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3228120001)

作品数:10 被引量:131H指数:7
相关作者:王黎娟管兆勇何金海陈璇黄青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湖北省气象局广东省江门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年际
  • 4篇年际变化
  • 3篇登陆台风
  • 3篇台风
  • 3篇梅雨
  • 3篇江淮梅雨
  • 3篇降水
  • 3篇暴雨
  • 3篇暴雨增幅
  • 2篇数值模拟
  • 2篇西太平洋
  • 2篇榴莲
  • 2篇环流
  • 2篇海温
  • 2篇碧利斯
  • 2篇大气环流
  • 2篇值模拟
  • 1篇雨期
  • 1篇上空
  • 1篇水汽

机构

  • 12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广东省江门市...
  • 2篇湖北省气象局
  • 2篇江苏海事职业...
  • 2篇江苏省气象科...
  • 1篇教育部
  • 1篇陕西省气象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王黎娟
  • 3篇管兆勇
  • 3篇黄青兰
  • 2篇李熠
  • 2篇何金海
  • 2篇陈璇
  • 2篇王艳玲
  • 1篇倪东鸿
  • 1篇李忠贤
  • 1篇高辉
  • 1篇郭帅宏
  • 1篇林春泽
  • 1篇曾刚
  • 1篇邓伟涛
  • 1篇何洁琳
  • 1篇孙照渤
  • 1篇卢珊
  • 1篇卢珊
  • 1篇刘伟辉

传媒

  • 5篇大气科学学报
  • 3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人民长江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纬季风涌影响登陆台风“榴莲”(0103)和“碧利斯”(0604)暴雨增幅的比较被引量:25
2012年
以2001和2006年盛夏登陆中国南方并造成巨大灾害的两次热带气旋过程为例,利用"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对2001年0103号"榴莲"和2006年0604号"碧利斯"热带气旋陆上维持和暴雨增幅的大尺度环境场及成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榴莲"登陆后与中纬度西风槽发生相互作用,构成了典型的"北槽南涡"天气形势,"碧利斯"登陆后受西太平洋副高、北方大陆高压坝和南侧副高向西南方向延伸的高压脊所包围,有利于其环流维持。2)"榴莲"和"碧利斯"陆上维持期间越赤道气流明显增强,但是在"榴莲"活动期间,100°E附近越赤道气流表现突出,而在"碧利斯"陆上活动期间,80°E附近越赤道气流尤为显著,它们都增强了当时的西南季风,把大量来自热带海洋的水汽注入登陆后减弱的"榴莲"和"碧利斯"环流,使其非但没有很快减弱消亡,反而能在登陆后长时间维持不消。3)2001和2006年东亚夏季风存在明显低频振荡,2001年低纬夏季风10~20d低频振荡显著,而2006年则以30~60d低频振荡为主,由不同低频振荡周期表示的低纬季风涌均存在明显的北传特征。当低频振荡处于极端活跃位相时,季风涌最为强盛并侵入"榴莲"和"碧利斯"环流系统,正好对应着当时的台风暴雨剧烈增幅。此外,低频气流的辐合和低频水汽输送也是"榴莲"和"碧利斯"暴雨增幅的重要原因。
卢珊王黎娟管兆勇何洁琳宋鸿
关键词:榴莲碧利斯暴雨增幅
江淮流域持续性强降水期间西太副高位置变异与非绝热加热的关系被引量:24
2011年
采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全国740站逐日降水资料,讨论了江淮流域持续性强降水期间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变动特征及其与非绝热加热的关系。通过个例合成研究发现:副高位置变异与强降水持续期间大气非绝热加热关系密切。强降水持续期间,副高北侧的江淮流域和西侧的孟加拉湾北部地区均存在强烈的视热源和视水汽汇。强降水发生前3 d,江淮流域Q1z开始增大,到降水发生后2 d的Q1z达到最大,尔后逐渐减小,降水结束后变化趋于平缓,此期间不利于副高北抬;此外,强降水发生前2 d,孟加拉湾北部地区Q1z开始增大,降水发生后1 d达最大,副高逐渐西伸,此后,Q1z减小,副高相应有所东退。根据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对流层中层,江淮流域非绝热加热的垂直变化有利于副高北侧气旋性涡度增长,阻碍副高北进,有利于雨带在江淮流域维持,形成持续性降水;孟加拉湾北部地区非绝热加热的垂直变化有利于副高西侧反气旋涡度增加,可能是诱导副高西伸的原因之一。
王黎娟陈璇管兆勇何金海
关键词:天气学西太平洋副高非绝热加热
低纬季风涌影响登陆台风暴雨增幅的比较
以2001年和2006年盛夏登陆我国南方并造成巨大灾害的两次热带气旋过程为例,利用"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对0103号(2001年)"榴莲"和0604号(...
卢珊王黎娟管兆勇何洁琳
关键词:榴莲碧利斯暴雨增幅
文献传递
大气加热场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期位置变化的数值模拟被引量:8
2011年
利用江淮2003年和华南1998年夏季持续性强降水典型个例,采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模拟了强降水期间江淮、华南及孟加拉湾热源异常分布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期位置东西进退及南北变动的影响。模拟证实: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的短期变异与大气加热场及其配置有密切的联系。持续性强降水期间,副高西侧较远处孟加拉湾热源是诱导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西伸的原因之一;华南强降水期间,华南和孟加拉湾热源的共同存在可使副高在季节性西伸过程中出现短期东撤;江淮强降水期间,江淮和孟加拉湾热源的共同存在会诱导副高异常西伸。但模式在模拟副高位置南北变动上效果并不明显,不能证实华南、江淮热源单独存在时对副高在南北位置变异上的阻碍作用。
陈璇王黎娟管兆勇林春泽
关键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数值模拟REGCM3持续性强降水
西南季风与登陆台风耦合的暴雨增幅诊断及其数值模拟被引量:27
2011年
以登陆内陆后维持时间长、暴雨增幅的热带气旋"碧利斯"(0604)为研究对象,利用"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地面加密观测资料,讨论了西南季风与登陆台风耦合的暴雨增幅,分析了台风涡旋周围的水汽收支特征,发现净西风、净南风输送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在"碧利斯"登陆大陆减弱西行的过程中,西南季风对登陆台风的维持和暴雨增幅有重要影响。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模拟"碧利斯"登陆后的降水表明,该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降水强度和暴雨落区,模拟路径与台风实际路径走向大体一致,但存在一定偏差;季风涌爆发时,台风中心南侧降水出现明显增幅。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降水强度对水汽输送大小较敏感,水汽输送减弱致使降水强度明显减弱,可见西南季风的水汽输送对暴雨的影响至关重要。
王黎娟高辉刘伟辉
关键词:登陆台风西南季风水汽收支数值模拟
江淮流域梅雨期降水的空间非均匀分布与前期海温的关系被引量:12
2014年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1978—2007年全国753站逐日降水资料、NECP/NCAR提供的逐日再分析资料和NOAA提供的第2套扩展重建海温资料,从区域整体角度确定了近30 a(1978—2007年)江淮流域梅雨期。采用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经验正交函数)分析,讨论了江淮流域梅雨期降水空间非均匀分布特征,着重研究了影响江淮梅雨空间非均匀分布的前期海温关键区及关键时段。结果表明:全区一致梅雨旱涝与前期冬季北太平洋鄂霍次克海附近的海温异常有密切的联系。当前期冬季该海域海温偏高时,冬季风偏弱,对应后期梅雨一致偏涝,反之则偏旱。5月南海至台湾和菲律宾以东附近海温偏低,江淮流域梅雨量偏多,反之则偏少。梅雨的南北反相分布与前期秋冬季中印度洋的海温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当前一年10月至当年1月中印度洋海温偏高时,梅雨期850 hPa江淮之间易形成切变线,有利于梅雨区"南旱北涝",反之则"南涝北旱"。梅雨的东西反相分布与前期秋、冬季热带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关系密切,ENSO事件有可能通过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东西位置,从而引起东亚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梅雨东西分布反相。前期秋季和冬季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年(对应ENSO暖事件),西太副高位置偏西,有利于梅雨区"东旱西涝",反之则"东涝西旱"。
王黎娟黄青兰李熠韩世茹
关键词:江淮梅雨海温
4—5月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亚洲南部夏季风的关系被引量:17
2012年
利用1979—2008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向外长波辐射资料讨论了4—5月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亚洲南部夏季风的关系。发现南亚高压建立偏早年其建立过程时间长,中南半岛高空反气旋环流强,建立开始前位于菲律宾群岛以东洋面上空的反气旋环流中心位置较为偏西;偏晚年南亚高压建立过程时间短,中南半岛高空反气旋环流弱,建立开始前西太平洋上空无闭合的反气旋性环流中心。南亚高压建立的早晚与中南半岛地区对流建立发展关系密切,当中南半岛地区对流建立发展较早时,南亚高压建立较早;反之,对流建立发展偏晚时,南亚高压建立偏晚。南亚高压建立早晚年,亚洲南部夏季风的爆发存在明显差异。南亚高压建立偏早年,孟加拉湾东部—中南半岛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爆发早;建立偏晚年,孟加拉湾东部—中南半岛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爆发晚,因此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的早晚对后期亚洲南部夏季风的爆发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王黎娟郭帅宏
关键词:年际变化
南方气旋活动特征及其对长江流域降水的影响
2012年
为了研究夏季沿海气旋活动频数对区域降雨的影响,利用55 a海平面气压场以及我国160站的月降水资料,统计了南方气旋活动频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夏季沿海气旋活动频数与长江流域降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南方气旋活动频数存在着明显的年际、月际变化和地域、地理分布,并进一步证明了6,7月份沿海气旋活动频数对研究区域降水具有一定的表征能力。
王艳玲王黎娟
关键词:降水
江淮梅雨区域入、出梅划分及其特征分析
梅雨是大气环流季节转换过程中产生的江淮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入梅的迟早、梅雨期的长短、梅雨量的丰枯以及梅雨带的漂移都会严重影响江淮地区的夏季气候状态。然而,入梅和出梅日期的确定至今仍是天气分析和预报上的难点,目前对梅雨...
黄青兰王黎娟何金海管兆勇
关键词:江淮梅雨年际变化大气环流
文献传递
东亚地区北方气旋和南方气旋活动频数的时空特征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1953—2007年NCEP/NCAR再分析逐日海平面气压场资料,统计分析东亚地区北方气旋和南方气旋的时间和地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北气旋活动频数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伴随着一次全球性的年代际气候跃变,20世纪80年代初期北方气旋活动频数出现了显著的突变。从月际分布可知,5月北方气旋频数最多,8月南方气旋频数最多;春季北方气旋活动频繁,存在着明显的两个高值中心,分别位于蒙古国中部和中国东北地区北部;夏季南方气旋活动频繁,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沿海及日本南部海面。南北气旋活动频数的季节变化与大气环流的变化密切相关。相关统计结果可增加对东亚温带气旋活动规律的认识和了解,并为预测和预报提供参考。
王艳玲王黎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