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155-2)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李保华王晓燕郭启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有孔虫
  • 1篇第四纪
  • 1篇研究方法
  • 1篇晚第四纪
  • 1篇南海西部
  • 1篇壳体
  • 1篇环境意义
  • 1篇古环境
  • 1篇古环境意义
  • 1篇海侵
  • 1篇浮游有孔虫
  • 1篇CA
  • 1篇长江
  • 1篇长江三角
  • 1篇长江三角洲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南...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郭启梅
  • 2篇王晓燕
  • 2篇李保华

传媒

  • 2篇古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表层海水古温度重建方法之比较被引量:2
2013年
为正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需要了解过去气候变化的规律。表层海水温度(SST)作为海洋环境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是了解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关键。尤其是在晚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时期,表层海水古温度显著差异显示了环境的巨大变化,因此表层海水古温度的重建对于认识全球气候演变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海洋表层水温研究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从标志性种、标志性种组合以及非种方法,到转换函数群落方法、稳定同位素、Mg/Ca比值等的地球化学方法,海洋表层古水温的重建经历了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化的三个不同阶段。文中旨在比较目前重建表层海洋古水温的几种方法,评价其优缺点,以利于在研究中合理的综合应用,提高古环境恢复的可靠性。
郭启梅
关键词:晚第四纪研究方法
南海西部MIS12期以来表层海水古温度演化——来自浮游有孔虫群落及其壳体Mg/Ca比值的证据被引量:5
2012年
根据对南海西部越南岸外上升流区MD05-2901站位柱状样中浮游有孔虫群落定量统计及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壳体微量元素分析,研究首次获得南海长时间尺度上Gs.ruberMg/Ca比值古温度资料,详细阐述了南海西部自MIS12期、约45万年来的表层海洋环境尤其是海水古温度(SST)变化历史.过去45万年来该海域SST变化范围为23.03~29.93℃,冰期/间冰期平均温差4.8℃,呈现非常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性变化,而且SST在间冰期内有较大波动、变化幅度最高达5.6℃,高于冰期/间冰期平均变化幅度,但在冰期内其变化幅度则相对较小.频谱分析发现SST变化具有显著的112,40.7和23.6ka等周期.在终止期1,4和5,SST明显领先于氧同位素变化,进一步交叉频谱分析发现表层海水温度在偏心率、斜率及岁差周期上均领先于氧同位素变化.MD05-2901站位还是南海首次在长时间尺度上具有Mg/Ca,Uk’37及转换函数法等多种方法的古温度序列记录,在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上不同方法估算的古温度间可相互对比,但Mg/Ca法能够更清楚地记录短期快速气候变化.与南海北部和南部Mg/Ca比值SST相比较,MD05-2901站位结果显示南海西部的SST平均比南海南部低0.6℃(MIS5期以来),而与北部表层海水温度相当、并没有体现其低纬度因素,在MIS5期的某些时段西部较北部温度低达2℃以上.这种变化显示了在间冰期南海西部可能有较强上升流存在,导致其表层海水温度偏低.
王晓燕李保华
关键词:浮游有孔虫南海西部
长江三角洲DY03孔有孔虫群落演化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文中对上海奉贤DY03孔222m长的沉积物柱状样样品进行有孔虫定量统计分析,结合颗石藻、孢粉等其它古生物学资料,重建了晚新生代长江三角洲南部沉积环境变化。钻孔孔深60m以上发现有孔虫产出,包括60—40m与24.6—2m两层位,尤以24.6—2m有孔虫丰度较高。孔深60m附近有孔虫丰富,底栖有孔虫主要属种为Ammonia beccarii vars.,Nonionella stella,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Elphidium advenum和Astrononion tasmanensis等,而58.8—49.2m则不含有孔虫;孔深48.8—40m,有孔虫丰度、分异度均从下而上降低,从以Ammonia beccarii vars.-Elphidium advenum组合为主,Ammonia compressiuscula,Florilus decorus,Pseudononionella variabilis及Nonionella stella等繁盛的面貌,变为仅含少量的Ammonia beccarii vars.和Elphidium limpidum等。有孔虫群落在60—40m层位呈现了其沉积环境由滨岸演变为浅海、又转变为滨岸的演化序列。另一有孔虫丰富层位(埋深为24.6—2m)中,有孔虫分布连续、丰度高、属种分异度高,其中下部21.4—8.8m含有大量的低盐种Pseudononionella variabilis,Stomoloculinasp.以及少量Heterolepaspp.和Lagena hispida;中部8.4—5.0m产出大量深水型分子Ammonia compressiuscula及代表高温、高盐环境的瓷质类型Quinqueloculina seminula,Triloculina rotunda和Spiroloculina laevigata;上部4.8—2m中深水类型缺失,从下至上显示了一个海水由浅到深再变浅、海水盐度由低到高再变低、海水温度由低到高再变低的海侵-海退过程,且本次海侵较上次海侵水深更深、范围更广。对比显示,DY03孔24.6—2m地层相当于中国东部广泛存在的第一海侵层(全新世),而60—40m地层则相当于第二海侵层(晚更新世),有孔虫等生物群落演化反映了该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两次较大海水进退过程。
王晓燕郭启梅李保华
关键词:有孔虫海侵古环境长江三角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