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2004A039)

作品数:3 被引量:143H指数:3
相关作者:郑琳颖吕俊华冯瑞儿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市中医医院暨南大学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胰岛素敏感
  • 3篇胰岛素敏感性
  • 3篇总苷
  • 3篇白芍
  • 3篇白芍总苷
  • 2篇血脂
  • 2篇二甲双胍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活性
  • 1篇血管活性物质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系...
  • 1篇血压
  • 1篇血症

机构

  • 3篇广州市中医医...
  • 3篇暨南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3篇吕俊华
  • 3篇郑琳颖
  • 1篇冯瑞儿

传媒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白芍总苷对脂肪肝大鼠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及抗脂肪肝作用被引量:83
2008年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对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及肝功能和肝细胞脂肪变性病理改变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大鼠,饲养56 d;57d,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和口服糖耐量试验2 h血糖(OGTT-2 hBG),并依血糖和体重将大鼠均衡随机分为脂肪肝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 g.kg-1)、白芍总苷高剂量组(0.15 g.kg-1)和低剂量组(0.05 g.kg-1);连续灌胃给药28 d后,测定大鼠FBG,OG-TT-2hBG和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测定血浆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碱脂酶(Ch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等的变化,并评估肝组织脂肪变性。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胰岛素含量和IRI明显升高(P<0.01),而ISI降低(P<0.01);FFA,TG,TC和LDL-C水平升高(P<0.01),HDL-C水平降低(P<0.05);SOD活性降低(P<0.01),MDA含量升高(P<0.05);AST,ALT和ChE活性增高(P<0.05,P<0.01);肝脏脂肪变性明显增强(P<0.01)。白芍总苷和二甲双胍均能不同程度地拮抗大鼠的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P<0.05,P<0.01);降低FFA,TG,TC和LDL-C水平以及提高HDL-C含量(P<0.05,P<0.01);降低AST,ALT和ChE活性(P<0.05,P<0.01);提高SOD活性(P<0.01),并降低MDA含量(P<0.05);二甲双胍能降低FBG和OGTT-2hBG含量,但白芍总苷对FBG和OGTT-2 hBG含量则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白芍总苷对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具有降低血脂和保肝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脂以及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关。
郑琳颖潘竞锵吕俊华
关键词:白芍总苷高血脂症胰岛素敏感性脂肪肝二甲双胍
白芍总苷增强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和降血脂作用研究被引量:22
2008年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和血脂作用。方法将实验鼠分正常对照组和胰岛素抵抗大鼠造模组,后者连续8周的高脂饲料喂饲,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白芍总苷高、低剂量组,观察上述药物对大鼠胰岛素、血糖、血脂含量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结果二甲双胍和白芍总苷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胰岛素含量和胰岛素抵抗指数(P<0.01),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P<0.01);二甲双胍和白芍总苷高低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大鼠的TC,FFA,TG,LDL-C水平(P<0.05或P<0.01),均可增加HDL-C含量(P<0.05);二甲双胍不影响空腹血糖(FBG)(P>0.05),却降低口服糖耐量试验2 h血糖(OGTT-2hBG)(P<0.05),但白芍总苷高低剂量组对FBG和OGTT-2hBG作用,则差异均未见显著性(P>0.05)。结论白芍总苷能增强高脂饲养诱导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和血脂含量,其降低血脂效应可能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主要作用机制。
郑琳颖潘竞锵吕俊华
关键词:白芍总苷二甲双胍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
白芍总苷对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大鼠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压和抗氧化作用被引量:52
2010年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对代谢综合征-高血压(metabolic syndromic-hypertension,MS-Ht)大鼠血压的作用,检测胰岛素敏感性、细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质以及氧化应激的改变,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喂饲SD大鼠,连续8周,当造模动物出现高血压、糖耐量减退,MS-Ht病理模型建立成功;然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二甲双胍(metformin,Met)200 mg/kg和TGP 150、50 mg/kg两个剂量组;分别灌胃给药或蒸馏水,qd×4周,实验结束时,测定大鼠血压、空腹血糖(FBG)和口服糖耐量试验2 h血糖(OGTT-2 hBG)、血浆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测定游离脂肪酸(FFA)、TNF-α、内皮素(ET-1)、肾素-血管紧张素(AngⅡ)、NO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S-Ht大鼠血压升高;FBG、OGTT-2hBG和Fins含量增高;ISI减弱、而HOMA-IRI增强;FFA、TNF-α、ET-1、肾素-AngⅡ和MDA含量增高(P<0.05或P<0.01);NO含量和NOS及SOD活性降低(P<0.05或P<0.01)。Met和TGP 150 mg/kg增强ISI,而降低HO-MA-IRI,纠正高胰岛素血症(P<0.05或P<0.01),降低FFA、TNF-α、ET-1、肾素-AngⅡ和MDA含量(P<0.05或P<0.01),提高NO含量和NOS及SOD活性;而Met能降低FBG、OG-TT-2 h BG含量(P<0.05或P<0.01);与TGP150 mg/k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P 50 mg/kg组,除降低肾素、AngⅡ和FFA含量外(P<0.05),对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P和Met能对抗MS-Ht大鼠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纠正高胰岛素血症,拮抗ET-1、肾素-AngⅡ系统和氧化应激反应,提高NO和NOS功能,降低血压;TGP不具直接降血糖作用,与Met不同。TGP以上效应呈量效关系。
冯瑞儿郑琳颖吕俊华潘竞锵肖柳英
关键词:白芍总苷代谢综合征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管活性物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