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生猪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作品数:909 被引量:3,675H指数:24
相关作者:梅书棋彭先文孙华宋忠旭李良华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05篇期刊文章
  • 106篇会议论文
  • 37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36篇农业科学
  • 49篇经济管理
  • 39篇生物学
  • 2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医药卫生
  • 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26篇病毒
  • 101篇繁殖
  • 94篇基因
  • 92篇仔猪
  • 88篇母猪
  • 68篇免疫
  • 62篇精液
  • 59篇生猪
  • 52篇肉质
  • 52篇胴体
  • 51篇肉品
  • 50篇肉品质
  • 49篇猪场
  • 49篇猪繁殖
  • 49篇繁殖性
  • 47篇黑猪
  • 46篇断奶
  • 45篇腹泻
  • 40篇猪精液
  • 38篇断奶仔猪

机构

  • 115篇湖北省农业科...
  • 104篇东北农业大学
  • 90篇西北农林科技...
  • 77篇华中农业大学
  • 66篇重庆市畜牧科...
  • 63篇南京农业大学
  • 61篇四川省畜牧科...
  • 58篇山东省农业科...
  • 58篇广东省农业科...
  • 45篇四川农业大学
  • 40篇中国农业大学
  • 3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2篇江苏省农业科...
  • 27篇华南农业大学
  • 27篇中国农业科学...
  • 26篇中山大学
  • 22篇山东省畜禽疫...
  • 18篇重庆市种畜场
  • 17篇河南省农业科...
  • 16篇黑龙江省农业...

作者

  • 106篇梅书棋
  • 101篇彭先文
  • 74篇孙华
  • 71篇宋忠旭
  • 66篇单安山
  • 63篇李良华
  • 59篇杨公社
  • 53篇吕学斌
  • 48篇陈晓晖
  • 47篇杨雪梅
  • 47篇陶璇
  • 45篇梁艳
  • 44篇武英
  • 41篇顾以韧
  • 41篇董斌科
  • 40篇杨跃奎
  • 40篇郭建凤
  • 38篇曾凯
  • 35篇乔木
  • 35篇胡建宏

传媒

  • 119篇养猪
  • 80篇猪业科学
  • 70篇中国畜牧杂志
  • 61篇畜牧兽医学报
  • 38篇畜牧与兽医
  • 37篇动物营养学报
  • 29篇湖北农业科学
  • 29篇中国畜牧兽医
  • 26篇中国猪业
  • 25篇中国兽医科学
  • 24篇中国动物传染...
  • 23篇黑龙江畜牧兽...
  • 22篇家畜生态学报
  • 21篇养殖与饲料
  • 17篇中国预防兽医...
  • 16篇畜牧兽医杂志
  • 14篇广东畜牧兽医...
  • 14篇中国畜牧兽医...
  • 13篇畜禽业
  • 11篇中国兽医学报

年份

  • 52篇2023
  • 48篇2022
  • 65篇2021
  • 87篇2020
  • 118篇2019
  • 86篇2018
  • 85篇2017
  • 104篇2016
  • 102篇2015
  • 94篇2014
  • 47篇2013
  • 75篇2012
  • 40篇2011
  • 29篇2010
  • 1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4
9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乳酸菌发酵饲料对猪肉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猪肉是我国肉类消费的主体,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大众对肉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而氧化作为限制肉类产品质量和可接受性的因素,在调节肉类的颜色、味道和营养价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采取有效的营养调控,以使猪肉...
郝丽红
关键词:戊糖片球菌抗氧化发酵饲料肉品质
文献传递
类禽H1N1亚型与Pdm/09H1N1亚型猪流感重组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遗传进化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解猪流感病毒(SIV)的流行情况,本试验在2014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在广东省各地区采集猪的鼻拭子和肺脏病料,将样品处理之后进行鸡胚分离和RT-PCR检测,分离到1株SIV,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为H1N1亚型SIV,病毒HA,NA,M和NS基因片段属于类禽分支(EA),病毒PB2、PB1、PA和NP基因片段属于Pdm/09分支。HA基因序列同源性结果显示,核苷酸相似性为93.2%~99.1%,其中与A/swine/Jiangxi/3858/2011(H1N1)SIV同源性最高。抗原位点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毒株的抗原位点基本保守。本研究通对广东省各地区分离的SIV分析,为SIV的重组和变异趋势及公共卫生安全的防控提供依据。
秦锋蔡孟楷黄俊明方博卜德新罗永峰付新亮曹振鹏马俊张桂红
关键词:猪流感病毒遗传进化分析重组病毒抗原位点
伪狂犬病病毒gB和gE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获得了伪狂犬病病毒(PRV)超强毒株ZJ01的gB和gE重组蛋白,用其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克隆和间接ELISA筛选,获得了4株能稳定分泌抗PR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细胞培养上清的ELISA抗体效价在1∶1 600~1∶6 400之间,腹水抗体效价达1∶4×105;连续培养20代,抗体效价基本一致。抗gB单克隆抗体B1B6和B3D7属于IgG2b,抗gE单克隆抗体E1B11和E5C10属于IgG1,轻链均为κ型。Western-blot和IFA结果显示,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PRV流行毒株ZJ01、HZ、SD、NJ、LA发生特异性反应,B1B6和B3D7还能与PRV gE基因缺失疫苗毒株Bartha-K61发生反应,但E1B11和E5C10不能与Bartha-K61发生反应。
孙海凤顾真庆董静孙涛白娟姜平
关键词:伪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
饲粮中添加色氨酸对仔猪混群后行为及相关激素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色氨酸对仔猪混群后行为、相关激素水平和5-羟色胺受体2A(5-HT2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44头体重相近(8.00±0.25)kg的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即对照组、处理组Ⅰ和Ⅱ;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有8头猪。对照组饲喂色氨酸含量为0.21%的基础饲粮,处理组I和Ⅱ分别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1%和0.2%的色氨酸,饲喂28 d后混群,观察猪的争斗行为和日常行为,测定唾液皮质醇浓度、下丘脑5-羟色胺含量和5-HT2A基因表达量。【结果】混群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色氨酸的处理组仔猪争斗时间和争斗次数显著降低(P<0.05),趴卧行为显著提高(P<0.05),站立行为显著降低(P<0.05),采食、犬坐行为无显著差异(P>0.05);随饲粮色氨酸水平的提高,仔猪唾液皮质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下丘脑中5-羟色胺浓度显著升高(P<0.05),下丘脑中5-HT2A mRNA相对表达量依次降低,其中添加0.2%的色氨酸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满足仔猪色氨酸营养需要(0.21%)的基础上,额外添加0.1%和0.2%的色氨酸能提高仔猪下丘脑5-羟色胺的含量,调控5-HT2A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仔猪混群后唾液皮质醇的含量,进而缓解仔猪混群后的应激行为。
刘化伟石宝明娄蕾王红
关键词:色氨酸仔猪皮质醇
伪狂犬病毒变异株(JS-2012)对仔猪的致病性研究被引量:35
2014年
本实验室2012年从江苏省太仓市某发病猪场分离到1株变异的伪狂犬病毒,命名为JS-2012。为了研究该分离株对仔猪的致病性,将12头15日龄的伪狂犬病毒阴性仔猪随机分为3组,其中2组(每组5头猪)分别通过肌肉注射和滴鼻接种JS-2012毒,第3组2头猪做空白对照。接种病毒的仔猪在攻毒后24 h体温均开始升高,4 d后开始死亡,死亡率为100%。临床观察发现,滴鼻组仔猪发病死亡明显快于肌肉注射组。对病死猪进行剖解,均可见大脑血管扩张并出血等典型的伪狂犬病病理变化。病理切片显示猪的脑蛛网膜下腔严重出血,其他各脏器也均有严重病理变化。结果表明该变异株JS-2012为伪狂犬强毒毒株。
童武郑浩单同领刘飞梁超李国新姜一峰于海高飞周艳君童光志
关键词:伪狂犬病毒仔猪
一株携带EGFP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毒变异株的构建
2015年
本研究运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在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变异株PRV JS-2012基础上,构建了一株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标记重组伪狂犬病毒,命名为r PRV JS-2012-EGFP。经PCR方法鉴定及荧光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重组病毒构建成功,并能在感染细胞中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生长曲线和空斑试验结果显示,r PRV JS-2012-EGFP与亲本株PRV JS-2012在体外具有相似的生长特性。将r PRV JS-2012-EGFP毒接种14日龄PRV阴性仔猪,能使实验猪100%发病,病死率高达40%,表明r PRV JS-2012-EGFP是一株具有强致病力的标记伪狂犬病毒变异株,在伪狂犬病毒变异株致病机制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童武郑浩梁超刘飞曹艳云李林田青郑旭晨单同领李国新童光志
关键词:伪狂犬病毒同源重组重组病毒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苦参止痢颗粒治疗湿热泄泻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22年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苦参止痢颗粒3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进行挖掘,通过Uniport数据库标准化。从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获取泄泻的相关基因,将苦参止痢颗粒与泄泻的基因靶点进行映射取交集,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苦参止痢颗粒筛选出35个化合物,103个靶点;与泄泻有关的靶点5625个,药物与疾病相交靶点为89个,PPI核心靶点62个;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分子功能13条,生物学过程22条,细胞组分5条;KEGG富集分析显示76条通路。结果表明,通过网络药理学对苦参止痢颗粒治疗湿热泄泻的有效成分及机制预测体现了复方中药中多成分、多靶标和多通路共同作用的特点。
金韦呈张岳峰刘艳艳秦俊杰王玉君李艳华
关键词:湿热泄泻网络药理学靶点
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网络及KLF6基因的功能研究
骨骼肌是动物体内最丰富的组织,出生后肌肉的生长发育和再生过程主要依靠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已有研究表明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受到多种与肌肉发育相关的信号通路、转录因子及表观修饰的调控,但是在不同猪种骨骼肌的...
康亭亭
关键词:骨骼肌卫星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分化KLF6
文献传递
改性麦饭石对玉米赤霉烯酮吸附效果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体外试验探讨了改性麦饭石对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效果,分别从吸附剂添加量、溶液pH值、振荡时间、平衡温度4方面研究了改性麦饭石对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效果,并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在37℃添加0.1%改性麦饭石,60 min内可以达到吸附平衡,随着溶液pH值的增加,吸附率逐渐升高。
陈麒付建超肖丽石宝明单安山
关键词:玉米赤霉烯酮麦饭石改性
不同粗纤维水平饲粮对鲁烟白猪肥育性能及胴体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选择2015年春季出生的生长发育良好、胎次相近、体重30 kg左右的鲁烟白猪仔猪96头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试验1组32头饲喂低纤维水平饲粮,试验2组32头饲喂中等纤维水平饲粮,试验3组32头饲喂高纤维水平饲粮。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12头。结果表明:不同粗纤维水平饲粮对鲁烟白猪30~100 kg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影响不显著。饲粮粗纤维水平对鲁烟白猪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影响显著,对肉质性状中的b值及肌纤维直径影响显著。屠宰率和眼肌面积都以低纤维水平组最高,分别比中等纤维水平组和高纤维水平组提高2.94%(P〈0.05)、0.34%(P〉0.05)和15.25%(P〈0.05)、10.94%(P〉0.05)。b值以高纤维水平组较高,分别比低纤维水平组和中等纤维水平组提高21.30%(P〈0.05)、13.88%(P〉0.05);肌纤维直径以低纤维水平组和高纤维水平组较粗,分别比中等纤维水平组提高20.85%(P〈0.05)、14.34%(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饲粮对鲁烟白猪背最长肌的甘氨酸和胱氨酸含量影响显著,甘氨酸和胱氨酸含量都以高纤维水平组最高,分别比低纤维水平组和中等纤维水平组提高5.26%(P〈0.05)、2.04%(P〉0.05)、8.00%(P〉0.05)、17.39%(P〈0.05)。不同粗纤维水平饲粮对鲁烟白猪背最长肌脂肪酸影响不显著。综合分析,鲁烟白猪适宜的饲粮粗纤维水平生长期为8%,肥育期为10%。
郭建凤刘雪萍王彦平刘畅王怀中武英
关键词:鲁烟白猪胴体性能肉品质
共10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