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822004)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李罡王旭日季强蒋宏忱董海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9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地层
  • 2篇地层学
  • 2篇地质
  • 2篇岩石
  • 2篇岩石地层
  • 2篇有孔虫
  • 2篇生物地层
  • 2篇生物地层学
  • 2篇石地
  • 2篇侏罗世
  • 2篇南雄盆地
  • 2篇古环境
  • 2篇白垩世
  • 1篇底栖有孔虫
  • 1篇地层划分
  • 1篇地球环境
  • 1篇地质图
  • 1篇地质微生物学
  • 1篇动物化
  • 1篇动物化石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中国地质环境...
  • 3篇中国科学院南...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新泻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4篇季强
  • 4篇李罡
  • 4篇王旭日
  • 3篇季燕南
  • 3篇董海良
  • 3篇蒋宏忱
  • 2篇杨渐
  • 2篇袁崇喜
  • 2篇张显球
  • 1篇黄柳琴
  • 1篇侯明才
  • 1篇侯卫国
  • 1篇李高远
  • 1篇张传伦
  • 1篇冯灿
  • 1篇吴霞

传媒

  • 2篇地球学报
  • 2篇地层学杂志
  • 2篇自然杂志
  • 2篇地质学刊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地学前缘
  • 1篇Scienc...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雄盆地红层岩石地层划分被引量:17
2013年
南雄盆地白垩纪-古近纪红色地层累计厚达2525~7250m,依据沉积物从粗到细的变化,将南雄盆地红层划分为4个沉积旋回和2群9组8段,即南雄群(长坝组、江头组、园圃组、大风组、主田组、浈水组),罗佛寨群(上湖组、浓山组、古城村组),重新厘定了大风组、园圃组的涵义,新建江头组,取消松山组、黄坑组、坪岭组和丹霞组,简述各岩组的分布、岩性特征及生物化石。所划分的9个岩组,除长坝组与江头组之间有沉积间断为假整合接触外,其余各组均属连续沉积整合接触。长坝组一段、江头组、大凤组、浈水组以粗碎屑岩发育为主要特征,而长坝组二段、园圃组、主田组和罗佛寨群主要是一套细碎屑岩,由于岩石的物质成份、粗细、软硬不同,抗风化能力差异明显,反映在地貌形态和植被面貌上都有显著区别,依据岩性、地貌和植被特征各组之间的分界线标志明显容易划分,也便于野外地质填图。依此划分编绘了新的大比例尺(1/5万)南雄盆地地质图。
张显球张喜满侯明才李罡黎汉明
关键词:岩石地层划分地质图白垩系古近系南雄盆地
论鸟类飞行起源的“树栖”与“地栖”假说之争被引量:3
2015年
简要介绍了鸟类飞行起源的2种假说:"树栖起源"假说与"地栖起源"假说。详细讨论了2种假说的理论支撑点及存在的问题,认为鸟类的祖先和原始鸟类可以借助自然界中任何有利的地形和地物来帮助滑翔和起飞,而不是仅仅依赖直立高大的树木。"地栖起源"假说更合乎情理,也更接近或更符合客观事实,同时提出了"地栖起源"假说的新模式图。
季燕南王旭日黑须球子季强
青海南部风火山群孢粉化石组合及其时代和古环境意义(英文)被引量:1
2015年
风火山群为青藏高原北部羌塘、可可西里地区的一套红层,因沉积环境及岩性等因素,其化石发现非常稀少,关于其时代有各种不同看法,影响了青藏高原地质过程的正确重建.本文从青海省南部风火山北坡该群上部层位的2块样品中发现了丰富的孢粉化石,其时代可以明确地限定为晚白垩世晚期即?晚Campanian至Maastrichtian.结合前人的化石记录,推测整个风火山群的沉积时代可能为早白垩世晚期(?Albian)至Maastrichtian.当前风火山群孢粉植物群以被子植物花粉为主,裸子植物花粉和蕨类、苔藓类孢子次之,且麻黄类及与杉科、柏科有关的花粉在组合中含量突出,指示当时的气候温暖、干旱,是一种亚热带森林-灌丛植被景观.
李建国彭俊刚D.J.Batten
关键词:孢粉组合古环境意义年龄
中国辽宁中华侏罗兽的发现代表早期哺乳动物演化的一个新里程碑
2012年
真兽类哺乳动物是现代最为丰富多彩的哺乳动物类群,其起源和早期演化是国际科学界高度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中国辽宁中侏罗世髫髻山组产出的中华侏罗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真兽类哺乳动物,代表了早期哺乳动物演化的一个新里程碑。研究表明,中华侏罗兽的发现将以前国际上的白垩纪化石记录提前了3500万年,填补了早期哺乳动物演化的化石记录间隔,帮助校正了现代基于DNA方法研究的哺乳动物演化历史,并与基于DNA方法测定的真兽类哺乳动物起源时间的研究结果相吻合,为哺乳动物演化历史建立了以化石为标准点的新标尺。中华侏罗兽的精确年龄有助于确定真兽类哺乳动物与其它哺乳动物,如后兽亚纲(它们的后代包括有袋类,如袋鼠)和单孔类(如鸭嘴兽),分异发展的时间。
季强袁崇喜王旭日
关键词:中侏罗世
黑龙江与青海冻土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脂类化合物的组成特征
2013年
以黑龙江高纬冻土带与青海高山冻土带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脂(GDGTs)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其与环境条件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测样品均含有类异戊二烯GDGTs(iGDGTs)和支链GDGTs(bGDGTs)。不同样品中Ri/b值(iGDGTs含量与bGDGTs含量的比值)差异较大,且和土壤含水率呈负相关,证实了Ri/b指标可以用来反映冻土带土壤的干旱情况。BIT指标与土壤含水率呈正相关,表明其具有指示土壤湿度变化的能力。基于bGDGTs的环化指数(CBT)计算出的pH与土壤实测pH相关性很高,表明该指标可用于重建冻土带古土壤pH。然而,基于bGDGTs的甲基化指标(MBT)与年均气温(MAAT)没有表现出相关性,表明温度不是影响冻土带土壤MBT变化的主要因素。
吴霞董海良蒋宏忱张传伦
关键词:地质微生物学冻土环境指标
西藏南部江孜地区早白垩世甲不拉组底栖有孔虫动物群的发现被引量:4
2015年
根据最新的国际年代地层表,侏罗/白垩系界线是显生宇系一级唯一没有GSSP(全球界线层型与点位)的界线。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的江孜地区,发育了连续的侏罗/白垩系界线地层,是目前国内海相侏罗/白垩纪界线生物地层学研究最具潜在竞争力的地区之一。本文在西藏南部江孜地区甲不热北沟剖面甲不拉组底部往上3.9米处及19.3米处首次发现了胶结壳底栖有孔虫动物群,共计4属11种:Ammobaculites agglutinans,Ammobaculites sp.1,Ammobaculites sp.2,Ammobaculites sp.3,Ammobaculites sp.4,Ammobaculites sp.5,Glomospira charoides,Haplophragmoides gigas minor,Haplophragmoides sp.1,Haplophragmoides sp.2,Reophax texanus。根据该动物群重要分子的地质时限推测,甲不拉组底部往上3.9米处就已经属于白垩系地层。因此甲不拉组底部胶结壳有孔虫动物群的发现支持了将甲不拉组划归白垩系的意见。
方培岳李罡
关键词:有孔虫早白垩世藏南
中国晚侏罗世多瘤齿兽类哺乳动物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多瘤齿兽是一类已绝灭的哺乳动物,其以后部牙齿上有很多小瘤(小的隆起,或者小尖)来适于咀嚼植物为特征。总的来说,它们的门齿和臼齿与那些啮齿类相似,但在演化时间上多瘤齿兽比新生代的啮齿类早的多。多瘤齿兽是杂食者,或者说是成功开拓了其它脊椎动物无法开拓的植食生境的植食者(可以树叶、种子、蕨类、裸子植物,再加上蠕虫和昆虫为食)。由于它们多种食性和运动方式,多瘤齿兽成为中生代数量最多的哺乳动物,几乎占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所有哺乳动物种类的一半。它们的支系是哺乳动物历史上生存时间最长的支系,出现于170 Ma前,大约绝灭于35 Ma。但是,因为多瘤齿兽具有很多独特的、高度特化的牙齿和头骨特征,古生物学家们长期困惑于它们的进化起源。最近,中国辽西发现了一件产自晚侏罗世髫髻山组的多瘤齿兽类哺乳动物。由于其牙齿上发育明显的纹饰,如很多小的脊、沟、凹槽等,新发现的哺乳动物被命名为皱纹齿兽(Rugosodon)。另一方面,由于与皱纹齿兽亲缘关系最近的哺乳动物产自西欧的侏罗纪地层,因此其种名被命名为欧亚皱纹齿兽(Rugosodon eurasiaticus)。新发现为晚侏罗世时期欧洲和亚洲的哺乳动物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提供了最新的证据。皱纹齿兽是一种夜行的哺乳动物,生活于气候温和的湖滨,与长羽毛的恐龙近鸟龙、翼龙类达尔文翼龙、大量节肢动物、其它几种哺乳动物共同生活于一起。根据与现生哺乳动物的比较,并依据欧亚皱纹齿兽手部比例、末端指节的形态等,推论欧亚皱纹齿兽很可能是地栖哺乳动物,或者说地栖比攀爬的可能性更大。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多瘤齿兽早期的演化、食性分异、运动适应起源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季燕南王旭日袁崇喜季强
关键词:晚中生代
有孔虫——大海里的“小巨人”被引量:1
2015年
简单介绍了有孔虫以及影响其丰度的生态和死态因素,并从有孔虫与石油地质学的关系,以及有孔虫在生物地层学和古海洋学的应用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孔虫研究的意义。
方培岳WILLEMS HelmutMATSUOKA Atsushi李罡
关键词:有孔虫丰度石油地质生物地层学古海洋学
四翼恐龙还是恐龙的性双形现象被引量:2
2016年
根据数百件赵氏小盗龙(Microraptor zhaoianus)、顾氏小盗龙(Microraptor gui)、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 huxleyi)和圣贤孔子鸟(Confuciusornis sanctus)标本的观察研究,在数理统计的基础上,获得几点认识:(1)顾氏小盗龙与赵氏小盗龙为同物异名,赵氏小盗龙为有效名称;(2)在研究的标本中,只有部分标本可以观察到这些物种的跖骨部分保存有羽毛印痕;(3)此种现象应该是恐龙的性双形现象,而不是所谓的"四翼恐龙";(4)这种现象表明,这些物种与今鸟类的关系较远,它们应该是恐龙向鸟类进化中的绝灭旁支;(5)在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中,应该存在一个"滑翔"阶段,而不是"四翼恐龙"阶段。
王旭日季燕南黑须球子季强
沉积物中古DNA在古生态、古环境和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DNA技术的应用逐渐从生物学研究拓展到进化、环境和气候变化等研究领域。因为DNA容易受到水解、氧化、紫外辐射、酶解等过程的破坏,所以人们认为DNA很容易降解,保存时间不长,但是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显示,古生物和古人类的化石或骨骼、冻土、湖泊海洋沉积物等样品中包含已保存数千年甚至长达数百万年以来的古DNA。古DNA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可以诠释人类、动植物和微生物进化和迁移过程及它们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响应。反过来,古DNA在古环境、古气候重建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沉积物样品的古DNA往往保存了历史时期的水体和水体周围环境以及气候变化等信息。通过对沉积物中古DNA的研究,可以获得历史时期的水生生物(包括藻类、水生动植物等)的群落演化,和水体周围岸基生活的动植物群落(植物落叶、动物毛发冲带到水体并沉积下来)演替,进而反演水体和水体周围气候环境以及气候变化信息。通过研究古人类和动物化石中保存的DNA,可以探讨人类的迁徙和进化过程,溯源家畜的驯化历史。本文将介绍环境古DNA的保存和可靠性评价,重点探讨古DNA在古生态以及古环境、古气候重建研究中的优势及应用,并展望古DNA在生物进化和环境研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侯卫国董海良蒋宏忱李高远杨渐
关键词:沉积物古DNA古生态古环境古气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