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10178)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相关作者:姜海蓉彭方毅周欢陈远翔徐建建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气管内喷雾注入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经气管内喷雾注入博莱霉素(Bleomycin,BLM)致大鼠肺纤维化,于第1、2、3、4周处死大鼠,观察大鼠给药后日常状况和体重变化,测定羟脯氨酸(L-hydroxyproline-trans-4-hydroxy-L-proline,HYP)含量、肺重,计算肺系数,取肺组织制备病理切片,进行HE、Masson染色后,评价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给药4周后,模型组大鼠肺部产生了明显肺纤维化症状,肺系数及HY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泡间隔增厚,纤维化区可见大量蓝色胶原纤维沉积。结论大鼠气管内喷雾注入BLM可成功制备肺纤维化模型,且纤维化分布较均匀。
- 彭方毅周欢吴静姜海蓉
- 关键词:博莱霉素纤维化
- 一种新型优化的肺组织羟脯氨酸水平测定方法的建立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建立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HYP)水平测定方法,以评价大鼠肺组织纤维化程度。方法比较不同酸水解时间、氧化时间、显色时间等对大鼠肺组织HYP水平测定结果的影响,据此建立大鼠肺组织HYP水平测定方法,并初步应用于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HYP水平的测定。结果通过优化得出HYP水平测定最佳条件为110℃7.50mol盐酸(HCL)水解16h,常温氧化10min,60℃显色25min。本方法灵敏度为0.067/μg/mL,回收率为88.85%~110.88%,平均CV为4.70%~6.60%。该法应用于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研究中,模型组HY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该法灵敏度与回收率均较高、重现性较好,可用作临床对肺纤维化程度判定的定量方法。
- 彭方毅周欢姜海蓉袁兵占崔玉花
- 关键词:羟脯氨酸
- HPV 16L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表达条件的优化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构建HPV16L1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并优化其表达条件。方法:根据GeneBank中的HPV序列及pGEX-KG中的多克隆位点设计引物,以含有HPV全长基因片段重组质粒为模板,经PCR扩增出1 500 bp的DNA片段。将所得片段与pGEX-KG载体连接,转化JM109大肠杆菌,筛选阳性克隆。其扩增片段测序结果与原序列一致,表明原核表达载体pGEX-KG-HPV16L1已构建成功。提取pGEX-KG-HPV16L1质粒转化到BL21(DE3)表达菌株中,经IPTG诱导后收集菌体,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鉴定。结果:在大肠杆菌中获得HPV16L1基因融合表达,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83kDa;表达的蛋白能与抗HPV16L1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HPV16L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为HPV16L1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彭方毅姜海蓉陈远翔陈盛珍林治华彭方亮赵卫兵陈保德
- 关键词:HPV16L1原核表达GST融合蛋白
- 免疫分析法在吡虫啉农药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对吡虫啉残留免疫分析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介绍了各种免疫分析方法,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优劣,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免疫分析法在吡虫啉农药残留检测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 彭方毅杨海艳姜海蓉徐建建
- 关键词:吡虫啉农药残留人工抗原免疫分析
- 抗氨甲酰化蛋白抗体的制备及其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了制备抗氨甲酰化蛋白抗体,探讨了氨甲酰化与瓜氨酸化之间的关系,开发氨甲酰化蛋白检测试剂盒。以牛血清白蛋白(BSA)和氰酸钾(KCNO)为原料合成人工完全抗原(Hcit-BSA),然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和BALB/c小鼠,获得抗血清,间接ELISA测定抗体效价,用方阵实验确定抗体最佳稀释倍数和包被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间接竞争ELISA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表明:抗体效价大于1∶8 000,抗体最佳稀释倍数为1∶4 000,包被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25μg/mL,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氨甲酰化产物(carbamylation-derived products,CDPs)。Hcit-BSA具有较强免疫原性,使BALB/c小鼠产生抗氨甲酰化蛋白抗体,也为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的免疫分析方法奠定了基础,为一些疾病的早期快速检测提供了可能。
- 彭方毅徐建建姜海蓉伍娟杨海艳周欢
- 关键词:瓜氨酸氨甲酰化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诊断用苛求芽孢杆菌尿酸酶的剂型与储存方法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考察重组苛求芽孢杆菌尿酸酶作为诊断试剂的剂型和储存方法。方法:将此重组尿酸酶制成干粉和液体剂型于-18℃和4℃储存,定期测定酶活性;在干粉制剂时加入保护剂于-18℃储存,在液体制剂时加入防腐剂于4℃储存,间隔适当时间监测酶活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此尿酸酶四聚体和二聚体,染色检测蛋白和酶活性。结果:此尿酸酶干粉和液体制剂在4℃储存28 d后对应的剩余酶活性分别为12%和100%,在-18℃冻存28 d后对应的剩余酶活性分别为24%和92%。在干粉制剂时加海藻糖、蔗糖或甘露醇作为保护剂于-18℃储存56 d后,剩余酶活性对应分别为100%、76%和43%。加叠氮钠或苯甲酸的液体制剂,在4℃储存56 d后对应的剩余酶活性分别为99%和82%。在-18℃储存至无活性的冻干粉制剂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发现此尿酸酶主要以无活性二聚体存在而活性四聚体很少。结论:此尿酸酶作为诊断试剂,可加入叠氮钠制成液体剂型在4℃储存。
- 陈远翔姜海蓉彭方毅廖娟杨晓兰廖飞
- 关键词:酶活性
- 风湿通痹膏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观察风湿通痹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风湿通痹膏外敷,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及疾病活动度。结果:治疗组脱落5例,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脱落2例,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积分、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症状积分、C-反应蛋白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通痹膏外敷能显著降低类风湿关节炎症状积分和C-反应蛋白。
- 彭秀峰冷文飞郭淮铨王小川蒋晓凤彭方毅
- 关键词: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