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337030)

作品数:144 被引量:1,533H指数:24
相关作者:严仰光秦海鸿王慧贞赵朝会肖岚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3篇电气工程
  • 8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91篇电机
  • 54篇永磁
  • 46篇励磁
  • 43篇双凸极
  • 43篇凸极
  • 33篇混合励磁
  • 28篇发电机
  • 25篇磁电机
  • 24篇永磁同步
  • 24篇同步电机
  • 22篇有限元
  • 22篇发电
  • 21篇凸极电机
  • 20篇双凸极电机
  • 18篇逆变
  • 18篇逆变器
  • 17篇永磁同步电机
  • 16篇永磁电机
  • 14篇电励磁
  • 13篇双凸极永磁

机构

  • 100篇南京航空航天...
  • 16篇东南大学
  • 16篇上海大学
  • 11篇上海电机学院
  • 5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河海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盐城工学院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张家界航空工...

作者

  • 83篇严仰光
  • 26篇秦海鸿
  • 25篇王慧贞
  • 24篇赵朝会
  • 18篇肖岚
  • 13篇张卓然
  • 11篇戴卫力
  • 10篇朱德明
  • 10篇陈荣
  • 9篇陈志辉
  • 9篇林鹤云
  • 9篇邓智泉
  • 8篇黄伟君
  • 7篇陈良亮
  • 7篇杨成峰
  • 6篇康惠骏
  • 6篇黄苏融
  • 6篇胡勤丰
  • 6篇程明
  • 5篇杨善水

传媒

  • 3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2篇电工技术学报
  • 19篇南京航空航天...
  • 13篇电力电子技术
  • 8篇微电机
  • 6篇电机与控制学...
  • 6篇上海电机学院...
  • 4篇微特电机
  • 4篇电机与控制应...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3篇河海大学学报...
  • 3篇电工电能新技...
  • 3篇Transa...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航空学报
  • 2篇微计算机信息
  • 2篇中小型电机
  • 1篇电气传动自动...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15篇2009
  • 24篇2008
  • 17篇2007
  • 41篇2006
  • 23篇2005
  • 16篇2004
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切向磁钢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空载磁路计算及三维场分析被引量:24
2008年
提出一种新结构切向磁钢混合励磁同步电机,分析其结构特点和运行原理。结合该新型电机径/轴向磁路特点,建立了空载等效磁路模型。通过求解非线性磁路方程,计算得到不同励磁磁势下径向与轴向磁路的磁通分布、主气隙磁密、空载感应电势。利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了轴向磁路对径向磁路的影响,从而明晰主气隙磁场随励磁磁势的变化关系,与磁路法计算结果和理论分析是一致的,表明电机气隙磁密高、气隙磁场可调。所建立空载磁路模型及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为该新型电机的优化设计、性能分析以及负载特性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卓然严仰光苏凯程
关键词: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空载特性等效磁路三维有限元
混合励磁同步电机被引量:3
2005年
简述了混合励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分类以及研究现状和特点,并指出了应用前景。
赵朝会严仰光
关键词:混合励磁同步电机永磁体励磁绕组线圈定子电枢
双凸极永磁电机两种斩波控制方式的比较被引量:9
2005年
三相六状态控制的转子斜槽式双凸极永磁电机通常采用单斩PWM调制方式。但传统的只斩桥臂上管或只斩桥臂下管的单斩方式会造成桥臂上下功率管损耗的不同,加大了散热设计难度。提出一种改进型单斩PWM调制方式,对桥臂上下管进行轮换单斩,保证了每个开关管损耗的一致性。两种单斩PWM调制方式的分析对比及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轮换单斩上下管的PWM调制方式确保了上下管损耗的一致性,克服了传统单斩方式使功率控制器存在局部热点的缺陷,提高了系统效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秦海鸿黄伟君王慧贞严仰光
关键词:双凸极永磁电机转子斜槽电流滞环
双定子永磁电机内外定子绕组相轴相对位置确定方法被引量:7
2009年
确定内外定子绕组相轴相对位置是双定子永磁电机设计安装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推导了永磁电机定子绕组相轴位置与电机设计参数关系的解析表达式,并分别以整数槽、分数槽绕组电机为例,将解析表达式求解结果与槽导体电势星形图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采用有限元方法分别计算了内外定子均为分数槽和内定子为整数槽外定子为分数槽两种情况下的双定子永磁电机电磁特性;最后测试了内外定子均为分数槽样机绕组的相电动势波形。研究结果表明:解析表达式分析结果与槽导体电势星形图分析结果完全一致,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所得解析表达式能准确计算永磁电机定子绕组相轴位置,适用于三相60°相带分数槽双层分布式、集中式绕组电机及整数槽绕组电机。
刘细平林鹤云杨成峰
关键词:双定子永磁电机有限元分数槽
Magnetic Field Analysis of Hybrid Excitation Brushless Claw-Pole Motor with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正>In this paper a hybrid excitation brushless claw-pole motor is developed to fulfill the special requirement...
Yang Chengfeng
文献传递
零电压开关推挽正激直流变压器被引量:5
2005年
提出了一种零电压开关推挽正激直流变压器(Zero Voltage Switching Push-pull Forward DC/DCTransformer,简称ZVSPPFDC/DCT)。它利用漏感实现了功率管的零电压开关,可广泛用于不间断电源、电压调整模块、分布式系统、航空静止变流器、功率因数校正、多路输出等领域。文中详述了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实现零电压开关的条件,并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在1kW零电压开关推挽正激直流变压器的原理样机上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姚志垒肖岚
关键词:零电压开关
基于负载观测的伺服系统抗扰研究被引量:47
2004年
当负载变化时,按线性二次型状态反馈(LQSF)所设计的最优闭环控制系统是有静差的,为了减小和消除扰动静差,文中引入负载观测器实施对扰动负载的观测,并将其引入到电流调节器的输入端,作为速度调节器前馈补偿的控制输入,从而使系统具有优良的抗扰性能。文中给出了伺服系统负载观测的存在条件,负载观测器的构成方法,并在有或无负载观测结果参与控制的情况下,对实际系统做对比研究。系统的仿真和实验均证实了负载观测器参与系统控制的有效性。
陈荣邓智泉严仰光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伺服系统
一种新的逆变器并网控制策略的研究被引量:54
2006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逆变器并网控制策略。可独立与并网双模式运行的逆变器在并网模式下,由于输出滤波电容的影响,在轻载时进网电流ηTHD高,输出功率因数低。该逆变器在传统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加入输出滤波电容电流补偿器,消除输出滤波电容电流对电网的影响,从而可以实现独立与并网2模式之间的无缝切换;全负载范围内或电网电压谐波含量大时,可实现高的输出功率因数和低的进网电流ηTHD。该文阐述了该控制策略的工作原理和参数设计原则,并以一台500W基于DSP控制的双降压式半桥逆变器进行了实验验证。
姚志垒王赞肖岚严仰光
关键词:双降压式半桥逆变器独立模式并网模式功率因数数字信号处理器
集中绕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电枢反应及绕组电感的解析计算被引量:32
2005年
基于深槽集中绕组的结构特点,采用镜像法,建立了适合集中绕组无刷电机的电枢反应求解模型。充分考虑电机齿槽影响,给出了电枢反应磁场的解析表达式,对不同控制方式下的电枢反应分别作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电机绕组电感的通用求解公式,从而为集中绕组无刷电机的参数设计和特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样机实验表明,其具有很好的工程适用性,理论计算与实测值吻合。
黄平林胡虔生余莉黄允凯
关键词:电枢反应集中绕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绕组电感参数设计镜像法
一种新的基于相位调制跟踪的电源并联控制方法被引量:14
2005年
研究了抗干扰能力强、控制可靠性高的数字化并联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数字均流控制方法-相位调制跟踪法。该方法将每个模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同步信号通过相位调制的方法变换为相位变化的周期脉冲信号,然后通过锁相同步的方法使所有并联逆变器模块都跟踪相位最超前,即输出功率最大模块的脉冲信号,从而实现功率均分。该方法具有控制信号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以及稳定性好等优点,提高了系统均流控制精度;同时,自然实现了民主主从控制,具有好的控制冗余性。克服了线路阻抗变化对系统均流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实现逆变模块的功率均分,模块间输出电流偏差小于1%。
胡文斌哈进兵陈劲操严仰光
关键词:电力电子并联均流有功功率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