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365)

作品数:15 被引量:78H指数:7
相关作者:王长谦范华骅王彬尧黄定九姜萌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血液中心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内皮
  • 13篇祖细胞
  • 13篇内皮祖细胞
  • 10篇细胞
  • 8篇血内
  • 8篇外周
  • 8篇外周血
  • 8篇外周血内皮祖...
  • 6篇低氧
  • 6篇低氧诱导
  • 6篇低氧诱导因子
  • 6篇血管
  • 6篇内皮细胞
  • 6篇分化
  • 4篇低氧诱导因子...
  • 4篇血管新生
  • 4篇体外
  • 3篇单个核细胞
  • 3篇脐血
  • 3篇藜芦

机构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上海市血液中...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5篇王长谦
  • 11篇范华骅
  • 10篇黄定九
  • 10篇姜萌
  • 10篇王彬尧
  • 8篇何奔
  • 7篇邵琴
  • 7篇聂晓绚
  • 4篇高跞
  • 4篇刘嬿
  • 4篇顾俊
  • 1篇邵琴
  • 1篇张大东

传媒

  • 4篇心脏杂志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癌症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9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脉注射携带缺氧诱导因子的内皮祖细胞对裸鼠缺血下肢血管新生的作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携带缺氧诱导因子1α的内皮祖细胞对裸鼠缺血下肢血管新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在体外将腺病毒介导人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入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观察转染后的内皮祖细胞在裸鼠缺血下肢局部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转染腺病毒—缺氧诱导因子1α后的内皮祖细胞在细胞内有效并持续表达;移植异种腺病毒—缺氧诱导因子1α内皮祖细胞至Balb/c鼠缺血下肢后可见外源性内皮祖细胞定向作用于缺血部位;移植腺病毒—缺氧诱导因子1α内皮祖细胞组较对照组明显促进体内毛细血管数目增加(P<0.05);mRNA检测提示过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可上调其下游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CXCR4因子(P<0.05),增加内皮祖细胞招募,同时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上调(P<0.05)。结论在体内,转染腺病毒—缺氧诱导因子1α的内皮祖细胞可促进缺血下肢的局部血管新生,这种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增加可能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CXCR4的招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增加有关。
姜萌王彬尧王长谦何奔范华骅邵琴黄定九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缺氧诱导因子内皮祖细胞血管新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低氧诱导因子修饰内皮祖细胞促血管新生的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观察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转染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后,EPCs在体外的扩增及迁移功能改变及对体内缺血下肢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在人外周血EPCs中导入人HIF-1α基因。结果转染后的EPCs中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并被特异性siRNA-HIF-1α中度抑制;功能学检测示HIF-1α过表达增加了EPC在体外的分化、扩增、迁移;内皮细胞(EC)标记物CD31、VEGFR2、eNOS及VEGF、NO分泌增加;移植HIF-1α-EPCs至缺血下肢后可见外源性EPCs存在于缺血部位;HIF-1α-EPCs较对照组进一步促进体内毛细血管数目增加。结论在体外,HIF-1α转染后的EPCs扩增及迁移功能改善;在体内,可促进缺血下肢的局部血管新生。
姜萌王彬尧王长谦何奔范华骅邵琴黄定九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Α内皮祖细胞血管新生低氧
白藜芦醇对损伤动脉再内皮化和内膜增生的影响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主动脉内膜剥脱后内皮修复、内膜增生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9)、对照组(n=15)、小剂量[10 mg/(kg.d)]白藜芦醇组(n=15)和大剂量[50mg/(kg.d)]白藜芦醇组(n=15),术前2周至动物处死期间经灌胃器给药;术后1周、2周分别应用Ⅷ因子检测和伊文思蓝染色评价各组损伤血管内皮修复情况;术后2周、4周采用HE染色观察内膜增生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评价术后1周4、周损伤血管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体外分离、培养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鉴定;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计数双阳性细胞以评价各组术后1周的外周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结果10 mg/(kg.d)白藜芦醇明显促进术后1周及2周的内皮修复,而50mg/(kg.d)不能;10 mg/(kg.d)白藜芦醇显著抑制术后2周、4周的内膜增生,而50 mg/(kg.d)只能抑制术后4周的内膜增生,且效果不如前者;10 mg/(kg.d)白藜芦醇明显促进损伤血管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而50 mg/(kg.d)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10 mg/(kg.d)白藜芦醇显著升高术后1周的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32.46±6.52比21.58±3.69,P<0.05),而50 mg/(kg.d)白藜芦醇无明显差异(22.48±6.89比21.58±3.69,P>0.05)。结论小剂量白藜芦醇可上调损伤血管内膜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促进内皮祖细胞动员、加快内皮修复及抑制内膜增生;而大剂量白藜芦醇只能抑制术后4周的内膜增生。
顾俊王长谦张大东范华骅何奔王彬尧黄定九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法白藜芦醇内皮祖细胞
脐血CD34^+细胞向内皮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人脐血CD34+细胞体外分离、纯化、诱导扩增和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可行性,并检测其表型。方法采集新鲜脐血经抗凝处理及无菌包装,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方法(MACS)分离出CD34+单个核细胞,M-199培养基中诱导分化,细胞形态学观察CD34+和CD34-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细胞CD31表型,免疫组化验证蛋白水平表达。结果细胞形态学观察发现,刚分离的CD34+和CD34-单个核细胞呈圆形,形态小。CD34+细胞培养3d后有明显集落形成,7d后呈梭行细胞,出现典型线样排列结构。经诱导培养后,内皮细胞表型CD31阳性率为(70.03±10.27)%。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了内皮特异性成分ecNOS和flk-1/KDR蛋白水平的表达。而CD34-细胞单独培养,少部分细胞贴壁,呈现出不规则形态。结论MACS法分离脐血CD34+细胞,体外诱导扩增和分化后贴壁细胞具有内皮细胞形态,通过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验证了贴壁细胞中大部分细胞具有内皮系标志物表达。
邵琴王长谦范华骅何奔刘嬿聂晓绚姜萌高跞
关键词:脐血诱导分化内皮细胞
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体外培养分化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培养和鉴定内皮祖细胞(EPCs),并观察其在体外增殖分化过程中各种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进行诱导、分化和扩增,于培养第7天选择免疫荧光(DiI-acLDL/FITC-UEA-Ⅰ)鉴定EPCs,并且用流式细胞仪和RT-PCR方法观察上述细胞在第0、4、10和21天的CD34、CD31、KDR和eNOS的表达变化。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出现梭形贴壁和铺路石样等形态;第7天免疫荧光染色表明,约70%的细胞呈双荧光阳性;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CD31和KDR表达在体外培养过程中逐渐升高,至第21天分别达到(72.1±11.2)%和(81.0±12.5)%,而CD34在第10天达到高峰(38.0±13.4)%后,第21天下降为(28.3%±12.2)%;RT-PCR结果表明,第4、10和21天eNOS的表达逐渐增强。结论本试验成功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培养出EPCs,在其体外扩增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过程中,CD31、KDR和eNOS等内皮细胞标志表达逐渐增强,而CD34的表达在内皮祖细胞的成熟分化过程中略有下降。
顾俊王长谦范华骅聂晓绚何奔王彬尧黄定九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内皮细胞血管新生外周血
低氧诱导因子促内皮祖细胞活性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在体外低氧诱导因子-1α(H IF-1α)促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成血管活性的可行性。方法密度梯度法分离人外周血EPCs,电穿孔技术转染H IF-1α质粒至EPCs,RT-PCR法观察未转染/转染质粒在转染后3、12、20、72 h,H IF-1α及下游靶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含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常氧中转染前后H IF-1α蛋白表达、VEGF受体F lk-1蛋白表达在不同组质粒转染后的差异;ELISA法测定各组质粒转染后VEGF在培养基上清中释放含量及VEGF依赖性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含量的改变。结果H IF-1α基因有效转染入EPCs;H IF-1αmRNA在未转染时即有表达,在H IF-1α质粒转染后3、12、20、72 h,含量较未转染时增加(P<0.05);H IF-1α过表达诱导VEGF表达上调(P<0.05)。F lk-1蛋白在常氧下有一定含量,在H IF-1α质粒转染后F lk-1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加。VEGF释放含量在H IF-1α过表达组显著增加(P<0.05);H IF-1α诱导eNOS含量增加,并与时间、VEGF刺激量成正比。结论H IF-1α质粒在体外能有效的转染入EPCs,促进其下游靶基因及受体表达,引起相应的功能学改变,促EPCs向内皮细胞分化、扩增,可进一步应用于基因治疗。
姜萌王长谦王彬尧黄定九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Α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内皮细胞
白藜芦醇对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内皮祖细胞体外扩增分化过程中内皮系基因的表达及粘附、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向内皮祖细胞诱导分化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1、5、15、60μM)干预7天,随后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CD34、CD31、KDR基因的表达;用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干预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同时测定干预后细胞的粘附和迁移功能。结果:低浓度白藜芦醇(5μM)不同程度促进内皮祖细胞增殖分化中CD34、CD31、KDR的表达,上调eNOS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并促进内皮祖细胞粘附和迁移功能;而高浓度白藜芦醇(60μM)则不同程度下调CD34、CD31、KDR、eNOS的表达和抑制粘附、迁移功能。结论:低浓度白藜芦醇可促进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内皮系基因的表达,并且促进其粘附和迁移,而高浓度则产生相反的作用。
顾俊王长谦范华骅聂晓绚王彬尧黄定九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增殖分化白藜芦醇外周血新生血管生成心血管保护作用体外
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体外转染内皮祖细胞的可行性及对其成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体外转染入内皮祖细胞(EPCs)的可行性及对其表现型的影响。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HIF-1α。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脐血CD34+单个核细胞(MNCCD34+)。采用电穿孔基因转染,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效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IF-1α的表达。培养1周后,分为4组:A组:只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培养;B组:转染入空质粒pEGFP-C1,并加入VEGF、bFGF;C组:转染入pEGFP-HIF-1α质粒;D组:未加VEGF、bFGF诱导。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1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构建的pEGFP-HIF质粒基因序列与基因库(U22431, gi:881345)HIF-1α的CDS编码区完全一致。PBMC转染效率达38%,MNC CD34+转染效率达到42%。PBMC培养1周时,A、B、C组间CD31阳性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但均显著高于D组(P值均<0.05)。MNCC CD34+培养1周后,A、B、C组间CD31阳性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真核表达载体pEGFP-HIF体外电穿孔转染入PBMC,提示转染HIF-1α能促祖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效果与加入细胞因子诱导相似,其能增加祖细胞增殖活性。
邵琴王长谦范华骅何奔姜萌高跞聂晓绚刘嬿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单个核细胞内皮祖细胞内皮细胞
脐血、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分化成内皮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人的脐血、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体外分离、纯化、诱导扩增和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可行性,并检测其表型和功能。方法新鲜脐血和健康成年人的外周血,使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单个核细胞,在M199培养基中体外培养,3d后去除悬浮细胞,继续培养,诱导EPCs增殖和分化。流式细胞仪检测EPCs标志CD34和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CD31表型,RTPCR检测ecNOS,flk1/KDR基因水平表达,免疫组化验证蛋白水平表达,并进一步通过NO活性的变化检测内皮细胞的功能。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刚分离时,CD34阳性表达率为(1.1±0.8)%,培养3d后为(16.9±6.2)%。细胞形态观察发现,刚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呈圆形,形态小,3d后有明显集落形成,7d后梭形细胞线样排列,随培养时间增加,细胞形态逐渐变大,呈现出典型铺路石样改变。脐血单个核细胞(umbilicalcordbloodmononuclearcells,CBMC)和PBMC培养10d后,CD3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17)%和(82±9)%。RTPCR检测有内皮细胞特异性成分ecNOS,flk1/KDR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细胞膜和细胞浆中有弥漫性棕色出现,呈阳性反应,证实了蛋白水平的表达。培养10d的贴壁细胞随着VEGF浓度增加,NO生成增加,具有内皮细胞的功能。结论脐血,外周血EPCs体外分离,纯化,诱导培养后的贴壁细胞表型检测,大部分细胞具有内皮系标志物,并具有产生NO功能。
邵琴王长谦范华骅姜萌刘嬿聂晓绚高跞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内皮细胞
脐血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成内皮细胞的体外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人脐血、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分离、纯化、诱导扩增和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可行性,并对两者分化成内皮细胞的能力进行比较。方法:新鲜脐血和健康成年人的外周血,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方法(MACS)分离脐血CD34+单个核细胞(MNCCD34+)。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MNCCD34+在M-199培养基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EPCs增殖和分化。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比较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区别,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来源的EPCs分化后CD31阳性细胞率。结果:MNCCD34+培养3 d后,细胞克隆形成率为(24.25±6.5)/(3×107)细胞;CBMC贴壁细胞培养3 d后,为(103.00±10.10)/(3×107)细胞;PBMC贴壁细胞培养3 d后,为(74.25±5.44)/(3×107)细胞。CBMC分化形成的贴壁细胞和细胞簇数目多于PBMC(P<0.05),但单个核细胞分化形成的克隆率均明显高于MNCCD34+细胞(均P<0.05)。细胞培养10 d后CD31阳性率为:CBMC为(76.24±16.54)%,PBMC为(82.2±9.0)%,MNCCD34+为(70.03±10.27)%,MNCCD34-仅为(36.5±11.78)%。结论:相似数目的细胞,CD34+细胞单独培养形成的贴壁细胞和细胞簇数目明显少于CBMC和PB-MC(均P<0.05)。培养10 d后CD31阳性细胞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不同来源的EPCs分化率无显著区别,主要来自CD34+细胞群。
邵琴王长谦何奔范华骅刘嬿聂晓绚姜萌高跞
关键词:单个核细胞细胞分化内皮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