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11A007)

作品数:8 被引量:88H指数:6
相关作者:吴苏喜张智敏刘瑞兴姚菲黄闪闪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马来西亚棕榈油总署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籽油
  • 7篇茶籽
  • 7篇茶籽油
  • 6篇油茶籽
  • 5篇油茶籽油
  • 2篇压榨
  • 2篇压榨法
  • 2篇油茶
  • 2篇油脂
  • 2篇油脂品质
  • 2篇水酶法
  • 2篇速率
  • 2篇提油
  • 2篇酶法
  • 2篇浸出法
  • 2篇苯并(A)芘
  • 1篇调和油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成分
  • 1篇营养成分分析

机构

  • 8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马来西亚棕榈...

作者

  • 8篇吴苏喜
  • 4篇张智敏
  • 3篇刘瑞兴
  • 3篇姚菲
  • 1篇周慧
  • 1篇黄闪闪

传媒

  • 2篇食品科学
  • 2篇中国油脂
  • 1篇粮油食品科技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食品工业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 3篇2013
  • 5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超级棕榈液油在湘味面粉熟食冬季生产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湘味面粉熟食的冬季生产用油大多是一级大豆油,但是其用油成本较高、易哈败、产品货架期较短。本试验在大豆油中加入适量超级棕榈液油和抑晶剂制成调合油,用于生产冬季湘味面粉熟食中,分析比较各自熟食产品的品质及其在0~5℃冬季气温条件下的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分别利用优化配方调和油和一级大豆油生产的湘味面粉熟食在品质上没有明显差异,均达到DB43/160.8———2009标准的质量要求;而且,调和油熟食的氧化稳定性优于大豆油熟食。说明利用超级棕榈液油部分取代大豆油来生产湘味面粉熟食,不但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延长产品货架期。
吴苏喜李慧Ooi Cheng Keat
关键词:棕榈液油大豆油调和油熟食面粉
茶籽油DNA提取方法的比较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食用油脂中DNA含量极低、DNA序列片段短、破坏严重的特点,通过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植物的通用tRNALeu,对茶籽油DNA几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建立了食用油脂中DNA提取新方法。结果证明:较之于文献中常见植物油DNA几种提取方法,用改进方法提取的DNA含量高、纯度高,可以作为PCR反应的模板,为食用油脂进行核酸类生物性检测提供了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
姚菲周慧吴苏喜
关键词:茶籽油DNA提取实时荧光PCR
辐照处理对油茶籽提油速率和油脂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对油茶籽提油速率、微观结构、贮藏稳定性、油茶籽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处理显著提高了脱壳油茶籽提油速率,但可引起油茶籽油过氧化值的明显升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油茶籽油过氧化值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辐照处理会对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产生一定影响。
姚菲吴苏喜
关键词:油茶籽油辐照处理油脂品质
不同生产工艺对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研究了压榨、浸出和水酶法3种制油工艺和不同精炼工序对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制油工艺中,水酶法制取的油脂无需精炼即可使其苯并(a)芘含量达到安全要求;导致传统热榨制油工艺中油茶籽油苯并(a)芘超标的主要原因是高温;在油茶籽油精炼工艺中,碱炼工序会促进苯并(a)芘含量大量增加,脱臭工序也会造成苯并(a)芘一定程度地增加,而脱色、冬化工序可以降低油茶籽油中的苯并(a)芘,最终使其达到安全范围内。
张智敏吴苏喜蔡晖周万猛
关键词:油茶籽油苯并(A)芘水酶法压榨法浸出法精炼
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工艺优化及其营养成分分析被引量:34
2012年
根据Box-Behnke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出油效率为响应值,考察料液比、酶解pH、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因素对超声辅助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2.62%(蛋白酶∶纤维素酶=4∶1),酶解温度52.1℃,料液比1∶5.58,酶解pH 6.47,超声时间20 min,加热预处理90℃、20 min,酶解时间5 h。在此条件下,出油效率高达83%,蛋白水解率高达90.4%。该工艺制备的油茶籽油无需精炼,各项指标均已符合一级压榨茶油的标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87.8%,VE含量为204.5 mg/kg,角鲨烯含量为114.4 mg/kg,在提取过程中完好地保留了营养活性成分。
刘瑞兴张智敏吴苏喜黄闪闪
关键词:油茶籽油水酶法营养成分响应面
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的形成与控制被引量:9
2013年
通过研究热榨、冷榨、浸出和不同精炼工序对油茶籽油中苯并(a)芘(BaP)含量的影响,探索了茶籽油中BaP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冷榨毛油中BaP含量为(2.56±0.0804)μg/kg,其无需精炼即可达到食用安全要求(≤10μg/kg);导致传统热榨-浸出制油工艺中油脂的BaP超标的主要原因是高温而不是浸出溶剂;碱炼工序会促进BaP含量大量增加,高温脱臭工序也会提高BaP含量(增幅约84%~247%);而脱色、冬化工序可以降低油脂中的BaP(降幅约71.5%~85.9%)。因此,在油茶籽油生产与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高温条件;毛油精炼工艺应包含脱色和冬化工序,同时应控制碱炼与脱臭工艺条件,使茶籽油得到适度精炼,以确保其食品质量安全。
吴苏喜张智敏刘瑞兴
关键词:油茶籽油苯并(A)芘压榨法溶剂浸出法
微波处理对油茶籽提油速率和油脂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介绍分析了不同程度微波预处理对茶籽油出油速率、原料微观结构、油脂主要理化指标、油脂脂肪酸组成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显著提高了油茶籽油出油速率,且对脂肪酸组成和油脂品质产生一定影响。
姚菲吴苏喜
关键词:茶籽油微波处理油脂品质
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营养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6
2013年
从不同制油方法及毛油不同精炼工序的角度分析工艺对油茶籽油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榨工艺制得的油茶籽毛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含量最高为(87.92±0.06)%,其次是水酶法工艺为(87.83±0.05)%;精炼工序对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冷榨工艺得到的油茶籽毛油中VE总含量高达(213.70±1.30)mg/kg,水酶法得到的毛油VE达到(204.45±1.24)mg/kg,均显著高于其他工艺(P<0.05)。冷榨工艺毛油中角鲨烯含量高达(113.71±1.20)mg/kg,水酶法毛油角鲨烯含量为(114.37±1.16)mg/kg,均略高于热榨工艺(P>0.05),显著高于其他工艺(P<0.05)。毛油精炼过程中,VE和角鲨烯含量大量损失。碱炼和脱臭工序是影响油茶籽油营养品质的主要环节。
张智敏吴苏喜刘瑞兴
关键词:油茶籽油脂肪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