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036201)
- 作品数:31 被引量:338H指数:12
- 相关作者:谢友均龙广成马昆林邓德华陈小波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河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 CRTSⅡ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静态力学性能发展的微观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测试了沪昆高铁江西段现场成型CRTS II型CA砂浆长期力学性能的发展变化,并通过沥青抽滤,水泥热重分析,压汞法和核磁共振等试验方法分析了沥青组分、砂浆内部微观孔隙结构变化,水泥水化程度对砂浆长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砂浆28 d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均达到了规范要求,随着龄期延长,砂浆力学性能持续升高,但42 d以后砂浆力学性能增长放缓,水泥的持续水化使得砂浆内部孔隙不断细化,强度上升;养护7 d后,砂浆内沥青含量已经固定,成膜固化过程完成.
- 刘赞群李湘宁田青邓德华元强
- 关键词:CA砂浆孔隙结构水泥水化
- 硫酸铝盐水泥与硅酸盐水泥净浆水分蒸发区硫酸盐破坏对比被引量:9
- 2016年
- 将硫铝酸盐水泥净浆试件半浸泡在10%硫酸溶液中,运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试件水分蒸发区的破坏特点,并对比了已有相同试验条件下硅酸盐水泥净浆试件破坏特征。结果表明:7 d后,硫铝酸盐水泥试件水分蒸发区产生了严重破坏,并在破坏部位检测到硫酸钠晶体,其破坏机理是硫酸盐物理结晶破坏;而硅酸盐水泥净浆试件水分蒸发区经过5个月后才产生破坏,在破坏净浆内部存在钙矾石和石膏等化学侵蚀产物,证明硫酸盐化学侵蚀破坏依然是主导普通硅酸盐水泥净浆试件水分蒸发区破坏的机理。
- 刘赞群李湘宁邓德华候乐
- 关键词:硫酸盐侵蚀硫铝酸盐水泥化学侵蚀
- CA砂浆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的定量关系被引量:8
- 2020年
- 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不同配合比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CA砂浆)进行了应力-应变压缩试验,分析了其应力-应变曲线的典型特点,并建立了CA砂浆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低沥灰比(A/C)的CA砂浆应力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呈脆性破坏,而高A/C的CA砂浆应力达到峰值后下降平缓,呈韧性破坏,沥青具有显著的增韧增塑作用;CA砂浆的弹性模量可取为应力-应变曲线原点至1/3峰值应力间的割线值;依据拟合良好性,分段式方程可有效描述CA砂浆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当A/C≥0.7时,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呈线性变化,当A/C<0.7时,两者之间呈双曲函数关系.
- 田青田青蔡基伟邓德华
- 关键词: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弹性模量抗压强度
- 干湿循环作用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质量变化与体积稳定性被引量:4
- 2018年
- 为了了解服役过程中环境湿度变化对水泥乳化沥青(CA)砂浆体积稳定性及质量变化的影响,测试了CA砂浆干湿循环作用下质量与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及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以揭示其变化机理。结果表明:长期处于干燥或水中的CA砂浆,早期体积收缩或膨胀较大,200 d后趋于稳定。干湿循环下,质量与体积变化可分3个阶段,300 d后趋向稳定;浸水状态或干燥状态下的体积,均先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收缩,140 d后,再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280 d后,变形规律与干燥环境的相对湿度相关。未水化水泥的持续水化、氢氧化钙溶析以及碳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是CA砂浆在干湿循环过程中质量与体积呈3阶段变化的原因。
- 周锡玲谢友均郑克仁傅强
- 关键词: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体积稳定性碳化
- 矿物掺合料对蒸养高强浆体抗压强度及孔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7年
- 为明确胶凝组分对蒸养混凝土性能与孔结构的影响规律,以铁路预制预应力梁、轨道板用典型蒸养混凝土配比及其生产工艺为基础,研究了粉煤灰、矿渣、硅灰及石灰石粉等矿物掺合料对蒸养水泥浆体抗压强度、孔结构的影响,采用胶凝系数指标分析了蒸养条件下不同掺合料的强度贡献以及蒸养浆体抗压强度与孔隙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别掺上述矿物掺合料蒸养浆体28 d龄期后的强度均低于基准试样;本蒸养条件并没有促进粉煤灰火山灰活性的提早发挥,其3、28 d龄期下的胶凝系数较小且两者基本相同,仅约为90 d龄期胶凝系数的20%;而矿渣、硅灰、石灰石粉3 d龄期的胶凝系数显著大于其后期的胶凝系数;随各矿物掺合料的掺入,蒸养浆体28 d龄期、90 d龄期的总孔隙率呈现增加趋势;孔径大于20 nm的较大孔隙对蒸养浆体抗压强度的不利影响要大于孔径小的孔隙。
- 熊蓉蓉龙广成谢友均王猛
- 关键词:矿物掺合料抗压强度孔隙结构
- 流变参数对自密实混凝土等效砂浆静态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9
- 2017年
- 采用旋转黏度计测试了基于混凝土等效砂浆法所配制砂浆的塑性黏度和触变性,采用冲模–揭板试验研究了不同塑性黏度和触变性的砂浆硬化后表面的气泡特点,采用硬化后砂浆表层气泡率和表层气泡直径对砂浆的静态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塑性黏度和触变性对硬化后砂浆表层气泡率和直径均有重要影响。相对于触变性,塑性黏度与砂浆表层气泡率和直径的相关性更高。砂浆表层气泡率和气泡直径均随黏度增大而显著减少,砂浆黏度不低于3.5 Pa·s时,表层气泡率小于5%,直径大于5 mm的气泡数量接近零。砂浆表层气泡率随触变性增加而减少,砂浆触变性不低于12.5×10~3 Pa/s时,砂浆表层气泡率基本小于10%。当砂浆塑性黏度不低于3.5 Pa·s且触变性不低于12.5×10~3 Pa/s时,其静态稳定性较好。
- 马昆林冯金龙广成谢友均陈小波
- 关键词:自密实混凝土触变性静态稳定性
- 水泥-粉煤灰浆体流变特性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13
- 2017年
- 采用Rheolab QC型旋转黏度计研究水泥-粉煤灰浆体的流变性能,分析粉煤灰掺量和剪切速率对浆体的流变模型、屈服应力、塑性黏度、触变性、临界剪切速率以及剪切增稠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粉煤灰掺量增加,基于Bingham模型进行描述的水泥-粉煤灰浆体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线性相关性逐渐降低。浆体的屈服应力、塑性黏度、触变性和临界剪切速率等流变参数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当粉煤灰掺量约为50%时,各流变参数均降为最低。在较低的剪切速率下水泥-粉煤灰浆体的塑性黏度显著减低,浆体呈现显著的剪切稀化,然后随剪切速率的增大浆体的塑性黏度增大,浆体出现了剪切增稠。增大粉煤灰的掺量,降低了浆体由剪切变稀向剪切增稠转变的临界剪切速率,使浆体在较低的剪切速率下出现剪切增稠。粉煤灰颗粒在水泥浆体中的"滚珠效应"、"减水润滑效应"以及"比表面积效应"是造成浆体流变性能变化的重要原因。
- 马昆林冯金龙广成谢友均陈小波
- 关键词:水泥粉煤灰
- 水泥沥青胶凝材料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被引量:10
- 2018年
- 依据低沥灰比(mA/mC)水泥沥青(CA)胶凝材料的物理结构模型,基于多孔水泥石和两相复合材料的相关理论,构建了4个表征CA胶凝材料抗压强度与组成参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测试了不同配合比的低沥灰比CA胶凝材料试件的抗压强度、孔隙率和沥青体积分数.结果表明:沥青体积分数是试件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孔隙率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小;试件抗压强度测试值与模型拟合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测试值与改进Schiller方程的拟合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再根据CA胶凝材料各物相体积分数与其配合比参数的定量关系,推导出了基于沥灰比、水灰比和水泥水化度等配合比参数的CA胶凝材料抗压强度计算公式.
- 田青邓德华蔡基伟
- 关键词:抗压强度配合比参数
- 高速铁路用水泥乳化沥青浆体的物理结构被引量:20
- 2014年
- 基于硬化硅酸盐水泥浆体的Powers理论和水泥乳化沥青浆体的配合比,通过理论计算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EDAX)等相分析方法,分析了硬化水泥乳化沥青浆体的物相组成与微结构.结果表明,硬化水泥乳化沥青浆体的物相组成与微结构取决于沥灰比和水灰比.提出了表征硬化水泥乳化沥青浆体物理结构的两种结构模型,以沥青为连续相、水泥相为分散相的有机-无机复合胶凝体结构模型—I型模型;以水泥相为基体、沥青嵌入其中的无机-有机复合胶凝体结构模型—II型模型.为深入分析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中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的微结构参数和力学性能及其衰变规律奠定了基础.
- 邓德华田青刘赞群艾永强元强
- 关键词:物相组成高速铁路
- 基于SHPB试验的高速铁路CRTSⅡ型CA砂浆动态性能被引量:12
- 2014年
-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试验研究了高速铁路CRTS II型水泥乳化沥青砂浆(CA砂浆)的动态力学性能,并建立了CRTS II型CA砂浆的动态本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的增大,CRTS II型CA砂浆峰值强度逐渐增加,但增加速率随应变率的增大而减小,当应变率从44.17增加至54.79 s-1和从54.79增加至108.47 s-1时,峰值强度分别增加了初始峰值强度的52.28%和7.5%,弹性模量随应变率的变化规律性较差;应变率越大,破坏时的贯通裂纹越多,碎裂程度越大;CRTS II型CA砂浆的比能量吸收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所建立的动态本构模型拟合曲线与试验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谢友均傅强龙广成宋昊
- 关键词:CA砂浆应变率动态本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