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项目

作品数:38 被引量:96H指数:5
相关作者:杨剑龙宋丽娟王升远高兴刘畅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文学
  • 5篇哲学宗教
  • 3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小说
  • 11篇文学
  • 9篇基督
  • 9篇基督教
  • 6篇基督教文化
  • 5篇中国古典
  • 5篇文化
  • 5篇古典
  • 4篇代文
  • 4篇中国古典小说
  • 4篇作家
  • 4篇文艺
  • 4篇古典小说
  • 3篇虚像
  • 3篇战争
  • 3篇战争期间
  • 3篇日本作家
  • 3篇实像
  • 3篇文学研究
  • 3篇现代文

机构

  • 35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22篇杨剑龙
  • 4篇宋丽娟
  • 3篇高兴
  • 3篇王升远
  • 2篇刘畅
  • 1篇王长国
  • 1篇陈海英
  • 1篇李平
  • 1篇王晶晶
  • 1篇顾鸣塘
  • 1篇严明

传媒

  • 5篇甘肃社会科学
  • 3篇鲁迅研究月刊
  • 2篇文学遗产
  • 2篇文学评论
  • 2篇中国比较文学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红楼梦学刊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文艺研究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老舍的抗战鼓词
2016年
老舍在抗战期间投入诸多精力从事抗战鼓词的创作,用民间文艺形式宣传抗战。在抗战期间创作的大鼓词里,老舍揭露了日寇奸淫烧杀的罪恶行径,呼唤民众投身抗战保家卫国,赞颂抗日军民的抗战实绩。老舍抗战时期的大鼓词,按照构思类型来分大致为乡民抗敌型、抗战宣告型、抗日赞美型、诙谐幽默型,呈现出老舍大鼓词构思的不同追求。抗战宣告型、抗日赞美型因为没有故事,因而缺乏趣味,乡民抗敌型、诙谐幽默型延续了大鼓词通俗有趣的传统,为宣传抗战鼓舞民气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杨剑龙
关键词:老舍鼓词抗战通俗文艺
论巴金小说《家》的连环画改编
从1941年钱君訇编、费新我绘连环画《家》出版后,巴金的《家》被改编为多种版本的连环画,呈现出名作的艺术魅力和重要影响。四种《家》的连环画改编中,李仲源分别写了三兄弟的爱情故事,金克浚突出了冯乐山的恶贯满盈,徐淦强化了鸣...
杨剑龙
关键词:《家》连环画改编
文献传递
现代长篇小说的先声——关于《冲积期化石》的讨论
2009年
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不仅展现了"五四"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而且反映出基督教文化对文学话语的影响,在内容和文体上都具有开创性价值。
杨剑龙刘畅高兴王晶晶
关键词:现代长篇小说基督教文化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学的研究和史料问题
2014年
《圣经》是解读西方文学的巨大密码,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学的重要内涵,近些年来国内学者研究该论题的著作颇多①。中国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受到了欧风美雨的吹拂浸润,其中也包括了基督教文化的影响。1941年由上海青年协会书局出版朱维之的《基督教与文学》②,比较全面地梳理了耶稣、圣经、祈祷、说教与文学,在谈到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与基督教时,点到了中国现代作家冰心、许地山、苏雪林、张若谷、周作人、老舍、潘予且、张资平、滕同、郁达夫、胡也频、朱雯、卢生、巴金等作家及作品,为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学研究具筚路蓝缕的开山之功。
杨剑龙
关键词:中国文学研究基督教文化中国现代作家史料西方文学中国新文学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关系研究现状与思考
2017年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关系论题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在中国当代文学、海外华文文学、台湾文学、北村与史铁生等作家的研究中产生诸多成果.其成就与价值主要表现在:接续了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研究,梳理了中国当代文学与基督教的关联,拓展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视阈和方法.研究也存在某些缺憾:研究过程中宗教、神学理论较为薄弱,一些研究牵强附会,一些研究缺乏文学史背景.
杨剑龙
关键词:基督教文化当代文学
民族国家视角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近年来,民族国家概念被广泛运用,许多学者从民族国家的视角展开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现代文学研究的视野,丰富和推动了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但是,在运用该概念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盲目跟风甚至混淆概念的滥用、误用现象,这引起了我们对如何借鉴拿来西方文艺理论、创建本民族文艺理论的深刻思考。
杨剑龙陈海英
关键词:民族国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西方文艺理论
战争期间日本作家笔下周作人的实像与虚像(中)——以鲁迅为参照:冷静、温和的“爱国者”与文坛宿将被引量:2
2011年
一、谁在看风景,谁又在看你:“错位”视角及其文献分布 在写于1934年的一篇文章中,徐讦感叹:“除非不是知识阶级,北平是一个离开了使人想念,居住着使人留恋的地方!”而三事后中日全面战争的爆发、北京的沦陷使在京知识分子不得不做出或“想念”或“留恋”的艰难抉择。
王升远
关键词:战争冷静虚像实像作家
新文化与旧传统的冲突——论少年中国学会的宗教论争
2008年
20世纪20年代,少年中国学会因教徒不得入会的决议引起争论,后取消了评议部的议案。学会举行了三次宗教问题的讲演,编辑出版了三期宗教问题号,对宗教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少年中国学会关于宗教问题的论争,在反对孔教为国教运动之后,在"五四"后反传统的语境中,在接受西方近代文明的背景中,论争加深了对于宗教的了解,加强了宗教信仰自由的见识,拓展深化了民主科学的意识。
杨剑龙
关键词:宗教论争
战争期间日本作家笔下周作人的实像与虚像(上)——小田岳夫的《北京飘飘》主人公“田有年”原型初探被引量:2
2011年
一、从“自弃”到“他弃”:《北京飘飘》被遗忘的轨迹 小田岳夫(おだ たけお,1900.7.5—1979.6.2),本名小田武夫,日本新泻县人,1922年毕业于东京外语学校支那语部(“支那”系日本对华蔑称,为尊重历史原貌,此处照录——笔者注),后任职于外务省亚洲局,入杭州总领事馆任书记生。1928年辞职,
王升远
关键词:虚像实像
论基督教文化与冰心、许地山小说的叙事模式被引量:3
2009年
冰心与许地山都曾经受洗入教,都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冰心潜隐地形成了她的“爱的哲学”,作为宗教学家的许地山强调宗教归善精进的责任.他们在创作具有基督教色彩的小说时,呈现出不同的叙事模式,冰心的小说构成了一种拯救模式,许地山小说形成了一种“天路历程”模式.“五四”时期,在全面否定中国文化文学传统的背景中,基督教文化成为向西方“拿来”的一部分,中国现代作家往往各取所需地拿来基督教文化的不同因素,冰心注重基督教文化中的博爱精神,构成了她的“爱的哲学”;许地山注重基督教文化中的归善精进精神,构成了他的“落花生精神”。
杨剑龙
关键词:许地山基督教文化小说叙事模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