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ZD047)

作品数:47 被引量:697H指数:14
相关作者:严金明夏方舟张杨杨丹凤程子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剑桥大学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2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土地利用
  • 7篇新型城镇化
  • 7篇整治
  • 7篇城镇化
  • 5篇生态
  • 4篇土地整治
  • 4篇农村
  • 4篇经济增长
  • 3篇低碳
  • 3篇地经
  • 3篇土地经济
  • 3篇城市
  • 2篇低碳经济
  • 2篇地产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中国经济
  • 2篇入市
  • 2篇生态文明
  • 2篇随机边界分析
  • 2篇统筹

机构

  • 43篇中国人民大学
  • 6篇剑桥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北京市委党校
  • 2篇中国土地勘测...
  • 2篇哥伦比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康涅狄格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住房和城乡建...
  • 1篇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 38篇严金明
  • 24篇夏方舟
  • 5篇张杨
  • 4篇杨丹凤
  • 3篇程子腾
  • 3篇沈悦
  • 2篇江平
  • 2篇李洋宇
  • 2篇陈昊
  • 2篇刁琳琳
  • 2篇王晨
  • 2篇刘杰
  • 2篇干锦清
  • 1篇杨乃
  • 1篇张现苓
  • 1篇王庆日
  • 1篇陈奕云
  • 1篇刘建生
  • 1篇刘蕾
  • 1篇姜栋

传媒

  • 13篇中国土地科学
  • 6篇土地经济研究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科学.经济....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生态经济
  • 2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兰州学刊
  • 1篇经济纵横
  • 1篇经济地理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改革
  • 1篇中国国情国力
  • 1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Agricu...
  • 1篇四川理工学院...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5篇2016
  • 9篇2015
  • 17篇2014
  • 1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外土地银行与土地储备的制度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国外土地市场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行模式和保障制度,构建了不同的土地储备和土地银行制度体系,其运作模式对于推进我国土地市场化改革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然而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土地银行和土地储备这两个制度的概念界定存在较大分歧,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混淆。因此,从明晰土地银行和土地储备概念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研究,对国外的土地银行制度和土地储备制度进行全面的总结与界定,比较不同国家的制度特征,剖析两种制度之间的核心差异。研究发现,土地银行和土地储备虽同为政府对土地进行调控的手段,但从参与主体、开展业务和作用领域等方面都大不相同,应该区分为两种土地制度。土地银行制度是服务于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金融政策,而土地储备制度则是为了保障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公平而进行收储整理的管理机制,应该结合我国现实而在恰当时期选择适当的制度,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土地市场建设。
夏方舟杨丹凤严金明
关键词:土地银行土地储备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本质、功能和战略导向的思考被引量:42
2012年
研究目的:对土地利用规划本质、功能进行科学认知,对规划战略导向进行理性定位,有利于促进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实现有限土地空间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从6个方面诠释了土地利用规划的本质,用优化模型表达了土地利用规划的功能,提出了新时期土地利用规划调控的战略导向。研究结论:规划本质从历史上看是人类文明用地的产物,从权利上看是对土地发展权的分配,从行政上看是对土地市场失灵的一种纠正,从宗旨上看是对未来土地利用的控制,从技术上看是对土地利用系统时空的优化,从管理上看是提高土地利用决策科学性的手段;土地利用规划最核心的功能是其对未来土地利用时空的导向,目前需要从单功能目标规划向多功能目标规划的导向转型;规划战略需要不断创新完善,即要明确3个基本判断和3个"兼顾"。
严金明刘杰
关键词:多目标规划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国土生态文明战略框架设计研究被引量:32
2013年
研究目的: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国土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与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与政策分析法。研究结果: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国土生态文明战略框架,并进行了详细阐述与解释。研究结论:在创新国土资源管理中,要以国土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积极探索与新型城镇化道路相契合的国土生态文明战略与措施。
张杨严金明石义
关键词:土地管理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
土地利用规划中空间布局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从空间用地布局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基本理论出发,剖析影响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分析在现状、社会经济、空间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等因素的影响下,房山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优化途径。
刘蕾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影响因素
基于纵横对比分析的土地所有制之辩:私有制还是公有制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开发保护的矛盾不断尖锐,土地产权问题日益突出,关于"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土地所有制议题再次受到高度关注。本文在对土地所有制改革有关文献进行梳理综述的基础上,针对部分学者关于历史教训与国外经验的分析,从纵(以中国历史为借鉴)、横(以国外经验为对照)两个角度进行深入对比研究,认为中国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和不断的土地改革,实际上已经以渐进的方式选择并构建起了一个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公有制"作为土地所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历史的选择、是国情的必然。应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进一步吸取历史经验教训、进一步结合时代和国情需要,完善土地国家与集体所有权制度,并对相关配套制度进行具体深化改革。
夏方舟干锦清严金明
关键词:土地所有制公有制私有制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研究:交易费用的降低与影响因素的确认——以浙江省余姚市、江西省南昌县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通过浙江省余姚市、江西省南昌县的个案分析,分析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对交易费用的影响并确认其影响因素。[方法]在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个案实证比较研究。[结果]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确能够降低土地流转中的交易费用,活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当地政府的介入程度、对村级组织管理者的激励、对土地拥有者的保障或激励以及当地劳动力要素市场的发展程度等因素对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建立与演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结论]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降低了土地流转中的交易费用,在建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更多的影响因素的制约。
干锦清严金明夏方舟
关键词:土地流转中介组织交易费用影响因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综合整治转型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现代意义的土地综合整治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平台,作用日益凸显。中国土地整治起步较晚,依旧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模式进行转型发展。本文通过总结国外土地整治的整治对象、目标效益和路径模式,探讨中国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型城镇化结合的现状与问题,进而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整治转型的改进建议。本文认为针对当前土地整治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亟需以"田、村"为重点,注重存量建设用地综合整治,力推景观生态型土地综合整治,扩展资金渠道、推进公众参与、注重差别化调控,构建国土综合整治新格局。
夏方舟严金明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土地综合整治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规划改革的方向被引量:1
2014年
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年均增长达到1.35%,经历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过程,同时也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社会变迁以及相关的大量问题。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更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和具体部署,“新型城镇化”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夏方舟严金明
关键词:城镇化率农业现代化道路经济社会发展
土地储备、入市影响与集体建设用地未来路径被引量:19
2015年
未来集体建设用地的统一流转将经过农村建设用地市场自我培育、城乡建设用地市场部分对接和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三个可能发展时期。借鉴国外土地储备的经验,提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需构建全新城乡土地储备制度,引导土地储备从城市土地"供给方"向城乡建设用地市场"调控方"转变。
夏方舟严金明
关键词:土地市场建设土地制度改革
新型城镇化下低碳经济发展研究--以柳州市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研究目的:对柳州市经济增长和能源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了研究,探索柳州市在新型城镇化理念下发展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实现途径。研究方法:根据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脱钩理论,运用TAPIO脱钩模型对柳州市生产生活中主要涉及的10种能源进行碳排放计算,分析1996年-2011年间柳州市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脱钩程度与趋势。研究结果:柳州市的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未实现脱钩,能源碳排放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且人均生态呈赤字水平。因此,柳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
程子腾严金明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低碳经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