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161038342-02)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邬善敏蔡杰陈辰温暖卢超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道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癌
  • 2篇黄疸
  • 2篇梗阻
  • 2篇梗阻性
  • 2篇梗阻性黄疸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癌
  • 1篇乙醇
  • 1篇乙醇脱氢酶
  • 1篇增殖物激活受...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鼠肝
  • 1篇酮酸
  • 1篇偶联蛋白
  • 1篇葡萄糖
  • 1篇葡萄糖-6-...

机构

  • 4篇武汉大学

作者

  • 4篇邬善敏
  • 2篇温暖
  • 2篇陈辰
  • 2篇蔡杰
  • 1篇卢超
  • 1篇李蔚

传媒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腹部外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肝细胞癌miRNA的差异表达及其功能预测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肝细胞癌miRNA的差异表达及其功能预测,为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利用GEO数据库获取肝细胞癌非编码RNA表达数据集,使用R(v 3.6.0)通过limma包、pheatmap包筛选差异miRNA并进行可视化。对差异miRNA进行转录因子预测,同时进行信号通路分析和GO富集分析并进行可视化。结果:在肝细胞癌组织中共筛选出37个miRNA表达具有差异,得到比较有意义的转录因子分别为EGR1、POU2F1、SP1、NKX6-1、MEF2A、FOXA1、SP4、NFIC、RREB1、ARID3A、HOXA5、HNF4A、HOXD8、RORA、LHX3、POU3F2、FOXJ2、POU5F1、NKX2-1、SOX1;发现差异的miRNA主要位于细胞核、细胞质区域,具有丝/苏氨酸激酶活性、受体信号复合体支架活性、转录活性调节及转录因子活性调节等分子功能,参与核酸调控、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可能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IGF-1、γ-干扰素、膜雌激素受体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等介导的信号事件有关。结论:肝细胞癌中的差异miR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部分差异miRNA可作为肝细胞癌早期诊断的潜在标志物,为肝细胞癌干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帕成周邬善敏
关键词:肝细胞癌MIRNAGEO
解偶联蛋白-2、PPARγ在梗阻性黄疸及胆道再通大鼠肝脏氧化损伤中的作用
2013年
目的研究解偶联蛋白-2(UCP-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丫(PPART)在梗阻性黄疸及胆道再通大鼠肝脏中的表达与肝功能及超微结构改变的关系。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梗阻性黄疸1周组(B组)、梗阻性黄疸1周胆道再通1周组(C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UCP-2、PPART蛋白在肝脏中的表达。结果血清DBIL、TBIL、ALT水平:B组明显高于A组,C组明显低于B组。PPAR7的表达:B组明显低于A组,C组较B组明显增强;UCP-2的表达:B组明显强于A组,C组较B组明显减弱。在电镜下可见B组超微结构改变较A组显著,C组超微结构改变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梗阻性黄疸氧化损伤,造成肝功能及超微结构的改变,解除梗阻有利于肝功能及超微结构的恢复。PPARy可能参与梗阻性黄疸及胆道再通肝脏的氧化与抗氧化反应,UCP-2可能参与肝脏氧化损伤时氧自由基的清除,减轻肝脏氧化损伤。
李蔚邬善敏温暖陈辰蔡杰
关键词:胆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ADH家族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ADH家族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在预后评价方面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临床资料来源于TCGA数据库,利用MetabolicgEneRApidVisualizer数据库、TCGA数据库对ADH家族在正常肝组织和HCC的mRNA表达情况进行差异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ADH家族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采用Cox分析选择可能影响HCC预后的因素及验证HCC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GeneMAMIA、STRING在基因层面和蛋白表达水平上探索ADH家族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并采用DAVID生物信息学资源对ADH家族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在HCC中ADH1A、ADH1B、ADH1C、ADH4、ADH7低表达;ADH1A、ADH1B、ADH1C、ADH4低表达组生存率较差,可能与HCC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ADH1A、ADH1C、ADH4表达水平、肿瘤临床分期、T分期、M分期与患者总体生存率密切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则进一步提示ADH1A、ADH1C、ADH4低表达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ADH1A‐ADH1B、ADH1B‐ADH1C、ADH1A‐ADH1C基因之间存在通路,ADH家族与酯酶D、乙醛脱氢酶联系密切。ADH家族主要参与乙醇氧化及视黄醇代谢等生物过程,主要通过糖酵解/糖异生、化学致癌作用、细胞色素P450对药物的代谢等通路发挥生物学作用。结论:ADH1A、ADH1C、ADH4可能是HCC患者预后评判的有效生物标志物,为ADH家族在HCC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价值。
帕成周邬善敏
关键词:肝细胞癌乙醇脱氢酶
葡萄糖-6-磷酸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mRNA在梗阻性黄疸及胆道再通大鼠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及胆道再通大鼠肝脏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mRNA表达的改变及意义,探讨梗阻性黄疸影响糖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 3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A组)、梗阻性黄疸1周组(B组)、梗阻性黄疸2周组(C组)、梗阻性黄疸1周再通1周组(D组)、梗阻性黄疸2周再通1周组(E组)。检测各组动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水平;光镜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肝脏葡萄糖-6-磷酸酶(G-6-P)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mRNA的表达。结果胆道梗阻后,B、C两组血清TBIL、DBIL、ALT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尤其是C组升高的更明显;光镜下可见B组和C组肝细胞肿胀,炎性细胞浸润,汇管区可见胆管增生,C组较B组除以上改变更加严重外,还可见典型的片状肝细胞坏死;B、C两组肝组织G-6-P、PEPCK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相比,D、E两组血清TBIL、DBIL、ALT水平均分别低于B、C两组,肝脏形态改变也明显趋于正常,肝组织G-6-P、PEPCK的mRNA表达亦均低于B、C两组,且D组在血清、肝组织mRNA表达及光镜下肝细胞损伤方面与E组比较均降低。结论梗阻性黄疸模型形成后,大鼠肝脏分泌的胆汁排泄不畅形成淤积。肝脏中G-6-P、PEPCK mRNA表达开始增强且随梗阻时间延长其表达增强趋势更加明显,加强了糖异生的过程,可导致血糖浓度的升高。梗阻解除后,受损肝脏形态及肝功能开始恢复,肝脏G-6-P、PEPCKmRNA表达开始降低,及早解除梗阻,恢复越快。提示肝组织G-6-P、PEPCK的mRNA表达升高可能是梗阻性黄疸时糖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温暖邬善敏陈辰蔡杰卢超
关键词:葡萄糖-6-磷酸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