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5040)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3
相关作者:宋锦春陈建文杨伟红张志伟王长周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油雾润滑
  • 3篇润滑
  • 3篇粒径
  • 2篇旋光
  • 2篇旋光性
  • 2篇油雾浓度
  • 2篇偏振
  • 2篇偏振光
  • 2篇雾化
  • 1篇旋光效应
  • 1篇旋流
  • 1篇旋流喷嘴
  • 1篇油膜
  • 1篇油膜厚度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分析
  • 1篇喷嘴
  • 1篇气液比

机构

  • 8篇东北大学
  • 3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沈阳化工大学

作者

  • 7篇宋锦春
  • 6篇陈建文
  • 4篇杨伟红
  • 3篇王长周
  • 3篇张志伟
  • 1篇庞常健
  • 1篇刘克铭
  • 1篇李垒
  • 1篇佟琨
  • 1篇赵宇龙
  • 1篇徐广明
  • 1篇杨晓明
  • 1篇王俸林

传媒

  • 4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光学技术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光电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轴承腔内油雾温度场数值模拟及润滑效果被引量:1
2010年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相关分析方法与油雾润滑技术相结合已成为研究油雾润滑机理的一种有效途径.为了对连退平整支承辊轴承腔内的油雾温度场及润滑效果进行研究,以CFD理论为基础,对油雾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到了不同滚子生热率条件下润滑油雾在轴承腔内的传热规律;建立了两种供油量情况下的滚子生热率与轴承温升之间的拟合方程,得到了滚子生热率对润滑效果的影响规律及增加油雾的散热能力、降低连退平整支承辊的温度的方法.
宋锦春陈建文张志伟王长周
关键词:CFD油雾润滑流场
液体黏度和表面张力对雾化颗粒粒径的影响被引量:15
2010年
针对工业技术中的液体雾化过程,探讨了液体自身的物理性质如黏性力、表面张力等对雾化效果的影响情况.采用二流外混式雾化器对N46机械油与150号齿轮油等不同黏度的液体及不同表面张力的液体进行实验,采用CLY-2003型激光粒度仪测量雾化后的粒径及其分布情况.测试结果表明,黏度和表面张力都是阻碍表面波振幅增大的因素,在相同的雾化压力下,黏度和表面张力大的液体雾化颗粒粒径相对较大,即雾化效果相对较差.
陈建文张志伟王长周宋锦春
关键词:黏度雾化油雾润滑粒径
气—液两相流旋流喷嘴雾化特性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液体的有效雾化是当前气液两相流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这其中雾化喷嘴的选择能很大程度影响雾化效果。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不同类型的气液两相流旋流喷嘴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影响雾化效果的各个因素(包括:喷嘴结构、压缩空气压力以及气液比)做出了论述。在实验中采用压缩空气作为雾化介质,利用lyc2000激光粒度仪测量了不同情况下的喷雾特性参数如油雾粒径、油雾浓度等。同时对气液两相流旋流喷嘴雾化特性进行分析,并做了图表分析和曲线拟合。
陈建文庞常健杨晓明赵宇龙李垒
关键词:旋流喷嘴两相流气液比
油雾喷射碰壁过程中油膜形成的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FLUENT仿真软件对油雾喷射碰壁过程中油膜的形成进行数值模拟;模拟条件如下:喷射速度v分别为30,80,100和120 m/s;油雾颗粒粒径d分别为3,5,7和10μm;喷雾距离D为50和65 mm.在上述条件下得到油膜厚度等高图,从而得出喷射速度、油雾颗粒粒径、喷雾距离对油膜厚度和油膜比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喷雾距离增加时油膜厚度和油膜比率都减少;在喷雾距离为50 mm时,速度为80 m/s的油膜厚度和油膜比率比较理想;同样条件下,油雾颗粒粒径在5μm左右时,油膜厚度和油膜比率较大.
张志伟王长周宋锦春陈建文
关键词:油膜油雾润滑油膜厚度
流经缝隙的较大油雾颗粒行为的实验研究
2011年
对较大油雾颗粒流经缝隙后的粒径变化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缝隙长度为20 mm时,流经缝隙的较大油雾颗粒都发生了凝聚,且油雾颗粒凝聚后的平均粒径随着入口油雾压力、进气压力、缝隙径向间隙和空气流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缝隙长度为60 mm时,流经缝隙的较大油雾颗粒大部分都在环形缝隙中凝聚,且油雾颗粒的凝聚效率随着空气流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当空气流量一定时,油雾颗粒的凝聚效率随着缝隙径向间隙的变大而减小.
杨伟红宋锦春王俸林陈建文
关键词:粒径
基于旋光效应的油雾浓度检测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油雾具有旋光性,提出了基于旋光效应的油雾浓度检测方法。介绍了油雾浓度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了检测系统的结构,建立了检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检测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在雾室中利用起偏器产生线偏振光作为光信号输入,利用检偏器检测线偏振光。检测系统采用单光路检测法,用法拉第调制器进行补偿和调制,通过光电转换获取浓度信息,并用称重法对系统进行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油雾浓度时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和稳定性,检测效果良好。
杨伟红宋锦春
关键词:油雾浓度偏振光旋光性磁光调制
黏性液体三次雾化的试验研究
2011年
对黏性液体进行了超音速二次雾化和基于撞击流技术的三次雾化试验,并对三次雾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进气压力和压缩空气流量增大,油雾颗粒粒径变小;随着进气压力增大,油雾浓度逐渐变小;随着韦伯数增大,粒径变化率变小。当韦伯数小于5.376时,粒径变化率大于零;当韦伯数大于5.376时,粒径变化率小于零;当韦伯数为22.81时,油雾颗粒粒径变化率绝对值最大,且喷嘴喉口直径为影响粒径变化率大小的主要因素。
杨伟红宋锦春陈建文佟琨
关键词:撞击流正交试验粒径
基于偏振光法油雾浓度检测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针对油雾具有旋光性,提出了基于偏振光法的油雾浓度检测方法。介绍了油雾浓度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了检测系统的结构,建立了检测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检测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两种实验方案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检测系统采用双光路检测法,用法拉第旋光器进行补偿,并用称重分析法对系统进行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两种实验方案在低油雾浓度时都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特别是实验方案A的灵敏度和线性度优于实验方案B。
杨伟红宋锦春刘克铭徐广明
关键词:光学测量油雾浓度偏振光旋光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