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975)

作品数:16 被引量:94H指数:7
相关作者:王国兵李成荣祖莹杨军杨卫国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川崎
  • 10篇川崎病
  • 9篇综合征
  • 7篇皮肤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结
  • 7篇淋巴结综合征
  • 6篇黏膜
  • 6篇黏膜皮肤淋巴...
  • 5篇蛋白
  • 5篇细胞
  • 4篇免疫发病
  • 3篇蛋白类
  • 3篇多态
  • 3篇受体
  • 3篇糖蛋白
  • 3篇糖蛋白类
  • 3篇转移酶
  • 3篇免疫发病机制
  • 3篇膜糖蛋白

机构

  • 13篇深圳市儿童医...
  • 3篇深圳市孙逸仙...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北京医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浙江医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4篇王国兵
  • 12篇李成荣
  • 8篇祖莹
  • 6篇杨军
  • 5篇杨卫国
  • 4篇袁雄伟
  • 3篇魏红
  • 3篇石红松
  • 3篇李智毅
  • 2篇佘妙容
  • 2篇姜学丽
  • 2篇翟乐乐
  • 2篇劳海燕
  • 2篇刘加春
  • 2篇王大明
  • 2篇麦慧容
  • 1篇田秀丽
  • 1篇温鹏强
  • 1篇贾实磊
  • 1篇韩轶鹏

传媒

  • 4篇中华微生物学...
  • 4篇中华风湿病学...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Th17细胞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Th17细胞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KD)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KD患儿45例,其中IVIG敏感型KD35例,IVIG无反应型KD10例,同年龄健康对照组30名。KD患儿分别于IVIG治疗前后直接取血备检,IVIG无反应型KD分别在病程第8、9、11天取血备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D4^+T细胞白细胞介素(IL)-17A/F、转录因子ROR-γt 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h17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IL-17A和IL-6的表达。结果①急性期KD患儿CD4^+T细胞IL-17A/F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急性期IVIG无反应型KD患儿CD4^+T细胞内IL—17蛋白、IL-17A/F mRNA、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M的基因表达明显高于IVIG敏感型KD,经IVIG治疗后敏感型KDTh17细胞相关因子表达明显降低(P〈0.01),无反应型KD Th17细胞相关因子仍持续高表达(P〉0.05);③急性期KD患儿治疗前IL-17A和IL-6血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IVIG无反应型KD活化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IVIG敏感型KD组(P〈0.01)。经治疗后均有下降趋势,但IVIG无反应型KD仍高于敏感型KD(P〈0.01);④甲泼尼龙冲击治疗IVIG无反应型KD当天退热,血浆IL-6,IL-17A较前明显降低,C反应蛋白(CRP)恢复快,能够迅速控制血管炎性反应。结论Th17细胞过度活化可能是导致IVIG无反应型KD的原因之一。
贾实磊李成荣王国兵杨军祖莹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白细胞介素类TH17细胞
置入Mercury颈动脉支架的小型猪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Mercury颈动脉支架系统的可操作性和组织相容性等。方法选择6头雌性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体重为16.6~22.4kg,平均为19.5kg,3~4个月龄。先高脂饲料饲养16周,然后将7枚Mercury颈动脉支架置入6头巴马小型猪的颈动脉内,支架置入后改用普通饲料饲养。支架置入前后,分别进行DSA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置入后1周用颈动脉双功能超声判断血管支架内通畅情况,第13周时复查DSA和IVUS,然后取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在高脂饲料饲养后2周,动物血浆胆固醇升高达基础值的4.1倍[(2.4±0.3)mmol/L和(9.8±3.8)mmol/L]。此后血浆胆固醇基本稳定在这一高水平。第16周时,DSA显示颈动脉的平均狭窄率为(6.1±4.9)%,IVUS检查见到明显的内膜回声增强。同期预实验巴马小型猪的病理检查可见颈动脉内膜增厚,并有少量泡沫细胞和脂质沉积出现。②支架全部成功置入猪的颈动脉,支架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第13周时的DSA和IVUS显示支架内血流通畅。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明,支架表面已被新生内膜覆盖,新生内膜以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为主,支架周围无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论Mercury颈动脉支架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支架本身组织相容性良好。
刘加春王大明钱江南李雅国杨重庆黄松波姜学丽翟乐乐黄抒伟姜寿峰
关键词:颈动脉
川崎病Toll样受体MyD88非依赖性信号途径及其调节因子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 Toll 样受体 MyD88非依赖性途径及其调节因子在川崎病(KD)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急性期 KD 患儿32例,正常同年龄对照组16例,KD 患儿分别于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直接取血备检。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荧光定量 PCR(RealTime PCR)检测单核/巨噬细胞(MC)Toll 样受体4及 MyD88非依赖性途径传导分子/效应分子,如含 Toll-白细胞介素-1受体结构域诱导干扰素接头分子(TRIF)、TRIF 相关接头分子(TRAM)、TANK 结合激酶1(TBK-1)、干扰素β(IFN-β)、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活化正常 T 细胞表达和分泌的调节因子(RANTES)、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等,及负性调节因子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OCS-1)mRNA 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 MC 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 CD40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荧光定量 PCR 分析 SOCS-1基因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CpG)基序甲基化状态。结果 (1)急性期KD 患儿 MC MyD88非依赖性途径传导分子 TLR4、TRIF、TRAM、TBK-1和 IFN-β mRNA 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同年龄对照组(P<0.05);(2)趋化因子 IP-10、RANTES 和 iNOS mRNA 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3)急性期 KD 患儿 MC 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 CD40明显高于同年龄对照组[(6.19±2.25)% vs.(2.00±1.37)%,t=7.98,P<0.05],合并冠状动脉组(KD-CAL^+)CD40表达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组[KD-CAL^-,(9.63±2.96)% vs.(4.12±1.91)%,t=16.02,P<0.05];(4)急性期KD 患儿 MC 细胞 SOCS-1 mRNA 水平显著高于同年龄对照组[(4.31±0.83)×10^(-3) vs.(1.09±0.23)×10^(-3),t=20.43,P<0.05],KD-CAL^+组 SOCS-1 mRNA 表达明显低于 KD-CAL^-组[(5.73±1.04)×10^(-3) vs.(1.94±0.46)×10^(-3),t=14.15,P<0.05];(5)KD 患儿急性期 SOCS-1基因 CpG 序列去甲基化水平明显增高[(26.9±8.6)% vs.(5.9±1.4)%,t=13.46,P<0.05],KD-CAL^+组SOCS-1基因去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 KD-CAL^-组[(35.1±10.3)% vs.(13.2±3.7)%,t=8.63,P<0.05]。结论急性期 KD 患儿 MyD88非依赖性途径异常活化可�
王国兵李成荣祖莹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膜糖蛋白类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环磷酰胺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不良反应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基因多态性与环磷酰胺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不良反应关系。方法:运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析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型;参照SFDA的不良反应分析标准分析环磷酰胺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不良反应。结果:骨髓抑制组和胃肠道反应组含有GSTP1(I/V或V/V)的机率高于无骨髓抑制组和无胃肠道反应组,GSTP1(I/V或V/V)组患者发生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机率高于GSTP1(I/I)组患者。结论:环磷酰胺治疗前检测GSTs基因多态性有助于避免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
魏红李智毅李成荣王国兵石红松麦慧容劳海燕佘妙容
关键词: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环磷酰胺
BLyS/April在川崎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BLyS/April在川崎病(KD)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急性期KD患儿48例,正常同年龄对照组32名,KD患儿分别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直接取血备检。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单核-巨噬细胞(MC)BLyS和April,BLyS/April受体BR3、BCMA、TACI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蛋白浓度。结果①急性期KD患儿MC BLyS和April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同年龄对照组(P<0.01),经IVIG治疗后表达不同程度下降;②BLvS/April受体BR3、BCMA和TACI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同年龄对照组(P<0.01);③急性期KD患儿抗体类型转换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5、IL-6、IL-10、IL-15 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同年龄对照组(P<0.01);④KD患儿BLyS/April调控因子干扰素(IFN)-α/γ、IL-10 mRNA表达水平及血浆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同年龄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期KD患儿BLyS/April过表达可能是导致KD免疫功能紊乱的因素之一。
王国兵李成荣杨军杨卫国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TPMT与ITPA遗传多态性与6-巯基嘌呤不良反应的关系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与三磷酸肌苷焦磷酸酶(ITPA)遗传多态性与6-巯基嘌呤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维持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关系。方法:运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析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与三磷酸肌苷焦磷酸酶(ITPA)基因多态性,用HPLC测定TPMT和ITPA活性;参照SFDA的不良反应分析标准分析6-巯基嘌呤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TPMT*3C组骨髓抑制几率高于野生基因组。尚未发现TPMT与ITPA的基因多态性与肝脏受损、胃肠道反应联系。结论:临床6-巯基嘌呤治疗前,筛查TPMT基因突变进行剂量调整可避免骨髓抑制发生,TPMT与ITPA遗传多态性与6-巯基嘌呤的关系,尚需结合药物相互作用与其他药物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进一步研究。
魏红李智毅赵霞陈淑丽王国兵石红松黄民张建萍吴珏珩
关键词: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6-巯基嘌呤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川崎病患者血浆前列腺素E2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IVIG)治疗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对血浆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2,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5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在IVIG前后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PGE2、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s-2,COX-2)、血红素氧化酶-1(hemeoxygenase-1,HO-1)、红系衍生核因子相关因子一2(nuclearfactor-erythroid2-relatedfactor-2,Nrf2)、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factor-a,TNF-d)水平,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外周血CDl4+单核/巨噬细胞(monocyte/macrophagecells,MC)、COX-2、HO-1、Nrf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TNF-a水平。选取15例同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测定以上指标。结果急性期KD患儿PGE2、COX-2、IL-6、TNF-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HO-1、Nrf2水平明显降低(P〈0.05);IVIG治疗后PGE2、COX-2、IL-6、TNF-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HO-1、Nrf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结论IVIG影响KD患儿PGE2的表达。PGE:在KD的免疫和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OX-2/HO-1/Nrf2-ARE信号通路可能是其调控通路之一。
武宇辉田秀丽李成荣王国兵李秋温鹏强杨燕澜倪芬芬
关键词:川崎病前列腺素E2环氧化酶-2血红素氧化酶-1
川崎病急性期Th1/Th2细胞功能状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急性期Th1/Th2细胞的功能状态及其在KD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急性期KD患儿32例,健康对照组16名,KD患儿分别于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直接取血备检,未经任何体外丝裂原刺激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胞内标记法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白细胞介素(IL)-4和干扰素(IFN)-γ阳性表达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中IFN-γ、IL-2、IL-4、IL-5、IL-6、IL-10、T-bet、GATA-3、SOCS-1和SOCS-3等Th相关的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①急性期KD患儿Th2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40±1.13)%vs(0.48±0.15)%,P〈0.01],Th1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11.9±2.0)%vs(12.6±2.3)%,P〉0.05],Th1/Th2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6.5±1.4vs33.8±6.2,P〈0.01);②急性期KD患儿外周血CD4+T细胞中Th1细胞因子(IFN-γ、IL-2)和Th2细胞因子(IL-4、IL-5、IL-6和IL-10)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VIG治疗后部分基因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0.01);③急性期KD患儿CD4+T细胞明显过度表达Th细胞相关的转录因子(T-bet/GATA-3)和调节因子(SOCS-3/SOCS-5)(P〈0.01)。结论:急性期KD患儿Th细胞普遍活化,可能与KD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王国兵李成荣祖莹杨卫国袁雄伟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流式细胞术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和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活性与基因多态性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患者中的分布特征。方法:运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析健康人和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两者红细胞GSTs活性。结果:RNS患者的GSTs基因型分布与健康者差异无显著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GSTs活性与健康人存在差异,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平均GSTs活性(5.9±2.0)U/gHb高于健康人(4.3±2.6)U/gHb,杂合子I/V基因型组的平均GSTs活性比野生I/I基因型的GST活性低,比突变v/v基因型的GSTs活性高。在RNS患者中,GSTM1基因型之间GSTs活性差异不大。结论:借鉴健康人的基因型研究结果,综合分析RNS患者GST的活性和基因多态性特征,为疾病个体化治疗提供研究基础。
魏红马卓娅焦洋王国兵李智毅石红松麦慧容劳海燕佘妙容
关键词: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型多态性肾病综合征
Toll样受体信号途径负性调节因子在川崎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途径负性调控因子在川崎病(KD)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急性期KD患儿32例,正常同年龄对照组16名,未加任何体外丝裂原刺激培养。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MC)TLR4,MD-2,MyD88,IRAK-4,TRAF6,T1/ST2,IRAK-M,Triad3A及前炎症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MC TLR4的表达。结果①急性期KD患儿TLR4,MD-2,MyD88,IRAK-4及TRAF6基因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同年龄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从蛋白水平证实急性期KD患儿MC高表达TLR4,KD合并冠状动脉(KD-CAL^+)组TLR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KD无冠状动脉(KD-CAL^-)组[(6.5±1.7)%vs(11.9±2.4)%,P<0.01]。②急性期KD患儿MC细胞TLR信号途径负性调节因子IRAK-M和Triad3A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但KD-CAL^+组升高水平显著低于KD-CAL^-组(P<0.01);T1/ST2 mRNA表达水平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急性期KD患儿CD14^+细胞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前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明显升高,其中KD-CAL^+组前炎症细胞因子mRNA水平显著高于KD- CAL^-组(P<0.01)。结论急性期KD患儿TLRs信号途径负性调节因子IRAK-M和Triad3A相对表达不足可能与KD的免疫发病机制有关。
王国兵李成荣祖莹杨军袁雄伟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TOLL样受体负性调节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