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21005)

作品数:38 被引量:255H指数:11
相关作者:刘加平杨柳刘艳峰刘大龙王莹莹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4篇建筑
  • 10篇民居
  • 8篇能耗
  • 5篇住宅
  • 4篇热环境
  • 4篇热舒适
  • 4篇居住
  • 4篇居住建筑
  • 4篇建筑能耗
  • 3篇室内热环境
  • 3篇热湿耦合
  • 3篇热湿耦合传递
  • 3篇中性温度
  • 3篇相变潜热
  • 3篇节能
  • 3篇可持续发展
  • 2篇傣族
  • 2篇人体热舒适
  • 2篇山地
  • 2篇生态

机构

  • 37篇西安建筑科技...
  • 3篇长安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南京工程学院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陕西教育学院
  • 1篇中国建筑西北...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北京明诚技术...

作者

  • 23篇刘加平
  • 11篇杨柳
  • 6篇刘艳峰
  • 5篇刘大龙
  • 4篇王莹莹
  • 3篇胡冗冗
  • 3篇王登甲
  • 3篇何文芳
  • 3篇李曙婷
  • 3篇李志民
  • 3篇韦娜
  • 3篇周崐
  • 3篇高源
  • 3篇张磊
  • 2篇葛翠玉
  • 2篇闫海燕
  • 2篇梁爽
  • 2篇张卫华
  • 2篇张磊
  • 1篇吴谨

传媒

  • 6篇建筑科学
  • 4篇华中建筑
  • 3篇太阳能学报
  • 3篇暖通空调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3篇土木建筑与环...
  • 2篇四川建筑科学...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建筑经济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中国园林
  • 1篇城市问题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城市建筑
  • 1篇建筑节能
  • 1篇Journa...
  • 1篇建筑技艺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10篇2012
  • 12篇2011
  • 4篇201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秦岭乡土民居自发演进的适宜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乡土民居处于自发、盲目地演进状态中,探求自发演进中的根本问题是引导其良性发展的基础。该文以商州市商州区乡土居民为例,通过抽样调查,首先归纳了秦岭乡土民居变化趋势;其次从使用者意愿角度分析秦岭乡土民居历史演进的直接影响因素,并预测其发展方向;再次,揭示当今秦岭民居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困境;最后,提出秦岭演进方向,并寻求建立引导民居演进的控制策略。
刘加平何文芳胡冗冗
关键词:演进适宜性乡土民居
山地草原地区城镇住宅楼室内热环境的改善途径--以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城为例
2014年
我国西部地区山地草原分布广、面积大。以位于这一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张掖市肃南裕古族自治县县城的多层住宅楼为研究对象,在夏冬两季典型气候下,对该地区的住宅建筑进行了温湿度、太阳辐射强度等热环境参数的测试。基于测试数据分析了该地区住宅建筑的优点及不足,对室内热环境的改善提出了相应策略。
张磊张磊
关键词:住宅室内热环境
云南德宏州官纯寨傣族民居形制与营造模式探析被引量:1
2011年
探讨了云南德宏州官纯寨傣族村民居更新发展的模式。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分析村寨家庭构成模式及住宅空间使用规律。研究发现:官纯傣族的传统住宅形制正在发生改变,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传统建筑难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各种新型材料替代传统砖木材料成为大势所趋。这说明在少数民族村寨民居现代化更新过程中,应提炼传统居住方式、传统住宅营造模式中的有益成分,将其与现代建筑材料、技术相结合,从而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的需求。
李曙婷李志民周崐
关键词:傣族民居
墙体传湿对内表面温度的影响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建立了以相对湿度和温度为驱动势的热湿耦合传递数学模型,并对模型准确性进行了验证.以松木板墙和砖墙为例,利用所建数学模型对其在不同热湿环境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发现:在稳态条件下,松木板墙内表面温度比未考虑传湿情况最多低1.4℃,砖墙内表面温度比未考虑传湿情况最多低0.7℃;在周期性边界条件下且不考虑传湿时,松木板墙和砖墙内表面温度始终高于室内空气温度,考虑墙体传湿时,墙体在白天有部分时间段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温度,有利于室内热环境的改善;松木板适合在室内空气含湿量变化幅度较大的地区作墙体材料,而砖适合在干燥且室内空气含湿量变化幅度较小的地区作墙体材料.
王莹莹刘艳峰王登甲刘加平
关键词:热传递湿传递相变潜热内表面温度
祁连山北麓牧民传统民居建筑技艺的再生策略与方法——以甘肃肃南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设计为例被引量:2
2018年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传统民居建筑技艺具有不同特征,如何对其进行再生需结合具体情况给出相应策略。本文从草原生态观内涵出发,对祁连山北麓牧民传统民居建筑技艺在建筑选址、资源利用、空间布局,建构方式四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通过甘肃肃南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设计研究提出西部山地草原地区传统建筑技艺以绿色发展为目标的再生策略与方法。
张磊赵敬源刘加平
关键词:建筑技艺绿色建筑
陕南山地乡村生态民居设计实践被引量:11
2012年
以陕西宁强李家院村生态民居设计为例,通过对当地民居现状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了传统民居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且分析其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从生态和技术的角度对传统民居的空间和构筑形态进行改造,提出了适合当地的民居建筑设计策略和方案,以提高广大山地居民的生活质量、降低建筑能耗、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为山地生态民居建设提供借鉴。
韦娜刘加平高源
关键词:民居生态可持续发展
西部山地乡村生态民居经济性分析——以四川大坪村灾后重建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加强乡村民居的经济性建设,是构建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以四川成都大坪村灾后重建生态民居为例,从建造成本、平面布局、建筑结构、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消费成本及周边有限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分析其经济性,为西部山地乡村的民居建设提供参考。
韦娜刘加平
关键词:生态民居可持续发展
西藏高原低能耗建筑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6
2011年
针对西藏高原地区城乡居住建筑环境质量差、常规能源缺乏的现状,通过对城乡居住建筑的大规模实地勘察、对建筑物理环境和能耗等指标的详细测算以及对城镇居住建筑和传统民居基本模式的综合分析,提出了适合西藏高原自然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的低能耗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关键技术问题。研发了低能耗建筑设计基本气象参数数据,创作出以太阳能综合利用为核心技术、适合当地民族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城镇节能居住建筑体系和新型乡村生态民居建筑并建成示范工程,在满足基本热舒适条件下,同时保证了居住建筑的采暖和空调的超低能耗。编制了西藏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相关标准和图集,推动了当地建筑节能行业的整体进步。研究成果对于西部其他地区亦具有借鉴意义。
刘加平杨柳刘艳峰田国民
关键词:建筑节能太阳能利用居住建筑低能耗建筑
西部山地乡村建筑外环境优化研究——以四川成都通济镇大坪村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的外环境设计需要考虑越来越多的因素.以四川大坪村的震后重建项目为例,以优化建筑外环境为目的,对大坪村进行了整体规划,深入研究了影响建筑外环境的因素,并将可持续理念应用于实际建设,为山地乡村的外环境设计提供参考.
韦娜刘加平刘思铎高源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建筑能耗计算方法综述被引量:21
2013年
介绍了建筑能耗计算从简化方法到动态模拟计算的发展过程,分析了简化计算方法和动态模拟方法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指出简化计算方法计算简单,但不能满足大型建筑全年能耗准确计算的需求;动态能耗计算方法提高了能耗计算准确度,但需要建立复杂的传热方程,不同的求解方法会使计算结果产生较大的差别,这种方法是今后建筑能耗计算的主流发展方向。
刘大龙刘加平杨柳
关键词:建筑能耗计算方法热平衡方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