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256)

作品数:8 被引量:77H指数:5
相关作者:刘焱文陈树和黄显章沈婵娟冯芸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菝葜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色谱
  • 2篇盆腔
  • 2篇盆腔炎
  • 2篇皮素
  • 2篇槲皮素
  • 2篇相色谱
  • 2篇慢性
  • 2篇慢性盆腔炎
  • 2篇金刚藤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学成
  • 1篇血清药物
  • 1篇血清药物化学
  • 1篇炎症
  • 1篇炎症介质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化学

机构

  • 5篇湖北中医药大...
  • 4篇湖北省中医院
  • 3篇湖北中医学院
  • 2篇南阳理工学院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三峡大学

作者

  • 6篇刘焱文
  • 4篇陈树和
  • 3篇沈婵娟
  • 3篇黄显章
  • 2篇冯芸
  • 2篇谢长
  • 2篇叶晓川
  • 1篇赵清超
  • 1篇吴姗
  • 1篇巴赛
  • 1篇汪鋆植
  • 1篇尹玲
  • 1篇杨德森
  • 1篇干国平
  • 1篇廖鹏程
  • 1篇於小波
  • 1篇袁林
  • 1篇张晟
  • 1篇昝俊峰
  • 1篇袁杰

传媒

  • 2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菝葜抗炎活性部位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对菝葜抗炎活性部位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探讨菝葜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建立菝葜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通过HPLC图分析比较空白血清、含药血清、菝葜提取物的成分的差异,确定菝葜提取物大鼠灌胃后血中移行成分。结果在菝葜提取物含药血清中发现了45种入血成分,其中25种为原型成分,20种可能为原型成分的代谢产物。结论 45种入血成分可能是菝葜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菝葜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药效机制。
谢长沈婵娟陈树和叶晓川邹鹏程刘焱文
关键词:菝葜血清药物化学
金刚藤有效部位群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组织炎症介质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通过研究金刚藤有效部位群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炎症介质(PGE2、组胺和5-羟色胺)的影响,探讨金刚藤有效部位群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用苯酚胶浆注入大鼠子宫造成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给药后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PGE2的含量,用荧光法测定大鼠子宫组织中组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结果:金刚藤有效部位群能够显著减少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PGE2、组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结论:金刚藤有效部位群抑制PGE2、组胺和5-羟色胺等炎症介质的合成及释放是其发挥抗炎作用的机理之一。
黄显章汪鋆植昝俊峰刘焱文
关键词:金刚藤慢性盆腔炎炎症介质
金刚藤有效部位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抗炎镇痛作用被引量:37
2010年
目的:确定金刚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物质部位群,为金刚藤制剂的二次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苯酚胶浆注入大鼠子宫造成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探讨金刚藤有效物质部位群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炎症的影响;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鸡蛋清水溶液致大鼠足跖肿胀法探讨其抗炎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结果:金刚藤有效物质部位群能明显减轻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的炎症反应;能明显减轻小鼠耳肿胀及大鼠足跖肿胀反应;能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可显著降低大鼠子宫组织中PGE2的含量。结论:金刚藤有效物质部位群对大鼠和小鼠致炎模型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在小鼠扭体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镇痛作用,金刚藤有效部位群抑制PGE2的合成及释放是其发挥抗炎作用的机制之一。
黄显章邹鹏程高秋芳冯芸伊玲刘焱文
关键词:金刚藤慢性盆腔炎抗炎镇痛
菝葜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离和鉴定菝葜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成分。方法在活性示踪下,采用色谱法分离纯化化合物,采用IR、MS、NMR等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分别为:3,4-二甲氧基肉桂酸(1)、2,3-脱氢水飞蓟宾(2)、水飞蓟宾(3)、Aiphanol(4)、南方贝壳杉双黄酮(5)、南方贝壳杉双黄酮-4'-甲基醚(6)。结论该6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菝葜的根茎中分离得到。
干国平吴婉琴杨德森袁杰
关键词:菝葜化学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法测定菝葜有效部位中4种指标成分的含量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建立HPLC波长切换法同谱测定菝葜有效部位中落新妇苷、黄杞苷、白藜芦醇和槲皮素4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100-5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30℃,多波长切换时间序列采样:0~45 min为290 nm;45~57 min为303 nm;57~80 min为370 nm。结果:落新妇苷在0.037~0.370μg、黄杞苷在0.011~0.110μg、白藜芦醇在0.302~3.020μg和槲皮素在0.042~0.4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n=6);4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32%,97.55%,98.33%,97.12%;RSD分别为1.7%,2.1%,1.5%,1.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所测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菝葜有效部位的质量控制。
谢长沈婵娟廖鹏程陈树和邹鹏程叶晓川刘焱文
关键词:落新妇苷白藜芦醇槲皮素波长切换法
菝葜药用植物的资源调查及品质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菝葜的资源品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方法:选取全国有代表性的菝葜主产区进行资源调查,采集样品和生态环境资料;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不同产地菝葜中的白藜芦醇、落新妇苷和黄杞苷,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薯蓣皂苷元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菝葜药材中白藜芦醇、落新妇苷和黄杞苷的斑点强弱差异较大,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差异明显。结论:菝葜药用植物的品质与其生态环境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张晟於小波沈婵娟陈树和刘焱文
关键词:菝葜资源调查薯蓣皂苷元
中药有效部位(群)研究在中药及复方研究中的优势与展望被引量:13
2010年
目前中药研究的思路主要有从单一植物中提取单一有效成分(单体化合物)或提取物开发成新药和中药及复方制剂的开发研究两种。前一种研究思路对于中药及复方而言,其局限性已越来越明显;中药及复方有效部位(群)的研究思路具有符合传统中医药理论和"多组分、多靶点、多效应"的现代理论等诸多优势,可基本讲清中药及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因此,有效部位(群)的研究是揭示中药及复方的奥秘、实现中药现代化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黄显章赵清超袁林
关键词:中药
HPLC法测定菝葜提取物中槲皮素的含量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菝葜提取物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C18(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370n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49∶51),柱温为35℃,流速为1.0mL·min-1。结果:槲皮素检测浓度在0.041~0.41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7.81%,RSD=1.04%(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菝葜提取物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尹玲冯芸吴姗陈树和刘焱文巴赛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槲皮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