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军区面上课题(11MA053)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孟凡文胡开进吴晓亮王丽王家伟更多>>
相关机构:解放军第359医院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面上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矢状
  • 2篇矢状骨折
  • 2篇髁突
  • 2篇髁突矢状骨折
  • 2篇螺钉
  • 2篇可吸收
  • 2篇可吸收螺钉
  • 2篇骨折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颌骨
  • 1篇颌骨骨折
  • 1篇微创
  • 1篇微创治疗
  • 1篇下颌
  • 1篇下颌骨
  • 1篇下颌骨骨折

机构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第35...

作者

  • 2篇王丽
  • 2篇吴晓亮
  • 2篇胡开进
  • 2篇孟凡文
  • 1篇宣志刚
  • 1篇陈祖贤
  • 1篇王家伟

传媒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可吸收螺钉在髁突矢状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检验可吸收螺钉作为内固定材料手术治疗下颌髁突矢状骨折(sagittal fractures of the mandibular condyle,SFMC)的效果。方法:实验组5例单侧SFMC患者采用耳屏前切口,牵引螺钉辅助复位,可吸收螺钉侧向固定骨折,术前、术中、术后进行临床和放射学检查、评价,平均追踪随访12个月;对照组为前期病历资料记载完整、病情类似、采用钛螺钉侧向固定治疗的5例SMFC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最大开口度、向患侧和健侧侧向运动度。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和术后的愈合顺利,咬合关系恢复良好,两组中各有1例发生暂时性面瘫,术后3个月时,下颌的运动度基本恢复正常。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最大开口度、向患侧和健侧侧向运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即刻CT检查提示,两组患者术后髁突骨折块均复位固定良好,没有发生骨折再次移位;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髁突形态基本恢复正常,骨折线消失,对照组高密度内固定材料无变化,实验组低密度内固定材料部分被骨质取代。结论:可吸收螺钉作为SFMC手术治疗的内固定材料,可以达到与钛螺钉相似的治疗效果。但可吸收螺钉可以无害化降解、吸收,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螺钉引起的创伤。
孟凡文吴晓亮王家伟宣志刚王丽胡开进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髁突矢状骨折手术治疗可吸收螺钉
可吸收螺钉微创治疗髁突矢状骨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为临床髁突矢状骨折(SFMC)探索一种微创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6只成年绵羊双侧髁突制备成SFMC模型,右侧采用牵引螺钉辅助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左侧为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12周后通过影像学检查和解剖学观察、测量,比较2组颞下颌关节(TMJ)的形态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TMJ形态基本正常,TMJ形态改变的放射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TMJ形态明显异常。结论:动物实验显示,牵引螺钉辅助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是一种微创的SFMC手术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孟凡文吴晓亮王丽陈祖贤胡开进
关键词:微创治疗骨折髁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