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932)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李立梅张铭志黄惠春林培敏刘晓剑更多>>
相关机构:汕头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障
  • 2篇白内障
  • 1篇滴眼
  • 1篇滴眼液
  • 1篇地黄
  • 1篇眼部
  • 1篇眼部疾病
  • 1篇眼底
  • 1篇眼底检查
  • 1篇眼液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早产儿视网膜
  • 1篇早产儿视网膜...
  • 1篇早产儿视网膜...
  • 1篇植入
  • 1篇视疲劳
  • 1篇视网膜

机构

  • 5篇汕头大学

作者

  • 5篇李立梅
  • 2篇张莉莉
  • 2篇刘晓剑
  • 2篇林培敏
  • 2篇张铭志
  • 2篇黄惠春
  • 1篇肖建华
  • 1篇张贵华
  • 1篇林洪杰
  • 1篇陈伟奇
  • 1篇侯乒
  • 1篇李彤
  • 1篇李太平
  • 1篇施晓敏
  • 1篇邓安妮
  • 1篇郑建龙

传媒

  • 4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年份

  • 4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粤东地区婴幼儿RetCam Ⅱ眼底检查313例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粤东地区313例婴幼儿眼病情况。方法:用RetCam Ⅱ对313例0~3岁婴幼儿进行眼底检查并拍照。结果:在313例婴幼儿中共发现有眼部病变37例(11.8%),其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3例,先天性青光眼3例,先天性白内障7例,外伤性眼底出血1例,原始永存玻璃体增生症3例,牵牛花综合征1例,视网膜母细胞瘤5例,视神经萎缩4例。结论:无创性RetCamII检查是早期发现婴幼儿眼部疾病的有效手段。
李立梅李太平林洪杰张贵华张铭志
关键词:RETCAM婴幼儿眼部疾病
广东茂名白内障患者1097例构成特点及眼球参数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测量白内障患者眼球生物学参数及构成比。方法:广东茂名1097例患者术前均检测眼压、眼轴、角膜曲率、角膜曲率半径、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深度和记录晶状体混浊情况,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白内障患者主要由60岁以上老人组成(90.88%),随着年龄增长,前房深度逐渐减小,垂直方向的角膜曲率变小,垂直方向的角膜曲率半径则变大,而眼轴则无明显改变;女性垂直和水平角膜曲率均大于男性,相应的角膜曲率半径则均小于男性;女性眼轴较男性短;女性晶状体厚度较男性小;女性玻璃体腔深度也较男性小;左眼的前房深度较右眼大。结论:广东茂名白内障患者主要由60岁以上患者组成,眼球参数随性别、年龄及眼别不同发生变化。
李立梅刘晓剑张莉莉黄惠春林培敏
关键词:白内障
健康快车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1097例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评价健康快车广东茂名站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1097例1097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后视力、眼压、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撕囊成功1078眼(98.27%),术后第1d视力>0.3者772眼(70.37%),术后第1d眼压在10~21mmHg者1043眼(95.08%),术中并发症主要为连续环形撕囊不成功19眼(1.73%),后囊破裂15眼(1.37%),误伤虹膜3眼(0.27%),虹膜脱出2眼(0.18%),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362眼(33.00%)。结论:健康快车广东茂名站白内障手术脱盲率98.36%,脱残率70.37%,主要并发症为术后第1d角膜水肿。
李立梅张铭志刘晓剑张莉莉黄惠春林培敏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激光术后视疲劳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评价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施图伦)治疗激光术后患眼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91眼激光治疗后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的患者,分别在激光后即刻、用药后1d;1wk;1mo进行视疲劳症状问卷调查,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在激光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视疲劳症状,各项观察指标积分在应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后1d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病例未发现全身和眼部不良反应。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能安全、快速、有效缓解激光术后视疲劳的症状和体征。
李立梅郑建龙施晓敏李彤肖建华邓安妮
关键词: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视疲劳
汕头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初查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粤东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特点及筛查策略,促进粤东地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工作的开展。方法:97例胎龄≤32周早产儿,于生后4周用间接检验镜观察视网膜血管情况,采用国际通用的ROP诊断方法诊断。结果:ROP发病率为10.3%,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多发,氧疗可能增加ROP的发生。结论:ROP患病率高,应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早产儿进行ROP筛查是促进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必要手段。
李立梅陈伟奇侯乒
关键词:视网膜病早产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