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2216)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4
相关作者:董进国钱鹏吉云松刁伟孔兴功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石笋
  • 4篇气候
  • 3篇气候意义
  • 2篇石笋记录
  • 2篇突变事件
  • 2篇全新世
  • 2篇黄土高原
  • 2篇季风
  • 2篇古气候
  • 2篇古气候意义
  • 1篇东亚季风
  • 1篇洞穴
  • 1篇洞穴石笋
  • 1篇生长速率
  • 1篇太阳活动
  • 1篇气候代用指标
  • 1篇气候环境
  • 1篇气候环境演变
  • 1篇气候事件
  • 1篇气候突变

机构

  • 7篇南通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宜春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台湾大学

作者

  • 7篇董进国
  • 1篇吉云松
  • 1篇沈川洲
  • 1篇钱鹏
  • 1篇孔兴功
  • 1篇张富
  • 1篇刁伟

传媒

  • 3篇第四纪研究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沉积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过去3000年季风降水变化与突变事件的洞穴石笋记录对比被引量:2
2012年
基于辽宁省暖和洞2支石笋6个230Th年龄与190个δ18O数据,建立了晚全新世3500~200a B.P.东亚季风降水序列。3个百年尺度的弱季风事件已被证实:2800-2600、1500-1200和400-200a B.P.,其与北大西洋冰漂碎屑事件在发生时间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内陆高精度、高分辨率石笋δ18O记录对比结果显示:1)轨道-千年尺度季风降水长期趋势变化相一致;2)百年-数十年尺度上季风降水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如距今1200-500 a B.P.,东北地区降水逐渐增加,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逐渐减少,长江中下游以及南方地区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太阳活动与北大西洋气候波动可能对百年尺度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施加了重要影响。
董进国
关键词:晚全新世石笋
湖北三宝洞石笋生长速率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11
2013年
石笋生长速率通常被作为反映古气候或古环境变化的有效代用指标。本文以湖北三宝洞22万年以来17支石笋为材料,实测了190个^(230)Th年龄,其生长曲线显示MIS 1和MIS 5阶段平均生长速率较大,超过70μm/a;MIS 2,MIS 3,MIS 4和MIS 6阶段生长速率较慢,均低于25μm/a,甚至停止生长。间冰期平均生长速率比冰期增加了1~2倍以上,且具有"爆发式"快速生长的特点。以5000年为步长的同一洞穴17支石笋生长频率支持平均生长速率的研究结果,说明在轨道尺度上较大的石笋生长速率能够有效地指示暖湿的气候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间冰期高海平面和强太阳辐射增强了研究区季风环流,提高了地表植被覆盖率,有利于洞穴岩溶水过饱和,从而导致间冰期多支石笋连续高速生长。
董进国
关键词:石笋生长速率古气候
湖北三宝洞石笋^(238)U值变化的古气候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对湖北三宝洞17支石笋160个测年样品的铀同位素数据分析,发现过去18万年以来石笋238 U值长尺度变化与其δ18 O记录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与西太平洋海表温度变化具有良好的正相关。石笋238 U值在间冰期波动剧烈,而在冰期波动相对平缓,在冰期—间冰期转型时238 U值"爆发式"增大。在轨道尺度上,高浓度238 U对应于石笋平均生长速率的高值期,而低浓度值对应于生长速率的低值期。上述结果表明与外界气候变化相关的洞穴上覆土壤的成壤过程和岩溶水文变化可能是控制石笋238 U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石笋238 U可以作为一个新的洞穴气候环境代用指标,但仍须谨慎对待。
董进国刁伟孔兴功
关键词:石笋
CIS13气候事件特征的山西高分辨率石笋记录
2020年
文章基于山西黎城白云洞高分辨率石笋(BY2)δ^18O记录,重建了53.82~47.41 ka B.P.东亚夏季风演化历史.BY2δ^18O值在52.2 ka B.P.和49.5 ka B.P.前后显著偏负,指示两次夏季风显著增强阶段,分别对应于格陵兰冰芯记录的DO14和DO13事件.山西白云洞石笋清晰记录了CIS13事件"双峰"结构,与NGRIP冰芯记录相对应,反映了东亚季风边缘区对北大西洋海-气耦合振荡,以及ITCZ南北移动引起的雨带范围变化的敏感响应.但BY2δ^18O记录的CIS13事件转换过程较NGRIP缓慢,其中开始过程呈现"三相位"变化特征:即亚洲夏季风提前出现缓慢增强趋势、在达到水热阈值条件后表现出与格陵兰温度的同步快速爆发、 最后仍持续增强直至峰值;这与热带大西洋和印度洋海盆岩芯反照率记录相似,可能与南大洋越赤道气流以及ITCZ持续北移有关.另一方面,千年尺度事件和百年-年代际振荡幅度分别高达5‰和2‰,明显较东亚季风区其他石笋 δ^18O记录大,尤其是在百年-年代际尺度上呈现出"高频、大幅"的变化特征;表明其敏感响应于不同时间尺度气候波动.功率谱结果表明,其具有明显的50 a、60 a和206 a变化周期,可能受到太阳活动和海洋水文变化的双重影响.
黄伟董进国
黄土高原洞穴石笋记录的8.2kaB.P.气候突变事件被引量:16
2013年
随着人们对全新世气候演变研究在中国不同气候区的广泛开展,逐步建立了大量不同分辨率的古气候代用指标序列,已表明了中国全新世气候环境演变不是一个单一、稳定的变化过程,曾多次被突变气候事件所干扰。其中,发生于8.2kaB.P.前后的冷干事件(简称“8.2ka事件”)是早全新世最为显著的一次气候突变事件。
董进国吉云松钱鹏
关键词:突变事件石笋记录黄土高原洞穴气候代用指标气候环境演变
本溪王家崴洞10500~5000aBP石笋记录及区域气候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基于典型东亚季风区辽宁省本溪市2支石笋样品(W6与W4),通过9个230 Th年龄和386个氧同位素数据,重建了10 500~5 000aBP期间平均分辨率为12~34a的氧同位素时间变化序列。研究时段石笋δ18 O相对振幅为2.0‰,在平均值约-8.5‰上下波动,指示了早全新世东亚季风强度的长期趋势变化和百年尺度振荡信息。相同时段本溪王家崴洞、湖北三宝洞、贵州董哥洞石笋δ18 O记录对比结果表明,全新世石笋δ18 O长期增加趋势类似于北半球太阳辐射能量变化曲线,但东北地区石笋δ18 O大约在10 500a已达到最大值,早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约1 000a,这可能表明全新世亚洲季风降水并不同步变化,可能与热带、亚热带季风系统差异响应于区域大气环流有关。功率谱分析W6石笋δ18 O时间序列发现其存在显著的225和91a的周期,与树轮Δ14 C周期(208和88a)基本一致,揭示了中全新世百年尺度东亚季风变化可能主要响应于太阳活动。
董进国张富
关键词:石笋东亚季风太阳活动中全新世
亚洲夏季风DO12气候事件的响应模式——来自山西石笋的证据
2022年
亚洲季风气候响应的Dansgaard-Oeschger(DO)事件模式是目前古气候研究的热点之一,其是否表现为单一模式,还是存在多种模式仍有争议。基于山西龙洞13个铀钍年代和239个氧同位素(δ^(18)O)数据重建了末次冰期48~41 ka B.P.时段东亚夏季风演化历史。石笋L2清晰记录了H5、DO12和DO11等千年尺度气候事件,其变化特征与亚洲其他石笋记录呈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并与格陵兰冰芯记录一一对应,表明高、低纬之间紧密的气候联系。在DO12事件过程中,L2δ^(18)O值先是持续偏轻后又逐渐变重,指示亚洲夏季风强度持续增强后略有减弱,与格陵兰冰芯记录的温度持续降低模式迥异;不同区域记录对比发现,亚洲夏季风和热带低纬水文过程响应的DO12事件过程表现为不对称倒“V”形,这可能与南大洋潜热释放及越赤道气流强/弱变化、低纬热带辐合带逐步北进/南退有关。
张晗黄伟蒋莹陈子元沈川洲董进国
关键词:末次冰期黄土高原石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