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32300410139)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相关作者:李通刘海津刘国光金彩霞郑立庆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毒性
  • 1篇抑制率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光谱
  • 1篇荧光光谱法
  • 1篇荧光猝灭
  • 1篇沙星
  • 1篇伸长
  • 1篇曙红
  • 1篇曙红Y
  • 1篇作物
  • 1篇猝灭
  • 1篇罗丹明
  • 1篇罗丹明B
  • 1篇敏感性
  • 1篇环丙沙星
  • 1篇根伸长
  • 1篇光谱
  • 1篇光谱法
  • 1篇光谱法测定

机构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朱雯斐
  • 1篇郑立庆
  • 1篇金彩霞
  • 1篇刘国光
  • 1篇刘海津
  • 1篇张楠
  • 1篇崔英
  • 1篇李通

传媒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对曙红Y和罗丹明B之间的能量转移反应的荧光光谱法测定痕量锰
2017年
在pH 5.5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并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存在下,曙红Y与罗丹明B之间发生能量转移,导致罗丹明B的荧光增强;而在40℃温度条件下,当有锰(Ⅱ)存在时,罗丹明B在波长576nm处的荧光发射发生猝灭现象。进一步试验表明,当在激发波长为508nm和发射波长为576nm的条件下,上述荧光猝灭的强度ΔF,即试液中无锰(Ⅱ)及有锰(Ⅱ)存在时所测得的荧光强度F1及F2之差,与锰(Ⅱ)的浓度在1.0×10-8~2.0×10-7 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4.0×10-9 mol·L^(-1)。据此提出了测定样品中痕量锰(Ⅱ)的荧光光谱法。应用此方法对同一试样中痕量锰作了测定,并以此样品作基体,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为106%,样品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为4.8%。
崔英张楠
关键词:荧光光谱法曙红Y罗丹明B荧光猝灭
环丙沙星对3种作物的毒性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研究环丙沙星对作物的毒性效应,为其可能对农业生产带来的风险提供评价依据,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环丙沙星对3种作物(玉米、萝卜和小白菜)种子发芽、根伸长及芽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环丙沙星作用下,3种作物的根伸长抑制率和芽伸长抑制率与药物浓度显著相关(P<0.05),发芽抑制率与药物浓度不相关(P>0.05);药物对根伸长及芽伸长的抑制高于对种子发芽的抑制;环丙沙星对玉米、萝卜和小白菜的根伸长和芽伸长的ID50(抑制率为50%时污染物浓度)分别为7.97、2.51、1.48mg·kg-1和11.23、2.90、1.95mg·kg-1,3种作物在环丙沙星的胁迫下,其敏感性顺序为:小白菜>萝卜>玉米。
李通金彩霞朱雯斐刘国光刘海津郑立庆
关键词:环丙沙星根伸长抑制率敏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