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作品数:593 被引量:2,241H指数:17
相关作者:王宝维张名爱葛文华岳斌卢立志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农业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3篇期刊文章
  • 106篇会议论文
  • 27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4篇农业科学
  • 7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1篇经济管理
  • 17篇生物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医药卫生
  • 5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68篇产蛋
  • 54篇屠宰
  • 53篇病毒
  • 51篇基因
  • 50篇屠宰性能
  • 48篇蛋鸭
  • 45篇周龄
  • 43篇血清生化
  • 43篇抗氧化
  • 42篇番鸭
  • 41篇蛋品
  • 41篇蛋品质
  • 39篇血清生化指标
  • 39篇营养
  • 39篇产蛋性能
  • 38篇免疫
  • 36篇五龙鹅
  • 35篇肉鸭
  • 32篇饲粮
  • 32篇北京鸭

机构

  • 156篇青岛农业大学
  • 68篇湖南省畜牧兽...
  • 54篇浙江省农业科...
  • 45篇山东农业大学
  • 36篇宁波大学
  • 35篇湖南农业大学
  • 32篇四川农业大学
  • 29篇江西省农业科...
  • 29篇湖北省农业科...
  • 29篇重庆市畜牧科...
  • 26篇福建省农业科...
  • 24篇中国农业科学...
  • 2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9篇辽宁省农业科...
  • 17篇南京师范大学
  • 16篇华南农业大学
  • 15篇福建农林大学
  • 1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5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50篇王宝维
  • 117篇张名爱
  • 94篇葛文华
  • 76篇岳斌
  • 55篇蒋桂韬
  • 48篇卢立志
  • 46篇戴求仲
  • 40篇张旭
  • 36篇潘道东
  • 30篇林谦
  • 29篇李闯
  • 28篇刁有祥
  • 26篇韦启鹏
  • 26篇黄璇
  • 25篇曹锦轩
  • 24篇孔敏
  • 23篇杜金平
  • 22篇黄瑜
  • 21篇刘林秀
  • 21篇沈军达

传媒

  • 108篇动物营养学报
  • 59篇中国畜牧杂志
  • 41篇中国家禽
  • 21篇中国兽医学报
  • 2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9篇家畜生态学报
  • 18篇中国畜牧兽医...
  • 16篇中国畜牧兽医
  • 1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5篇食品科学
  • 14篇食品工业科技
  • 14篇湖北农业科学
  • 12篇福建农业学报
  • 12篇中国畜牧兽医...
  • 10篇黑龙江畜牧兽...
  • 10篇畜牧与兽医
  • 10篇中国食品学报
  • 8篇中国饲料
  • 8篇第六届(20...
  • 7篇浙江农业科学

年份

  • 19篇2023
  • 27篇2022
  • 42篇2021
  • 67篇2020
  • 49篇2019
  • 77篇2018
  • 39篇2017
  • 55篇2016
  • 50篇2015
  • 75篇2014
  • 73篇2013
  • 77篇2012
  • 31篇2011
  • 24篇2010
  • 11篇2009
5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粮不同精料与苎麻配比对湘白鹅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为研究不同精料与苎麻配比对湘白鹅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健康、体重接近的7日龄湘白鹅225羽,分3阶段进行饲养试验,每阶段设5个处理,每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鹅。试验A组为全精料饲喂的对照组;试验B^E组为添加不同比例苎麻的试验组。试鹅2~4周龄阶段试验B^E组精料与饲用苎麻的饲喂比例分别为1∶1、1∶2、1∶3和1∶4,5~7周龄阶段试验B^E组精料与饲用苎麻的饲喂比例分别为1∶2、1∶3、1∶4和1∶5,8~10周龄为补饲育肥阶段,各组均只饲喂精料。结果表明:(1)试鹅2~4周龄和5~7周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以对照组最优,且显著优于试验B^E组(P<0.05),而试验B^E组试鹅2~4周龄和5~7周龄平均日增重均随着苎麻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料重比则随着苎麻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补饲精料后,试验B^E组8~10周龄试鹅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料重比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B、C、D和E组试鹅10周龄末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生产效益的结果显示除试验B组每只肉鹅盈利低于对照组外,其余各苎麻添加组盈利均比对照组高,且试验D组平均每只肉鹅盈利最高,为10.38元。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湘白鹅饲养的2~4周龄阶段日粮中按精料与苎麻1∶3配比,5~7周龄阶段日粮中按精料与苎麻1∶4配比饲喂,再通过后期补饲精料,可获得较好的养殖效益。
李闯林谦蒋桂韬张旭吴端钦王向荣黄璇戴求仲
关键词:苎麻精料
饲粮铁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生产性能、繁殖性能、蛋品质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铁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生产性能、繁殖性能、蛋品质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旨在探讨产蛋期种鹅对铁的需要量。选择34周龄体况相近的种鹅1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1公4母)。各组(Ⅰ~Ⅵ组)饲粮铁添加水平分别为0、20、40、60、80、100mg/kg。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结果表明:1)Ⅴ组平均蛋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Ⅲ组(P<0.05或P<0.01)。由二次曲线拟合方程得出,饲粮铁添加水平为80.61mg/kg时平均蛋重最高。2)Ⅴ组种蛋合格率、种蛋孵化率和健雏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Ⅴ组种蛋受精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Ⅲ、Ⅵ组(P<0.05或P<0.01)。由二次曲线拟合方程得出,饲粮铁添加水平为79.87mg/kg时,种蛋合格率最高;饲粮铁添加水平为84.82mg/kg时,种蛋受精率最高。3)Ⅴ组蛋黄色泽显著高于Ⅰ、Ⅱ、Ⅲ、Ⅳ组(P<0.05)。4)Ⅳ、Ⅴ组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Ⅱ、Ⅲ组(P<0.05或P<0.01),Ⅳ、Ⅴ组血清铁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Ⅲ组(P<0.05或P<0.01)。5)Ⅴ组血液中红细胞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或P<0.01),Ⅴ组血液中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Ⅳ、Ⅴ、Ⅵ组血液中平均红细胞体积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Ⅲ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饲粮铁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平均蛋重、繁殖性能、蛋黄色泽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产蛋期种鹅饲粮铁添加水平为80.61~84.82mg/kg为宜。
隋福良李文立王贺飞代国滔石静王宝维
关键词:种鹅繁殖性能蛋品质
生长前期鹅维生素A需要量的研究
本试验研究了饲粮中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青农灰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饲料养分利用率、免疫性能、抗氧化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等方面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用1日龄青农灰鹅20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
孙淑洁王宝维葛文华张名爱李文立
关键词:维生素A免疫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
泛酸干预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和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基因表达对鹅生长和脂类代谢的反向调控被引量:3
2016年
本试验通过研究泛酸对5-16周龄五龙鹅肝脏中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和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ACSL1)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与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的相关性,旨在从分子角度确定鹅饲粮中泛酸的适宜添加水平。选择5周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各组饲粮中泛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5、10、20、40、80 mg/kg。试验期12周。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泛酸添加水平的提高,ATG L mRNA的表达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ACSL1 mRNA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由回归方程得出,当饲粮泛酸添加水平为13.86 mg/kg时,ATGL mRNA表达量最低;当添加水平为22.07 mg/kg时,ACSL1 mRNA表达量最高。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泛酸添加水平为10-20 mg/kg时极显著提高了五龙鹅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1),同时极显著降低料重比(P〈0.01)。3)ATGL mRNA表达量与胸肌率、腿肌率、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呈负相关;ACSL1 mRNA表达量与胸肌率、腿肌率、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呈正相关;二者mRNA表达量与腹脂率均呈负相关。4)ACSL1 mRNA表达量与红度和滴水损失显著相关(P〈0.05)。5)ATGL mRNA表达量与血清脂类代谢各项指标呈正相关;ACSL1 mRNA表达量与血清脂类代谢各项指标呈负相关。由此表明,ATGL和ACSL1 mRNA表达量对鹅机体生长速度、屠宰性能和脂类代谢呈同步反向调控机制;从ATGL和ACSL1 mRNA表达量优势分析,建议5-16周龄鹅饲粮中泛酸适宜添加水平为13.86-22.07 mg/kg。
孔敏王宝维葛文华张名爱马传兴张肖
关键词:泛酸基因调控生长发育脂类代谢
鹅油甘油二酯与天蚕素抗菌肽合用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损伤的修复作用被引量:2
2020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鹅油甘油二酯(GDG)与天蚕素抗菌肽(CAP)合用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损伤的修复作用。试验分为2个阶段。造模阶段:将184只小鼠随机分为8个组,分别为对照组(Ⅰ组)、模型组(Ⅱ组)和修复组(Ⅲ~Ⅷ组)。对照组与模型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修复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小鼠。对照组小鼠自由饮用蒸馏水,模型组和修复组小鼠均自由饮用5%DSS水溶液诱导小鼠肠道炎症,连续1周。修复阶段:将16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Ⅰ组)、模型组(Ⅱ组)和修复组(Ⅲ~Ⅷ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100μL/只)灌胃;修复组给予不同水平的GDG和CAP灌胃,GDG添加水平分别为50、75、100μL/只,CAP添加水平分别为3.75、5.00 mL/kg BW。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Ⅱ组的造模后体重显著降低(P<0.05),造模后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肠长度显著降低(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表明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建立成功。2)Ⅲ~Ⅷ组修复后体重显著高于Ⅱ组(P<0.05),修复后DAI评分显著低于Ⅱ组(P<0.05)。3)Ⅲ~Ⅷ组的结肠长度显著高于Ⅱ组(P<0.05),结肠绒毛高度显著高于Ⅱ组(P<0.05),结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Ⅱ组(P <0.05),结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Ⅱ组(P <0.05)。4)GDG与CAP合用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1β、TNF-α含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由此可见,GDG和CAP合用可以有效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按75μL/只GDG+5.00 mL/kg BW CAP灌胃对溃疡性结肠炎损伤的修复效果最佳。
徐慧心王宝维葛文华丛红霞王茜张名爱张名爱凡文磊
关键词:天蚕素抗菌肽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鹅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研究现状及建议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在对鹅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讨论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对相关试验方法的选择、试验对象的选用、试验程序、样品的测定等问题提出了初步建议,旨在为今后鹅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提供依据。
王宝维张乐乐
关键词:饲料营养价值代谢能
填饲对北京鸭生长发育、胸肌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填饲对北京鸭生长发育、胸肌生化指标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用120只体重相近(2529 g±40 g)的35日龄北京鸭,随机分为2组(正常饲喂组和填饲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0只鸭。试验周期为7 d,正常饲喂组1~7 d每只饲喂260 g/d,填饲组第1和2天每只分别饲喂260和300 g/d,第3~7天每只饲喂420 g/d。于试验鸭42日龄时,空腹12 h,每重复选取2只鸭,翅静脉取血5 mL后进行屠宰,对屠体、胸肌和腿肌进行称重,计算屠体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并测定其血浆和胸肌生化指标、胸肌肉品质以及脂肪酸含量。【结果】①填饲组北京鸭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屠体重、屠体率和胸肌重显著高于正常饲喂组(P<0.05),腿肌重和腿肌率显著低于正常饲喂组(P<0.05),料重比和胸肌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②填饲组北京鸭血浆中的谷丙转氨酶(ALT)活力和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LT/AST)显著高于正常饲喂组(P<0.05),谷草转氨酶(AST)活力显著低于正常饲喂组(P<0.05)。填饲组北京鸭胸肌中的水分、粗蛋白质含量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力显著低于正常饲喂组(P<0.05),肌内脂肪和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高于正常饲喂组(P<0.05)。③填饲组北京鸭胸肌亮度(L*)、黄度(b*)和蒸煮损失显著高于正常饲喂组(P<0.05)。④填饲组北京鸭胸肌中C22∶5 n-6含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PUFA/SFA)显著低于正常饲喂组(P<0.05),C14∶0、C16∶1 n-7、C18∶1 n-9、C20∶2 n-6、C20∶3 n-6、C22∶0、总脂肪酸(FA)、不饱和脂肪酸(U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饲喂组(P<0.05)。【结论】填饲可促进北京鸭生长发育,增强北京鸭脂肪代谢,提高胸肌肌内脂肪、不饱和脂肪酸和总脂肪酸含量,降低胸肌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且填饲组北京鸭胸肌肉蒸煮损失更高。
庄蕾赵子涛吴永保曹俊婷郭艳红吴占月吴森闻治国
关键词:北京鸭屠宰性能生化指标肉品质
鸭油甘油二酯对肥胖大鼠减肥降脂作用与机制研究
2022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鸭油、鸭油甘油二酯对肥胖大鼠体重、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鸭油甘油二酯抗肥胖和降胆固醇作用的潜在机制。试验分为2个阶段。造模阶段: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2个组,对照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造模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大鼠自由采食基础饲粮,造模组大鼠自由采食脂肪含量为60%的高脂饲粮,连续饲养28 d。修复干预阶段:将造模组的肥胖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鸭油组、鸭油甘油二酯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模型对照组以蒸馏水灌胃,用高脂饲粮连续喂养30 d,其余各组分别用鸭油、鸭油甘油二酯进行灌胃,用基础饲粮连续喂养3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的体重显著升高(P<0.05),表明造模成功。2)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鸭油甘油二酯组的最终体重、Lee’s指数、肝体比以及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心体比、脾体比、肾体比、睾体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鸭油甘油二酯组的肝脏甘油三酯、磷脂酰胆碱(PC)、胆固醇脂(CE)、甘油二酯、酰基肉碱(CAR)、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显著降低(P<0.05)。鸭油甘油二酯能够影响脂肪细胞的甘油酯代谢、产热作用和脂肪分解调节途径、磷脂酶D的信号通路、胆固醇代谢等相关代谢途径。由此可见,鸭油甘油二酯具有减肥降脂的功效,而调节脂质稳态可能是其发挥减肥降脂作用机制的关键途径。
孙宇王宝维张名爱张名爱尹佩佩凡文磊孔敏
关键词:减肥降胆固醇
日粮添加不同比例玉米秸秆粉和花生秧粉对肉鹅生长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为探索玉米秸秆和花生秧在肉鹅生产上的适宜用量,试验选择2周龄肉鹅1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1~3和4~6组分别饲喂不同比例玉米秸秆粉和花生秧粉日粮。结果表明:2~4周龄,玉米秸秆粉用量为4%时,日增重最高(P>0.05),采食量最大(P<0.01),料重比(FCR)各组差异不显著;花生秧粉用量为3.5%时,日增重(P>0.05)和采食量(P<0.01)最高,料重比最低(P>0.05)。5~8周龄,玉米秸秆粉用量为8%时,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P>0.05);花生秧用量为23.5%时,料重比最低(P>0.05)。花生秧粉各组的料重比低于玉米秸秆粉组(P<0.05)。综上所述,在饲粮能量和蛋白水平相同的条件下,2~4周龄、5~8周龄,玉米秸秆粉和花生秧粉的适宜用量分别为4%和3.5%、8%和23.5%。
赵辉赵伟于宁杨桂芹
关键词:玉米秸秆粉
活性血管肠肽在家禽就巢内分泌调控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前,鹅繁殖性能普遍较低,大多数鹅品种年产蛋量20~40枚,严重阻碍其产业化发展。较强的就巢性是导致其繁殖性能低的重要原因。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家禽就巢行为的发生与维持是由遗传、环境和机体内分泌激素共同控制的。但是,家禽就巢主要受几种激素调控。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催乳素(prolactin,PRL)是家禽重要的生殖激素,血浆中高水平的PRL诱导和维持家禽就巢,活性血管肠肽(vos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是PRL分泌因子,不但能促进垂体细胞分泌PRL,且还在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opamine,DA)调节PRL分泌中发挥中枢作用。因此,VIP在家禽就巢内分泌调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刘毅王惠影何大乾
关键词:内分泌
共7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