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303294)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马吉照李国亮杨湘江更多>>
- 相关机构: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从唐诗看中晚唐藩镇割据下的河北社会文化状况被引量:1
- 2014年
- 唐诗所反映出的河北地区与唐中央的交流、诗人往还河北及在河北的活动、围绕藩镇的诗歌创作活动等内容说明,藩镇割据使河北文化遭受重创,明显退步和一定程度的"胡化"是客观存在的,但唐后期河北社会文化的主体仍是处于退步、萧条期的汉文化,并且在与游牧民族文化的融合中逐渐实现着对游牧文化的同化,所谓唐后期"河北社会全然胡化"的论断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 马吉照李国亮
- 关键词:唐诗中晚唐时期胡化
- 唐诗中的冀东地理意象考释
- 2014年
- "卢龙"、"榆关"等冀东地名在唐诗中频繁出现,并成为边塞、边地的象征,或与衡阳、潇湘等南方地名并称,作为北方极其僻远之地的代表,构成古典诗文中极具典型意义的地理意象群。对相关地名的实际地理位置进行辨析,揭示冀东地理意象群在唐诗中的典型意义,并对此意象群在唐诗中形成的原因、在后世诗文中的应用等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对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丰富意涵以及进行区域人文地理研究、旅游文化资源的整理具有多重价值。
- 马吉照杨湘江
- 关键词:唐诗边塞诗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