除氮湿地系统有机氮
底泥疏浚对五里湖沉积物生物毒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为评价疏浚对太湖五里湖沉积物毒性的影响,采用淡水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和发光细菌试验法对疏浚前后太湖五里湖沉积物的生态毒性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疏浚后,尽管沉积物中Cu和Zn的总体含量降低至毒性效应低值(TEL/TEC)以下,Cr、Pb和Ni等重金属的总体含量降低至毒性效应最高值(PEL/PEC)以下,但沉积物提取液对发光菌的毒性却显著增加,且在疏浚后1个月时毒性最大,其EC25和EC50最小,分别仅为0.51%和9.16%。这表明,疏浚尽管可有效减少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物总体含量,但并不能完全消除沉积物的生态毒性风险;相反,还有可能导致其生态毒性的风险性进一步增加。
刘爱菊孔繁翔
关键词:沉积物发光菌
东太湖3种沉水植物群落区底泥种子库与幼苗库被引量:12
2008年
底泥种子库在沉水植物恢复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了东太湖3种优势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mtsL.)、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Miq)和做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tts)群落区的广义种子库和种子库采样区的幼苗库。2005年1月,在3种植物的优势群落区各随机采取泥样样方9个,25℃的培养箱内,光照周期L:D=12:12条件下,采用种子萌发法鉴定土壤种子库。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室内种子库在5个月内全部萌发完毕。3种沉水植物群落区的广义种子库大小分别为1003.33粒·m^-2,1446.67粒·m^-2和910粒·m^-2,优势利,植物的种子占相应区域种子库总量的97%以上。从种子库结构上看,苦草主要以无性繁殖为主,微齿眼子菜以有性繁殖为主,马来眼子菜则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同等重要。对比研究采样点区域植物群落当年植物幼苗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幼苗库在数量上要远小于其相应的种子库的规模,幼苗库植物种类要多于相应的种子库,生物多样性也较种子库高,幼苗库与种子库的相似系数在0.33-0.67。
叶春刘杰于海婵宋祥甫王博
关键词:东太湖沉水植物种子库幼苗库
沉水植物生长对沉积物间隙水中的氮磷分布及界面释放的影响被引量:38
2006年
采集未破坏沉积物结构的柱状沉积物样品,通过室内41 d的培养实验,研究了沉水植物生长过程对间隙水中NH_4^+-N和PO_4^(3-)-P的浓度的动态影响,分析了沉水植物生物量与沉积物中氮磷释放通量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随沉水植物生长和生物量增加,上部0-5 cm沉积物垂向各层间隙水中NH_4^+-N含量呈逐步降低,表现出沉积物-水界面氮的释放通量与沉水植物生物量存在负相关性;而间隙水PO_4^(3+)-P含量则随沉水植物生长呈单峰型变化,磷释放通量与生物量相关性不明显.初步反映沉水植物在沉积物的生长过程中对氮磷吸收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是不同的.
包先明陈开宁范成新
关键词:间隙水生物地球化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