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77003)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胡家升于晓晨王连宝李明伟邵晓阳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机械工程
  • 4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光学
  • 3篇光束
  • 3篇光束整形
  • 3篇光学设计
  • 2篇激光
  • 2篇光学元件
  • 1篇单片
  • 1篇衍射
  • 1篇衍射光学
  • 1篇衍射光学元件
  • 1篇液晶空间光调...
  • 1篇设计方法
  • 1篇透镜
  • 1篇平顶光束
  • 1篇球面透镜
  • 1篇空间光调制器
  • 1篇激光光学
  • 1篇激光器
  • 1篇激光器阵列
  • 1篇光调制

机构

  • 5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胡家升
  • 4篇于晓晨
  • 2篇李明伟
  • 2篇王连宝
  • 1篇潘毅思
  • 1篇林勇
  • 1篇邵晓阳

传媒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应用光学
  • 1篇激光与红外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平行玻璃板的半导体激光器阵列光束整形被引量:4
2013年
为得到质量均衡的大功率激光束,分别以条形和面阵半导体激光器为模型,基于平行玻璃板对光束的偏移作用,对准直后激光束进行分割和重排,并在Zemax软件中进行了仿真。条形半导体激光器初始发散角为40°和10°,整形前已准直光束快慢轴方向的光参数积分别为0.455 2mm·mrad和20.484mm·mrad,光束质量相差较大,整形后快慢轴方向光参数积分别为2.731 2mm·mrad和3.414 0mm·mrad,实现了快慢轴方向光束质量均衡。利用平行玻璃板消除面阵半导体激光器中存在的"发光死区",整形后快慢轴方向光参数积分别为7.002mm·mrad和10.242mm·mrad,整形系统耦合效率为90.13%。
李明伟于晓晨邵晓阳胡家升
关键词:激光器光束整形
实现长焦深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方法被引量:4
2010年
提出了一种设计长焦深小焦斑衍射光学元件的方法.该方法采用ZEMAX光学设计程序,利用能量守恒原理求解目标函数,并综合考虑焦斑大小保持不变的要求,对目标函数进行了修正,通过修正后的函数来约束输出光束在焦深范围内的轴上位置,从而完成衍射光学元件的相位优化,并求得相应的工艺参数.该元件不但可以使激光束具有长焦深和小焦斑,而且还具有可加工性.焦深范围能达到2 mm,焦深范围内光斑半径在5.32~10.48μm变化,与相同参数的传统光学元件相比,焦深增加了8倍,焦斑半径变化很小,而普通光学元件在此范围内最大焦斑半径达到102.9μm.该方法为长焦深元件的设计、加工与制造提供了可行方案.
林勇胡家升
关键词:光学设计衍射光学元件
利用单片非球面透镜实现激光束整形被引量:2
2013年
在非球面透镜组进行激光束整形的技术基础上,设计了应用于TEA CO2激光光束整形的单片非球面镜光束整形系统。基于几何光学原理,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和等光程条件进行系统理论模型求解。通过使用龙贝格数值积分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获得非球面透镜前后两面的矢高。最后,通过光学设计软件ZEMAX进行系统性能优化,并对其可加工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出射光束的光程差(OPD)为±0.01λ,峰谷值误差为0.0002λ,输出基本为平行光。该方法能有效避免双分离透镜结构系统的筒长过长、不易调节的弊端,使器件结构变得简单,便于加工装调。
李明伟于晓晨潘毅思胡家升
关键词:激光光学光束整形非球面透镜平顶光束
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激光束整形被引量:21
2012年
采用相位混合算法(PMA)与平滑修正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对激光发出的高斯光束进行整形,得到了均方误差和顶部不均匀度均明显降低的等光强分布。利用液晶空间光调制器(LCSLM)的相位调制特性,实现了对高斯光束的光束整形,获得了光强均匀分布的圆光束和矩形光束输出。得到的输出光束顶部不均匀度和均方误差都低于5%,能量集中度在90%以上。表明此方法是一种实时、可控和高效的激光束整形方法。
于晓晨胡家升王连宝
关键词:光学设计光束整形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提高激光束整形质量的新方法被引量:16
2012年
从设计优化算法和拟合方法两方面,研究了提高二元光学元件(BOE)激光束整形性能的方法。利用盖师贝格-萨克斯通(GS)算法和平滑修正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以及改进的平滑修正法,在保持顶部均匀性的前提下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在极坐标下得到了高质量的均匀圆光束和空心环形光束输出。研究了元件半径、采样点数和初始半径与拟合精度之间的关系。在Zemax中得到了合理的BOE相位结构,输出光束满足设计要求。
于晓晨胡家升王连宝
关键词:光学设计二元光学元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