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20133013)
- 作品数:4 被引量:57H指数:4
- 相关作者:杜晓潘科冯林沈强申东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红茶通氧发酵过程中发酵叶相变化分析被引量:27
- 2014年
- 采用黔湄419、黔湄502、黔湄601、黔湄809和福鼎大白茶品种的茶青为原料,利用自制的通氧发酵装置进行通氧发酵,以自然发酵为对照;每15 min记录1次发酵叶感官品质变化情况,测定叶温及pH值。结果表明:通氧发酵处理前期叶面升温迅速且高于自然发酵叶温;明显加快发酵过程中叶面色泽的红变,促进特征香气的形成;发酵过程中,发酵叶pH值均呈降低趋势,通氧发酵处理降低速度更快;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通氧发酵样品品质整体不低于自然发酵样品。
- 潘科沈强申东杜晓
- 关键词:红茶感官品质叶温
- 通氧时间对红茶发酵汤色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为了解通氧时间对红茶汤色的影响,以黔湄601茶树独芽为原料,设置5个不同通氧时间,每30min取样1次,进行色差分析。结果表明,通氧发酵有助于红茶汤色红度和亮度的提高,在通氧60min,发酵90~120min的红茶汤色最好,其L值在22.04~31.01,a’值在32.46~37.56,b’值在37.99~52.43,汤色为红,尚亮。
- 潘科冯林沈强申东
- 关键词:色差分析红茶汤色
- 贵州不同栽培茶树品种红茶适制性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以贵州栽培茶树品种福鼎大白茶、黔湄601、黔湄502、黔湄809、黔湄419、湄潭苔茶的一芽一叶茶青为原料,分别制成蒸青样和红茶样,采用理化分析结合感官审评的方法分析茶样生化成分及感官质量。试验结果表明,酚氨比最大的为黔湄419茶树品种;叶绿素a/叶绿素b值最大的是黔湄419茶树品种;茶红素/茶黄素值最大的是黔湄809茶树品种。6个茶树品种的红茶样感官审评结果均较好。
- 陈娟潘科沈强
- 关键词:茶树品种红茶适制性感官审评
- HS-SPME-GC-MS联用法分析不同通氧发酵加工工艺红茶香气成分被引量:21
- 2015年
-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不同通氧发酵工艺的红茶样品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发酵红茶样品中鉴定出香气化合物47种;通氧45 min处理鉴定出53种;通氧60 min处理鉴定出48种;通氧75 min处理鉴定出79种;通氧90 min处理鉴定出72种;通氧105 min处理鉴定出77种。6个样品检测出的香气成分主要以醇类为主,相对含量占60%以上,其次为酯类、醛类、碳氢类及酮类。通过分析比较,在同一茶树品种条件下,红茶通氧发酵加工工艺不会改变红茶主要香气成分的组成结构;通氧发酵加工工艺有利于增加红茶香气化合物的种类。
- 潘科冯林陈娟杜晓
- 关键词:红茶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