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09KZ52)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顾恒陈旭陈崑王莹郭新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常熟市新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皮肤
  • 3篇紫外
  • 3篇紫外线
  • 3篇细胞
  • 2篇鼠模型
  • 2篇皮肤角质
  • 2篇皮肤角质形成
  • 2篇皮肤角质形成...
  • 2篇紫外线损伤
  • 2篇小鼠
  • 2篇小鼠模型
  • 2篇慢性
  • 2篇角质
  • 2篇角质形成
  • 2篇角质形成细胞
  • 1篇中波
  • 1篇人皮肤
  • 1篇人皮肤成纤维
  • 1篇紫外线诱导
  • 1篇自噬

机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常熟市新区医...

作者

  • 3篇陈旭
  • 3篇顾恒
  • 2篇陈崑
  • 2篇周之海
  • 2篇姜鹏爽
  • 2篇郭新云
  • 2篇王莹
  • 1篇夏立君
  • 1篇鞠梅
  • 1篇常宝珠
  • 1篇蒋靖
  • 1篇齐蓓
  • 1篇黄丹
  • 1篇张青松
  • 1篇李新宇
  • 1篇任发亮

传媒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波紫外线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自噬对凋亡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中波紫外线(UVB)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诱导的自噬对细胞凋亡活性的影响。方法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来自于23岁健康男性环切术后包皮的原代培养,连续传代培养后取第3~10代的细胞进行实验。通过单丹酰戊二胺(MDC)染色和免疫荧光标记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方法,确定不同剂量3-甲基腺嘌呤(3-MA)对自噬的抑制作用。UVB照射后立即加入0.5mmol/L3-MA孵育细胞4h作为自噬的抑制方法。Hoechst和碘化丙啶(PI)染色结合AnnexinV-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和PI标记细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作为细胞凋亡的定性和定量方法。结果0.5mmol/L3-MA能明显抑制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自噬活性(饥饿诱导组自噬细胞阳性百分数为63.037%±5.876%,3-MA孵育后下降至34.425%±5.183%)。空白对照组、30、50、100mJ/cm。UVB照射组标记LC3绿色荧光信号逐渐增强,照射后立即对上述4组加入3-MA孵育4h则LC3蛋白表达差异不明显。0.5mmol/L3-MA对细胞活性影响最小。50mJ/cmzUVB照射下加入3-MA孵育较未加3-MA孵育细胞强Hoechst和强PI双染细胞增多;100mJ/cm2UVB照射后加3-MA孵育较未加3-MA孵育细胞强Hoechst和强PI双染细胞减少。AnnexinV—FITC和PI标记细胞后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在50mJ/cmzUVB照射下,抑制自噬的细胞中晚期凋亡水平[(10.933±0.839)%]较未抑制细胞[(7.267±0.473)%]上升,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0,P〈0.05);而在100mJ/cmzUVB照射下,抑制自噬的细胞中晚期凋亡水平[(7.100±0.781)%]较未抑制细胞[(10.133±0.681)%]下降,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9,P〈0.05)。结论50mJ/cm。UVB照射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自噬通过抑制凋亡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而在100mJ/cm。UVB照射下发生的较高水平自噬可能诱导了自噬.I生细�
陈旭张青松鞠梅任发亮黄丹齐蓓陈崑常宝珠李新宇顾恒
关键词:紫外线成纤维细胞自噬
慢性紫外线损伤小鼠模型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CK5和CK14表达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慢性紫外线(utraviolet,UV)损伤对小鼠角质形成细胞CK5和CK14表达的调控效应。方法:采用模拟日光UV(UVA+UVB)光源对实验小鼠进行照射,照射从最小红斑量(MED,UVB0.07.J/cm^2,UVA0.7 J/cm^2),每周增加0.5个MED,每日1次,每周照射5 d,共9周,UVB总剂量达9.45 J/cm^2,UVA总剂量达94.5.J/cm^2,通过组织学观察、特殊化学染色和表皮厚度测量确定皮肤损伤,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照射前后(W0和W9)CK5和CK14的表达进行检测。应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小鼠实验前、后CK5和CK14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组小鼠实验前CK5和CK14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损伤组小鼠的CK5和CK14表达呈现明显的定位改变,在增厚的表皮中呈现弥漫的表达,失去在正常表皮中表达于基底细胞层的定位特点。损伤组小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内的CK5和CK14表达均显著上调,且二者的表达呈现正相关性(r=0.840,P<0.05)。结论:重复UV暴露导致小鼠角质形成细胞中CK5和CK14表达上调和定位异常。以上述两种角蛋白为标志物的基底层细胞过度增殖可能参与了慢性UV皮肤损伤出现表皮增厚的发生。
郭新云陈旭王莹姜鹏爽夏立君蒋靖陈崑顾恒周之海
关键词:紫外线角质形成细胞CK5小鼠
慢性紫外线损伤小鼠模型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Bax和Caspase-3的表达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对照组小鼠与慢性紫外线(Ultraviolet,UV)损伤组小鼠背部皮肤组织角质形成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ax)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情况,分析UV对小鼠慢性UV损伤中两指标表达变化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UV治疗仪对实验小鼠进行照射,建立慢性UV损伤小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PV二步法检测UV照光前、后小鼠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Bax和Caspase-3表达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小鼠实验前Bax和Caspase-3阳性率分别为30%和20%,实验后均为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慢性UV损伤组小鼠实验前Bax和Caspase-3阳性率分别为30%和20%,实验后均为100%,慢性UV损伤组小鼠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前、后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造模后慢性UV损伤组小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内的Bax和Csapase-3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且二者增加程度有相关性(r=0.487,P<0.05)。结论重复UV照射可以诱导小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Caspase-3表达上调和凋亡活性上升,且这种凋亡活性的上升与Bax的表达上调密切相关。
王莹陈旭姜鹏爽郭新云顾恒周之海
关键词:BAXCASPASE-3紫外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