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366)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5
相关作者:钱桂生吴学玲徐德斌侯一峰陈维中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东南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脂多糖
  • 6篇多糖
  • 6篇脂多糖类
  • 6篇肿瘤坏死因子
  • 6篇坏死因子
  • 5篇脂多糖结合蛋...
  • 5篇内毒
  • 5篇内毒素
  • 4篇毒素诱导
  • 4篇噬菌体
  • 4篇细胞
  • 4篇菌体
  • 4篇CD14
  • 3篇毒素血症
  • 3篇血症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 3篇转录
  • 3篇转录因子
  • 3篇肽库
  • 3篇内毒素血症

机构

  • 15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东南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5篇钱桂生
  • 10篇吴学玲
  • 9篇徐德斌
  • 8篇陈维中
  • 8篇侯一峰
  • 6篇赵云峰
  • 3篇李淑萍
  • 3篇徐德彬
  • 2篇赵晓利
  • 1篇张德明
  • 1篇王兴胜
  • 1篇毛宝龄
  • 1篇赵哓利
  • 1篇李永旺
  • 1篇赵晓莉

传媒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年份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脂多糖结合蛋白致炎的多肽序列分析
2004年
目的 应用噬菌体随机 1 2肽库探讨脂多糖结合蛋白 (LBP)致炎作用的多肽序列。方法 以LPS为目标分子 ,对噬菌体 1 2肽库进行亲合筛选 ,4轮筛选后 ,检测随机挑取的噬菌体克隆的结合活性和抑制活性 ,将得到的 1 6个可与LBP竞争性结合LPS的噬菌体克隆进行生物学功能检测 ,对获得的 9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 ,并与LBP序列比较。结果  9个阳性克隆展示多肽的核心序列为WKXRKXFXKXXG ,与LBP的 91~ 1 0 2位氨基酸序列有较高同源性。结论 LBP的 91~ 1 0 2位氨基酸可能为其致炎作用部位。
徐德斌钱桂生侯一峰赵哓利陈维中李淑萍
关键词:噬菌体随机肽库脂多糖结合蛋白多肽
脂多糖结合蛋白抑制肽抑制脂多糖与人单核巨噬细胞株的结合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脂多糖结合蛋白(LBP)抑制肽对脂多糖(LPS)与人单核巨噬细胞株U937细胞结合的抑制作用,从而探讨LBP抑制肽阻断内毒素信号转导通路的机制。方法:夹心ELISA检测LBP抑制肽与LPS的相对亲和力;流式细胞检测分析(FACS)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LPS(FITC-LPS)与U937细胞的结合;ELISA检测U937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在相同的浓度下,LBP抑制肽与LPS的亲合力比LBP高,约为LBP的1.15倍。LPS组平均荧光强度(MFI)明显高于对照组,LBP显著增强了LPS与U937细胞的结合,促进了LPS的内在化;LBP抑制肽组MFI显著低于LBP组(P<0.01),即P12减弱了FITC-LPS与U937细胞的结合。而且P12抑制了LPS诱导的U937细胞TNF-α的生成。结论:LBP抑制肽与LPS有一定的亲和力,LBP抑制肽与LBP的致炎位点竞争结合FITC-LPS,从而抑制LPS与单核巨噬细胞的结合,阻止了LPS的内在化,并显著降低了LPS诱导的TNF-α释放。
吴学玲钱桂生赵云峰徐德彬陈维中
关键词:U937细胞脂多糖类
硝普钠对内毒素诱导的U937细胞CD14表达的影响
2008年
目的研究硝普钠(SNP)对内毒素(LPS)诱导的人单核巨噬细胞株U937表达CD14的影响。方法佛波脂(PMA)诱导U937成熟后分为四组,即对照组(不给任何药物),LPS组(10ng/mLLPS+100ng/mLrhLBP),低剂量SNP组(LPS+rhLBP+50μmol/LSNP),高剂量SNP组(LPS+rhLBP+500mol/LSNP)。用RT-PCR和Westernblot测定CD14mRNA和蛋白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低、高剂量SNP组CD14的mRNA的OD值分别为0.268±0.058、0.098±0.036,较LPS组(0.292±0.089)低,较对照组(0.025±0.007)高。低、高剂量SNP组CD14蛋白的OD值分别为4.02±1.03、2.56±0.09,较LPS组(5.01±1.09)低,较对照组(1.02±0.08)高。低、高剂量SNP组NO浓度(单位:μmol/L)分别为46.7±0.58、163±0.07,较LPS组(292±0.89)低,但仍高于对照组(182±0.25)。结论SNP抑制了LPS诱导的U937细胞CD14的表达,表明SNP对急性肺损伤或脓毒血症可能具有预防和早期治疗作用。
吴学玲赵云峰王兴胜钱桂生陈维中
关键词:一氧化氮供体脂多糖类CD14
脂多糖结合蛋白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又称内毒素,是革兰阴性细菌外膜的主要成分。LPS与急性期蛋白脂多糖结合蛋白(lipopolysaccharide binding protein,LBP)结合,可导致炎症反应失控及免疫防御屏障机能下降,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脓毒性休克、急性肺损伤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另有研究表明LBP亦有抗炎作用,LBP发挥不同的作用是由不同的功能位点决定的。因此说LBP在炎症反应中有双韧剑的作用。
吴学玲赵云峰钱桂生
关键词:脂多糖脂多糖结合蛋白内毒素血症
LBP抑制肽对LPS诱导的小鼠内毒素血症肺组织NF-κB活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研究LBP抑制肽P12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内毒素血症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探讨P12体内阻断内毒素信号转导通路的部分机制。4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低剂量P12组、中剂量P12组和高剂量P12组,每组8只。腹腔内注射LPS复制内毒素血症模型,尾静脉注射P12,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图象分析法和蛋白质定量分析法(Western blot)测定小鼠肺组织NF-κB的活性;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NO的含量。结果:LPS刺激后NF-κB P65进入核内,P12组核易位明显减少。低、中、高剂量P12组P65核浆灰度(OD)比分别为1.45±0.53、1.24±0.34、0.84±0.75,明显低于内毒素血症组(3.08±0.16)。低、中、高剂量P12组NO水平分别为(106.17±24.93)μmol/L、(80.84±19.23)μmol/L和(67.28±16.67)μmol/L,明显低于内毒素血症组(185.49±20.13)μmol/L。P12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小鼠内毒素血症肺组织NF-κB的活化,并降低其NO的释放。表明P12对内毒素血症可能具有潜在的预防和早期治疗作用。
吴学玲赵云峰徐德斌钱桂生
关键词:核转录因子ΚB
噬菌体展示短肽模拟脂多糖结合蛋白抗炎功能位点的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应用噬菌体随机 12肽库筛选脂多糖结合蛋白 (lipopolysaccharidebindingprotein ,LBP)具有抗炎作用的肽序列。方法 以LPS为目标分子 ,对噬菌体十二肽库进行亲合筛选 ,4轮筛选后 ,检测随机挑取的噬菌体克隆的结合活性和抑制活性 ,对可与LBP竞争性结合LPS的噬菌体克隆行细胞因子生成抑制实验和LPS内化抑制实验 ,对获得的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 ,推导外源肽氨基酸序列 ,并与LBP序列比较 ,确定LBP的抗炎功能位点。结果 随机挑取的 10 0个噬菌体克隆中 16个可与LBP竞争性结合LPS ,其中 7个噬菌体克隆对LBP的增敏LPS刺激PBMC分泌TNF α功能无作用 ,对这 7个克隆进行LPS内化抑制实验 ,其中 3个克隆可以抑制LBP增强LPS内化作用。测序发现这 3个阳性克隆融合多肽的序列均为FHTRWNYWPYLH ,与LBP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低。结论 该
徐德斌钱桂生侯一峰赵晓利陈维中李淑萍
关键词:噬菌体随机肽库脂多糖结合蛋白功能位点
脂多糖结合蛋白功能位点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徐德斌钱桂生侯一峰赵晓莉陈维中李淑萍
关键词:噬菌体脂多糖结合蛋白功能位点
脂多糖结合蛋白抑制肽的筛选和鉴定
2005年
目的:获得具有抑制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致炎作用的可溶性多肽。方法:以LPS为目标分子,对噬菌体12肽库进行亲和筛选,4轮筛选后,检测随机挑取的100个噬菌体克隆的结合活性和竞争抑制活性,将得到的可与LBP竞争性结合LPS的噬菌体克隆进行功能筛选,对获得的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推导外源肽氨基酸序列,并与LBP序列比较,确定LBP致炎作用位点。固相法合成LBP抑制性多肽,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16个噬菌体克隆可与LBP竞争性结合LPS,其中9个噬菌体克隆可显著抑制LBP增敏LPS的致炎作用。9个阳性克隆融合多肽的核心序列为WKXRKXFXKXXG,与LBP的91-102位氨基酸序列有明显同源性。化学合成的12肽WKVRKSFFKLQG-NH2具有显著的抑制LBP致炎功能的作用。结论:此12肽具有抑制LBP致炎功能的活性。
徐德斌钱桂生侯一峰赵晓利
关键词:细菌噬菌体肽库脂多糖类肽类
脂多糖结合蛋白抑制肽对脂多糖与内毒素血症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结合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脂多糖结合蛋白(LBP)抑制肽P12对脂多糖(LPS)与小鼠肺泡巨噬细胞(AMs)结合的抑制作用,探讨LBP抑制肽体内阻断内毒素信号传导通路的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低剂量P12组、中剂量P12组和高剂量P12组,每组8只。腹腔内注射LPS复制内毒素血症模型,尾静脉注射P12,流式细胞检测分析(FACS)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LPS(FITC-LPS)与AMs的结合,以平均荧光强度(MFI)表示;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内毒素血症组小鼠AMsMFI明显高于对照组(45.31%比4.61%,P<0.05);低剂量P12组、中剂量P12组和高剂量P12组的MFI分别为40.08%、30.76%和24.45%,低于内毒素血症组(低剂量组P>0.05,中剂量P12组和高剂量组P均<0.05)。内毒素血症组小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80.17±39.14)pg/mL比(24.88±5.82)pg/mL,P<0.01];低剂量P12组、中剂量P12组和高剂量P12组血清中TNF-α的含量分别为(112.69±19.78)pg/mL、(86.34±9.25)pg/mL和(70.48±8.48)pg/mL,均明显低于内毒素血症组(P均<0.05)。结论LBP抑制肽P12抑制了LPS与内毒素血症小鼠AMs的结合,显著降低了LPS诱导的TNF-α的产生。
吴学玲赵云峰钱桂生徐德彬陈维中
关键词:内毒素血症脂多糖肿瘤坏死因子Α
LBP抑制肽对内毒素诱导的脓毒血症小鼠的保护作用
2009年
目的研究脂多糖结合蛋白抑制肽(P12)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脓毒血症小鼠TLR4、CD14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和小鼠生存率的影响。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低剂量P12组、中剂量P12组和高剂量P12组,每组8只。腹腔内注射LPS复制脓毒血症模型,尾静脉注射P12,蛋白定量方法(Western blot)检测TLR4和CD14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结果抑制肽组TLR4和CD14蛋白的OD值较LPS组低,较正常组高。脓毒血症组小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80.17±39.14)pg/mL比(24.88±5.82)pg/mL,P<0.01];低剂量P12组、中剂量P12组和高剂量P12组血清中TNF-α的含量分别为(112.69±19.78)、(86.34±9.25)和(70.48±8.48)pg/mL,均明显低于脓毒血症组(均P<0.05)。结论脂多糖结合蛋白抑制肽通过抑制由TLR4和CD14介导的LPS跨膜信号转导,降LSP诱导的TNFα的释放,提高了脓毒血症小鼠的生存率。表明脂多糖结合蛋白抑制肽对急性肺损伤或脓毒血症可能具有潜在的预防和早期治疗作用。
吴学玲赵云峰钱桂生徐德彬
关键词:脂多糖CD14肿瘤坏死因子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