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GZY0200)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5
相关作者:李美华聂艳良张贤华凌峻梅金红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瘤
  • 5篇颅内
  • 4篇颅内动脉
  • 4篇颅内动脉瘤
  • 3篇蛋白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瘤形成
  • 3篇激酶
  • 2篇血管
  • 2篇血压
  • 2篇肾性
  • 2篇肾性高血压
  • 2篇内皮
  • 2篇高血压
  • 2篇SRC激酶
  • 1篇蛋白类
  • 1篇蛋白磷酸化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机构

  • 8篇南昌大学第一...
  • 2篇南昌大学
  • 2篇赣南医学院第...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蛋白质组...

作者

  • 7篇李美华
  • 4篇聂艳良
  • 3篇张贤华
  • 2篇梅金红
  • 2篇凌峻
  • 2篇梁尚栋
  • 1篇赵继宗
  • 1篇熊秋云
  • 1篇于兰冰
  • 1篇李关华
  • 1篇姜颖
  • 1篇杨全喜
  • 1篇熊秋迎
  • 1篇李京丽

传媒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1年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是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的一种跨膜黏附蛋白,介导相邻内皮细胞之间的黏附,在保持血管完整性、调节内皮细胞间通透性、白细胞外渗以及细胞内信号转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黏附特性外,VE-cadherin还参与调节各种细胞内进程,如细胞增殖、细胞凋亡以及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功能。因此,VE-cadherin为胚胎发育时血管发生和出生后血管新生所必需,并通过参与血管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多个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聂艳良李美华
关键词:钙黏着糖蛋白类连环蛋白毛细血管通透性
兔囊状动脉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2013年
目的观察囊状动脉瘤形成过程中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和质谱技术分析兔实验性囊状动脉瘤形成过程的蛋白质组学变化,比较不同形成阶段(0、3、7、14、28d)囊状动脉瘤组织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结果113个蛋白点在各实验组间蛋白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蛋白含量比值≥1.5,P〈0.01);经质谱分析,15个蛋白质被确定。其中转铁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钙通道蛋白TRPCIA和碳酸酐酶6个蛋白质功能涉及细胞代谢;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γ非肌动蛋白、SM22和微管蛋白等5个蛋白质与细胞骨架与平滑肌细胞凋亡有关;谷胱甘肽S转移酶、维生素D3结合蛋白、膜联蛋白-1和纤维蛋白原与氧化应激与炎性反应有关。结论应用蛋白质组技术分析实验性囊状动脉瘤形成过程中蛋白质组变化,表明细胞损害和炎症等机制可能参与了囊状动脉瘤的形成。
李美华于兰冰姜颖李京丽赵继宗
关键词:囊状动脉瘤蛋白质组
Src激酶抑制剂PP2抑制颅内动脉瘤形成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我们建立肾性高血压诱导大鼠脑动脉瘤模型,探讨颅内动脉瘤形成过程中Src激酶抑制剂PP2对颅内动脉瘤形成是否具有抑制作用。
李美华张贤华梁尚栋
关键词:激酶抑制剂SRC肾性高血压诱导大鼠
Src激酶和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磷酸化在大鼠颅内动脉瘤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12年
颅内动脉瘤形成的病因和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在保持血管内皮细胞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调节内皮细胞之间的通透性中发挥重要作用,而Src激酶参与调控VE-cadherin的磷酸化及各种细胞内信号。本研究应用实验性大鼠颅内动脉瘤模型模拟体内颅内动脉瘤形成过程中血管壁的损害,探讨动脉瘤形成过程中Src激酶和VE-cadherin磷酸化的表达。一。
李关华聂艳良张贤华梁尚栋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蛋白磷酸化SRC激酶VE-CADHERIN细胞钙细胞内信号
肾性高血压诱导的大鼠脑动脉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7
2010年
我们探讨应用银夹钳夹法,即用银夹钳夹狭窄双肾动脉主干诱导肾性高血压结合左侧颈总动脉结扎的方法,建立肾性高血压诱导的大鼠脑动脉瘤模型。
凌峻熊秋迎聂艳良梅金红李美华
关键词:肾性高血压颈总动脉结扎钳夹法银夹
颅内动脉瘤形成的血流动力学机制被引量:5
2012年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aneurysm,I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血流动力学因素及其所致血管壁改变在IA的发生、发展和破裂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杨全喜李美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内皮炎症
颅内动脉瘤形成与辅助性T细胞17免疫应答的关系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辅助性T细胞17(Th17)免疫应答是否参与颅内动脉瘤形成过程,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及其Th17免疫应答特异性标志物一特异转录因子孤束核受体(ROR-γt)在大鼠和人颅内动脉瘤壁中的表达。方法建立肾性高血压诱导的Sprague—Dawley(SD)大鼠颅内动脉瘤模型,获取8个sD大鼠颅内动脉瘤。另取15例人颅内动脉瘤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17、RORγt在大鼠脑动脉瘤壁中的表达,以及人脑动脉瘤壁IL-17、RORγt、白细胞共同抗原(LCA)和CD4的表达。结果SD大鼠颅内动脉瘤壁上IL-17和RORγt有明显表达,且IL-17和RORγt表达呈正相关(r=0.917,P〈0.01),而正常对照SD大鼠脑动脉血管壁上无IL-17和RORγt的表达。IL-17和RORγt在人颅内动脉瘤壁也明显表达且呈正相关(r=0.903,P〈0.01),而正常对照颞浅动脉壁上无IL-17和RORγt的表达。同时,在人脑动脉瘤壁中IL-17和RORγt阳性表达的部位LCA和CD4也呈阳性。结论在大鼠和人的颅内动脉瘤壁均检测到IL-17和RORγt表达,表明Th17应答可能参与了颅内动脉瘤的形成。
李美华凌峻熊秋云聂艳良梅金红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白细胞介素-17
Src激酶与脑血管病被引量:5
2012年
Src家族激酶(Srcfamilykinase,SFK)是最大的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在调控细胞形态、增殖、生长、黏附和运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Src激酶的激活与细胞表面许多信号输人相耦联,包括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免疫细胞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整合素以及其他细胞黏附分子。此外,作为连接细胞内和细胞外许多重要信号通路的膜结合开关分子,Src激酶在脑血管病的发生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张贤华李美华
关键词:脑缺血脑出血颅内动脉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