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5062039)

作品数:12 被引量:48H指数:5
相关作者:李放任大江叶超群文天用田海泉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干细胞
  • 6篇髓核
  • 5篇脂肪干细胞
  • 5篇椎间盘
  • 4篇体外
  • 4篇细胞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蛋白
  • 2篇脂肪间充质干...
  • 2篇退变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聚糖
  • 1篇电镜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信号转导通路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样

机构

  • 11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李放
  • 4篇任大江
  • 4篇叶超群
  • 3篇文天用
  • 3篇田海泉
  • 2篇吴坤
  • 2篇万中元
  • 2篇刘连江
  • 2篇李进珍
  • 2篇马健
  • 2篇余兆仲
  • 1篇马舟涌
  • 1篇陈晓斌
  • 1篇马周涌
  • 1篇王龙剑

传媒

  • 5篇中国康复理论...
  • 5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兔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其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索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脂肪干细胞(ASCs)变化,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代谢的影响。方法分别用DMEM、DMEM/F12(2∶1)、α-MEM培养兔BMSCs和ASCs。将体外培养的第3代兔BMSCs和ASCs各分为2组后培养到第3代。A组:软骨诱导培养基(CM)+ASCs,B组:CM+ASCs+bFGF5ng/ml,C组:BMSCs+CM,D组:BMSCs+CM+bFGF5ng/ml。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测定35SO42-摄入量及羟脯氨酸浓度。结果α-MEM培养基比DMEM、DMEM/F12(2∶1)制备的BMSCs和ASCs所需时间缩短。单层培养的BMSCs和ASCs增殖较快,贴壁较牢且生成细胞集落,但经CM诱导后,细胞增殖较慢,贴壁不牢,且细胞没有集落生成。诱导后的BMSCs和ASCs的形状趋向于类圆形,B组和D的细胞数量比A组和C组的细胞多,B组、D组分别比A组、C组表达羟脯氨酸增加、35SO42-摄入量增加,而D组羟脯氨酸表达和35SO42-摄入量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添加了bFGF的CM诱导液诱导的兔干细胞生长较好,代谢增加。
马舟涌李放余兆仲任大江陈晓斌
关键词:髓核
富含血小板血浆凝胶复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构建可注射组织工程髓核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以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凝胶复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构建可注射组织工程髓核的可行性。方法:将体外扩增的第3代兔ADSCs经流式细胞仪鉴定后接种至自体PRP凝胶中,体外立体培养2周、4周、8周时分别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5-溴-2-脱氧尿嘧啶(BrdU)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在PRP凝胶中的分布及存活情况;分光光度法检测PRP凝胶-细胞复合体中糖胺聚糖(GAG)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蛋白多糖(Aggrecan)、Ⅱ型胶原(CollagenⅡ)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体外扩增的第3代细胞CD90阳性率为95.2%,CD45阳性率为0.9%。培养2、4、8周时PRP凝胶细胞复合体均为表面光滑的凝胶状,弹性较好;番红O染色2周时细胞外基质几乎不着色,4周时可见细胞周围呈粉色的弱阳性染色,8周时多数细胞周围呈红色阳性染色。HE染色和扫描电镜各时间点均可见细胞均匀分布于网络状支架内;BrdU免疫荧光法显示细胞在支架中生存状态良好,培养4周时阳性细胞数较培养2周时明显增多(P<0.05),8周时较4周时明显增多(P<0.05)。培养4周时GAG含量较培养2周时明显增高(P<0.05),8周时较4周时明显增高(P<0.05);培养4周时与培养2周时比较3个目的基因mRNA表达量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8周时与4周时比较亦明显增高(P<0.05)。结论:以兔自体PRP凝胶与ADSCs构建的复合体在体外培养时细胞可以向类髓核样细胞分化,用此方法构建可注射组织工程髓核具有可行性。
马健李放任大江吴坤万中元李进珍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椎间盘退变被引量:7
2010年
p38 MAPK信号通路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的重要分支,它在炎症、细胞应激、凋亡、细胞周期和生长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既往在骨关节炎的研究中发现,p38参与炎性因子的激活、软骨细胞的凋亡等,与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椎间盘退变也存在炎性反应、细胞凋亡等病理变化,这其中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发挥的作用尚不明确。现将既往此类文献加以综述。
文天用李放叶超群
关键词: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椎间盘退变
Differentiation of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toward nucleus pulposuslike cells induced by hypoxia and a three-dimensional chitosan-alginate gel scaffold in vitro被引量:10
2014年
Zhang Zhicheng Li Fang Tian Haiquan Guan Kai Zhao Guangmin Shan Jianlin Ren Dajiang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脂肪干细胞
体外三维支架诱导脂肪干细胞向髓核样细胞的分化被引量:5
2009年
背景:髓核组织工程被认为是椎间盘退变修复的理想方法,种子细胞是髓核组织工程的关键因素,但髓核细胞来源有限。目的:探讨兔脂肪干细胞在体外三维支架诱导培养条件下能否向髓核样细胞分化。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支架学体外观察,于2008-07/12在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完成。材料:清洁级3月龄日本大耳兔3只,由北京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医用级壳聚糖为浙江金壳生物化学公司产品。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兔皮下脂肪组织,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兔脂肪干细胞。取传至第2代细胞制成细胞悬液50μL(5×106个细胞),与150μL壳聚糖-藻酸盐复合物混合,置入12孔板,室温下20min左右形成凝胶状。设立3组,对照组仅添加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液2mL;低氧诱导组、正常氧气诱导组均加入含牛血清白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地塞米松、维生素C、BMP-7、1%ITS-plus、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液,然后分别通气体积分数为2%的O2和20%的O2。各组置入37℃、体积分数为5%的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21d。主要观察指标:组织形态学观察,蛋白多糖水平,Ⅱ型胶原水平。结果:扫描电镜显示细胞在支架内正常黏附,细胞绒毛清晰可见,生长状态良好,番红O染色与阿利辛蓝染色均呈阳性,产生较多的蛋白多糖。随时间延长,对照组脂肪干细胞产生的蛋白多糖、Ⅱ型胶原水平均无明显变化;低氧诱导组、正常氧气诱导组脂肪干细胞产生的蛋白多糖、Ⅱ型胶原水平均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P<0.05);且低氧诱导组产生蛋白多糖、Ⅱ型胶原水平均多于正常氧气诱导组(P<0.05,P<0.01)。结论:在适当的诱导条件下,兔脂肪干细胞在壳聚糖-藻酸盐凝胶支架中可以向髓核样细胞分化,产生与髓核组织相同的细胞外基质,且低氧状态下诱导效果较好�
田海泉李放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髓核
细胞密度对髓核细胞产生蛋白聚糖影响的体外实验被引量:1
2009年
背景:退变的椎间盘组织一个重要改变是聚集蛋白聚糖明显减少,如何能够刺激髓核细胞产生更多的蛋白聚糖是学者们一直探索的问题。目的:将椎间盘髓核细胞以不同的密度植入凝胶材料中,评价细胞密度对蛋白聚糖含量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8/2008-02在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3月龄日本大耳兔3只。Live/DeadAssaykit,sGAGAssaykit试剂盒由北京纵横洋洲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兔椎间盘,常规分离消化其髓核细胞,传第2代时以1.0×109L-1密度接种在自制的壳聚糖支架中,细胞密度扩增至4×109L-1和25×109L-1时进行检测。主要观察指标:阿利辛蓝法测蛋白聚糖含量。氪氩激光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存活情况。结果:培养14d,细胞密度为4×109L-1时,聚集的蛋白聚糖总量为(551.65±70.10)mg/L,当细胞密度增加到25×109L-1时,聚集蛋白聚糖总量为(2245.28±462.52)mg/L。但蛋白聚糖增加的量和细胞密度并不成比例,细胞密度增加了6倍,蛋白聚糖含量只增加了两三倍。低密度培养7d时,结果显示100%的细胞存活。高密度培养7d时,30%的细胞在材料中央死亡,边缘部位的细胞几乎全部存活。结论:体外三维培养髓核细胞产生的蛋白聚糖随种植细胞密度增加而缓慢增加,高细胞密度对蛋白聚糖聚集有限制作用。
田海泉李放
关键词:细胞密度蛋白聚糖
富含血小板血浆凝胶的超微结构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凝胶的超微结构。方法采用二次离心法制备PRP,分别计数全血和PRP血小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全血和PRP凝胶中转移生长因子(TGF)-β1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AB的浓度;同时,对PRP凝胶行大体观察、HE染色、透射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PRP中的血小板浓度达到全血的4.58倍;PRP凝胶中含有高浓度的TGF-β1、PDGF-AB;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均显示PRP凝胶主要由大量纤维蛋白网和血小板构成。结论 PRP可能是构建可注射组织工程髓核的理想支架材料。
马健李放任大江叶超群
关键词:透射电镜扫描电镜髓核
脂肪干细胞复合壳聚糖支架移植对兔退变早期椎间盘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复合可注射温敏型壳聚糖支架移植对退变早期兔椎间盘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随机分为髓核抽吸组、脂肪干细胞壳聚糖支架复合移植组、单纯支架移植组以及单纯椎间盘暴露组。术后2、4、8周分别将每组处死2只兔,使用ELISA方法检测L2-3、L3-4、L4-5、L5-6椎间盘内TNF-α、IL-1β含量。结果 24只动物均存活。髓核抽吸组与单纯椎间盘暴露组相比,TNF-α、IL-1β浓度升高(P<0.05);复合移植组、单纯支架移植组与单纯椎间盘暴露组相比较,TNF-α、IL-1β浓度均降低(P<0.05);复合移植组与单纯支架移植组相比,8周时IL-1β降低(P<0.05)。结论脂肪干细胞与温敏型壳聚糖支架在兔椎间盘退变早期能抑制TNF-α、IL-1β表达,可能减轻炎症反应。
李进珍李放叶超群任大江万中元吴坤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壳聚糖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
椎间盘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学术背景:椎间盘组织工程是目前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研究的成果却不多,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支架材料这个瓶颈。目的:介绍近年来应用于椎间盘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检索策略:以网络数据库为主,查询Pubmed,Elsiver,Springerlink,Highwire等数据库1994/2007关于椎间盘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面的文献,检索关键词为"intervertebral disk,tissue engineering,scaffold"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检索CNKI,数据库2000/2007的相关文献为补充,限定文献语种种类为中文,检索关键词为"椎间盘,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同时手工翻阅相关书籍。纳入标准:内容与应用于椎间盘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相关。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文献评价:共收集到58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40篇符合纳入标准,进一步查找全文,纳入其中25篇进行归纳总结。资料综合:目前常用的材料按其来源可分为人工合成材料、天然材料及复合材料3大类;按其形状又可分为凝胶状、海绵状和纤维网状3大类。详细介绍了壳聚糖、脂肪族聚酯均聚物、藻酸盐、胶原、小肠黏膜下层、纤维蛋白胶、明胶、磷酸钙等材料的优缺点及应用现状结论:目前应用于椎间盘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不少,但缺少一种理想的支架材料,研制和开发应用于椎间盘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仍是椎间盘组织工程的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余兆仲李放王龙剑马周涌
关键词:椎间盘
脂肪干细胞与温敏型支架构建人工髓核的体外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测壳聚糖基温敏型支架与诱导后脂肪干细胞的相容性及对其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将兔脂肪干细胞体外培养3代、诱导2周,RT-PCR检测细胞内RNA表达水平,证明向髓核分化后,与制备好的支架复合,37℃成胶后,培养2周,行AO/PI检测细胞存活情况,并以扫描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脂肪干细胞在单层诱导培养后有Ⅱ型胶原(ColⅡ)和蛋白聚糖(Aggrecan)表达;与支架复合后,细胞90%以上存活,复合培养2周后无去分化现象,且ColⅡ、Aggrecan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温敏型壳聚糖支架与诱导后脂肪干细胞相容性良好,一定程度上利于干细胞表型、功能的维持与进一步分化,可作为干细胞植入的可注射性载体材料。
文天用李放叶超群刘连江
关键词:椎间盘脂肪干细胞温敏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