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917)

作品数:8 被引量:76H指数:5
相关作者:张树成王维林苏朋俊吴海涛王剑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医院吉林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便秘
  • 4篇功能性便秘
  • 4篇儿童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结肠
  • 2篇凋亡
  • 2篇增殖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巨结肠
  • 2篇巨结肠
  • 2篇功能性
  • 2篇儿童功能性
  • 2篇儿童功能性便...
  • 2篇HIRSCH...
  • 1篇蛋白
  • 1篇短链脂肪酸
  • 1篇增殖凋亡
  • 1篇脂肪

机构

  • 10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市第一中...
  • 3篇中国协和医科...
  • 3篇吉林市儿童医...
  • 3篇北京市丰台区...
  • 1篇辽宁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市东城区...
  • 1篇天津市统计局

作者

  • 8篇张树成
  • 6篇王维林
  • 3篇何艳
  • 3篇张威
  • 3篇曲日斌
  • 3篇董光辉
  • 3篇苏朋俊
  • 3篇王剑利
  • 3篇吴海涛
  • 2篇陈晓娟
  • 2篇苏鹏俊
  • 2篇高红
  • 1篇张志波
  • 1篇黄英
  • 1篇张营
  • 1篇陈春生
  • 1篇赵伟
  • 1篇张世伟
  • 1篇乔雷
  • 1篇王练英

传媒

  • 4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0
  • 2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功能性便秘儿童粪便短链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应用分析化学技术建立正常儿童粪便样本中短链脂肪酸的指纹图谱,并分析其在功能性便秘(FC)儿童中的变化,探讨肠道短链脂肪酸变化在儿童功能性便秘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便秘组,对照组35例,平均年龄6岁,便秘组i5例,平均年龄6.5岁,均符合儿童功能性便秘罗马III标准。取所有儿童粪便样本提取短链脂肪酸(SCFA),应用气相气谱技术(GC)对SCFA的含量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对照组儿童每克干粪中SCFA的含量为(51.州=17.62)mg/g,其中各SCFA的含量依次为:乙酸,丁酸,丙酸,异丁酸和异戊酸;与对照组相比,便秘儿童每克干粪中SCFA总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减少,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增加,其含量顺序依次为:异丁酸最多,异戊酸次之,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最低;便秘组粪便中SCFA浓度(87.29±33.42)mg/L较对照组的(17.36±8.12)mg/L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功能性便秘儿童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含量减少,比例失调,但浓度升高,功能性便秘的产生可能与肠道内短链脂肪酸吸收过度以及局部的短链脂肪酸浓度升高有关。
张树成张海兰王维林苏朋俊张世伟张营
关键词:便秘脂肪酸色谱法气相
外泌体环状RNA CDR1as调控大鼠肠神经嵴干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实验研究
目的: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发育异常作为最常见的儿童消化道畸形之一,其调控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在本课题组前期转录组测序结果中发现小脑变性相关蛋白1反义转录物(cerebellar...
赵伟
关键词: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慢传输性便秘儿童结肠壁内脂肪酰胺水解酶的检测
2010年
目的 检测脂肪酰胺水解酶(FAAH)在慢传输性便秘(STC)患儿结肠壁内的表达及活性情况,并探讨其与儿童STC发生的关系.方法 取便秘组(21例)和对照组(15例)患者手术切下的结肠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两组儿童结肠壁内FAAH的表达进行分析,并联合应用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技术观察FAAH与大麻素受体1(CB1)的位置与分布,联合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对两组患儿结肠壁内FAAH的生物活性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结果 便秘组升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肠壁中,Western印迹检测FAAH的蛋白表达分别为8.7±3.4、8.2±1.2和8.0±7.2,均弱于对照组的10.5±3.7、10.0±6.4和9.8±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相同.FAAH在升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肠壁中的水解活性分别为(0.51±0.23)nmol·min^-1·mg^-1、(0.39±0.25)nmol·min^-1·mg^-1和(0.35±0.37)nmol·min^-1·mg^-1,低于对照组的(0.84±0.24)nmol·min^-1·mg^-1、(0.55±0.44)nmol·min^-1·mg^-1和(0.58±0.48)nmol·min^-1·mg^-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C患儿结肠壁内FAAH的表达降低,水解活性减弱;FAAH可能参与了儿童STC的发生.
乔雷陈春生张树成
关键词:结肠儿童
中国北方五市儿童功能性便秘症状学诊断标准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探讨适用于我国儿童功能性便秘(FC)的症状学诊断标准.方法 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国北方五市(北京、天津、沈阳、长春和哈尔滨)常住人口中4~14岁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按儿童罗马Ⅲ标准筛选确定便秘组,了解便秘组和非便秘组各症状发生的频率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共发放问卷20 000份,回收19 638份(98.2%).便秘组1593例,非便秘组17 693例.χ2检验显示:排粪次数每周少于3次、粪干硬成团块状、每隔一段时间就有1次特别多的排粪、排粪费力且时间长、粪便带血、腹痛、腹胀等15个症状(包括上、下消化道及少数邻近器官症状)与便秘有关(P<0.01和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排粪次数每周少于3次、粪干硬成团块状、排粪费力和需要泻药协助排粪为最具显著性的症状(均P<0.01).具备其中2条者的标准与儿童罗马Ⅲ标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92.29%和94.85%,诊断准确率高达94.33%.结论 我国儿童FC的症状学诊断标准可考虑为:(1) 排粪次数每周少于3次;(2)粪干硬成团块状;(3)排粪费力;(4)需要泻药协助排粪.城市儿童在连续2个月内持续出现其中任意2条可初步考虑为FC.
张树成王维林曲日斌苏鹏俊张世伟张浩然谭士勇陈晓娟张威吴海涛王剑利何艳董光辉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儿童流行病学中国人
功能性便秘儿童肠道菌群DNA的PCR—SSCP和BOX—PCR指纹图谱分析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儿童肠道微生态菌落的构成及其在便秘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分为便秘组和对照组.便秘组15例,平均年龄6.5岁.对照组35例,平均年龄6岁。取所有儿童粪便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应用基于细菌16SrDNA的PCR—SK2P技术和基于细菌基因组的BOX—PCR技术对肠道菌落的DNA指纹图谱分析,结合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FC儿童的肠道菌落进行初步鉴定,并对其组成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和便秘组的所有样品分别进行3次以上的PCR—SSCP和BOX—PCR指纹图谱分析,得到了稳定可重复的罔谱。便秘组菌种的种类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优势菌主要为拟杆菌属、埃希氏菌属、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便秘组的优势菌主要为脆弱拟杆菌属、埃希氏菌属、真杆菌属和梭菌属。结论功能性便秘儿童肠道菌群的菌属多样性增加.各肠道菌属间存在比例失调.肠道微生态失调可能参与了便秘的产生或加重过程。
张树成王维林高红苏朋俊张世伟
关键词:便秘肠道细菌
中国北方五市儿童功能性便秘流行病学特征现况调查被引量:38
2010年
目的 对中国北方城市儿童排便习惯进行调查,探讨儿童功能性便秘(FC)的患病率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国北方5市(北京、天津、沈阳、长春和哈尔滨)4~14岁常住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普查,根据普查结果按国际通用的儿童RomeⅢ标准(H3a)判断的FC检出率,再对筛出的部分儿童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结肠传输试验、钡灌肠造影、肌电图、消化道测压)以排除结肠器质性疾病,并分析儿童FC的地域、年龄和性别分布.结果 北方5市调查的19286名儿童中FC患病率为4.73%.北京地区儿童患病率(5.02%)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分别为4.82%、4.76%、4.27%和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6岁为最常见的患病年龄段.分层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相同年龄段儿童FC的患病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基本与总体分布接近,FC分布具有地域差异;相同地区不同年龄段儿童FC患病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基本与总体分布接近,FC分布具有年龄差异.结论 儿童FC是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4~6岁儿童,患病率有地区差异.
张树成王维林曲日斌苏朋俊张世伟张浩然谭士勇陈晓娟张威艾德斌吴海涛宫良才王剑利何艳宛超董光辉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流行病学儿童
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通过随访调查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的诊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减少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为患儿的术后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行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进行问卷随访,并对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手术前后以及术中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1例患儿,随访时间1~13年,平均(6.27±2.85)年。术后近期并发症包括:肠炎52例(28.73%),污便及便失禁38例(20.99%),吻合口狭窄2例(1.10%),脱肛1例(0.55%),死亡1例(0.55%),腹腔感染1例(0.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近期肠炎的危险因素包括低体重(OR=2.378),IgA低下(OR=2.766),术前发生肠炎(OR=4.597),痉挛段≥30cm(OR=3.285)。污便的危险因素包括低体重(OR=3.006),IgA低下(OR=3.885),痉挛段≥30 cm(OR=5.055),手术年龄<2个月(OR=4.270)。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术后近期肠炎及污便的发病率仍然较高,临床医生及患儿家属应该加强对术后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并根据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黄文凯李雪丽张瑾王维林张树成
关键词:HIRSCHSPRUNG病手术后并发症发病率
RNA结合蛋白hnRNPA2/B1调控大鼠肠神经嵴干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是由肠壁内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网络系统,其发育异常会引起胃肠道严重的功能紊乱或畸形,但具体调控机制尚不清楚。实验组前期研究应用蛋白质组学筛选...
刘雨蓉
关键词:上皮-间质转化
文献传递
中国北方城市健康儿童排便模式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0年
目的 对中国北方城市健康儿童的排便习惯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儿童排便功能异常的界定范围.方法 应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国北方5市(包括北京、天津、沈阳、吉林和哈尔滨)的19 286例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详细记录与排便习惯相关的各种因素,分析其中15 652例健康儿童的排便频率、大便性状、排便时间以及排便费力等情况.结果 在15 652例健康儿童中,每日排便1次者占76.17%,平均排便次数为7.96次/周,大便为成形软便和半成形便占78.66%.95.33%的健康儿童排便为每周3次至每日2次成形软便和半成形便;93.08%的儿童排便时间少于30min;97%的儿童无排便费力;排便频率和性状无性别和年龄差异.结论 正常儿童排便模式为:排便次数为每周3次至每日2次,大便性状为成形软便和半成形便;排便时间少于30min;无排便费力.超越此界限者可怀疑排便异常,建议去儿童胃肠门诊做进一步证实.
张树成王维林曲日斌苏鹏俊张世伟张浩然谭士勇陈晓娟张威吴海涛王剑利何艳董光辉
关键词:排便流行病学研究
嘌呤受体亚型P2Y2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表达及意义
2009年
目的研究HD患儿各段肠管中ATP受体亚型P2Y2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P2Y2受体表达与HD发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00至2008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HD患儿结肠标本共30例,将HD患儿正常段肠管设为对照组,移行段及痉挛段肠管设为实验组,应用免疫组化及RT-PCR法观察ATP受体P2Y亚型P2Y2在各肠段的表达情况。结果HD患儿正常段肠管的神经节细胞中有大量P2Y2阳性细胞的表达,而在痉挛段肠管中没有P2Y2阳性细胞的表达,移行段组织中可见P2Y2阳性细胞的表达,但其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mRNA水平的表达与免疫组化一致。结论HD患儿痉挛段肠管中ATP受体P2Y2的表达缺失,P2Y2的表达缺失可能与HD的发生有关。
韩秀芳黄英高红张树成张志波王练英
关键词:HIRSCHSPRUNG病P2Y2受体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先天性巨结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